(共36张PPT)
“停课不停学,坚持就是进步”,你做到了吗
课前准备:
1.准备好七下语文书/作业本;
2.提前10分钟,登录授课QQ群,并全部关掉电脑上的“麦克风”。点到:学号+姓名
3.在等候期间,可自行先朗读第四单元16课《短文两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刘禹锡
这是刘禹锡被贬23年后由和州(今安徽和县)返回洛阳时写给白居易的答谢诗。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另一篇也是写在被贬和州之时的家喻户晓的“铭文”。
刘禹锡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刘禹锡:字“梦得”,
中唐,洛阳人
“诗豪”
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句式工整,押韵,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感强。
陋室铭
刘禹锡
托物言志
这篇铭文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
据说当时刘禹锡因王叔文案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创作背景:
原来这篇“铭文”是被“气”出来的…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句式工整,押韵,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感强。
问:本文的韵脚都是哪些字?都该怎么读出韵味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刘禹锡
诵读
那么,刘禹锡创作此篇“铭文”的目的是什么?想抒发心中的什么情感呢?
译:山不在于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仙:
这里指仙人。
名:
出名,有名。
灵:
神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
这。
惟:
只。
馨: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映入。
译: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上:
名词作动词,长到。
入: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鸿儒:
博学的人。
鸿,大。
白丁:
指佛经。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译:可以在陋室里弹琴,浏览佛经。
调素琴:
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没有世俗的乐曲来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丝:
指弦乐器。
案牍:
指官府文书。
劳形:
竹:
指管乐器。
形,形体,躯体;
劳,使动用法,
使……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何陋之有:
有何陋?倒装句。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陋室铭
刘禹锡
托物言志
诵
诵出
托物言志之妙
“平上去入”吟诵法
平声平调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悼远,
入声短促急收藏。
吟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红色字为入声字,请用“!”在书中标注出来
那么,住在明明是如此简陋的居室里的刘禹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心境呢?
悟
刘禹锡,他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是,一间陋室哪里困得住他的铁骨,一片青苔哪里遮得住他的壮志,一本金经哪里掩饰得住他心中的豪情?后人清晰的听到,从那间陋室里,传来一个不羁声音——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可潦倒。
安贫乐道的情趣+高洁傲岸的节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刘禹锡
刘禹锡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须大
上联:草堂起宏愿,杜工部病体
寒衣不失天下之怀
下联:陋室有德馨,刘禹锡安
贫乐道不改高洁之志
品读赏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采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陋室自然环境写得生趣盎然,充分表现了主人怡然自得的心境和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青苔绿绿的,密密的,茸茸的,像一方绿绿地毯,像一袭翠翠衣衫,像一片碧碧彩云,落在我陋室的阶前,阶前的石头和那细细的石缝里,都渗出来流出去那醉人的绿呢。还有那阶前的丛丛青草,青青的茎,青青的叶,青青的露水珠,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正透过我那稀疏的竹帘,打量着我的陋室呢。于是,我的陋室一片青翠。
扩写示例:
仿写《陋室铭》
“公仆”铭
才不在多,善吹则名。位不在高,有权则灵。斯是肥缺,惟吾得馨。礼厚警灯绿,无银脸色青。谈笑呼兄弟,眼中无白丁。犹自称公仆,装正经。有珍馐之裹腹,烦政务之劳形。终日逍遥游,常卧醉翁亭。群众曰:法纪难容!
示例1:
公仆铭
位不在高,康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察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众人云:“公仆精神!”
示例2:
《教室铭》(追无涯)
堂不在高,有童则名。室不在敞,有梦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晨曦沁堂明,晚霞映室新。谈笑有自律,往来皆诚信。可以音体美,诵诗经。无散漫之乱神,无违纪之烦心。陈中读书院,二(1、2)求学庭。师者云:何梦不成?
1.巩固全文疏通,要有红笔订正痕迹,要拍照。
2.练习吟唱,并熟练背诵《陋室铭》,周五前完成背默100分。
以上作业完成,要一次性拍图上传班级QQ群,从“作业”程序提交,并将打包文件,注明学号,便于老师检查统计。
3.推荐名著阅读,30分以上,打卡到QQ群(本周内读完):《我们仨》《苏轼十讲》《人生海海》。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