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19: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据说,歌德在公园散步,遇见了一个傲慢的批评家,双方在一条仅能容一人通过的小路里僵持着,批评家说:“我从不给蠢货让路。”结果,歌德说了什么呢?同学们猜一猜,试着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并回答。如果是你们,会怎样应对呢?
歌德:“我恰好相反。”
一个句子,只是调换了一下顺序,给人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说明,说话,是有技巧的。
一个教徒对牧师说:“我祷告时可以抽烟吗?”
牧师答:“不可以。”
他又对牧师说:“我抽烟时可以祷告吗?”
牧师 答:“可以。”
口语交际显智慧---巧应对
一、了解应对特点,走近应对
1、应对的含义:
应(别人的话)对(回答,自己的话)。
应对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语做出回应,或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
应对包含两方:对方------给出话语 我方:给出解答。
应对分为两步:听懂对方的语言,用好自己的语言。
应对有两个特质:针对性 及时性
2、应对的关键:态度与目的
(1)语言是有态度的。
不同的语言传达出不同的心跳,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表达。下图新闻报道中“死亡”与“殉职”的温度就不同。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 Bertrand Russell )曾幽默地指出:“ 我很坚定;你很顽固:他冥顽不灵。”
借用罗素的方式,比如:
我做了重新考虑;你改变了主意;他出尔反尔。
我犯了无心之过;你歪曲事实;他是个该死的骗子。
我富有同情心;你很随和;他逆来顺受。
这里的每个句子用不同的字眼来从三个视角描述它。带出不同的心灵视角,不同的评价视角,也就是态度。
(2)言为心声,对方的态度与目的如何?我们自己的态度和目的又该如何?
与人为善,
语言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不是逞口舌之快。
总原则
了解应对的技巧,走进应对
问题方:
外祖母: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
母亲: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对不合情理的。
应对方:
双喜: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从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效果:
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
分析:态度与技巧。(客观分析)
问题方
六一公公: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应对方
双喜: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
效果:
六一公公:请客?----这是应该的。
分析:态度与技巧。
(化解尴尬,巧换概念,转移话题)
问题方:
非人哉,与子期行,相委而去。
应对方: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效果:
友人惭,下车引之。
分析:态度与技巧。
(阻止恶意,针锋相对)
01与美国记者互相调侃
在一次采访座谈中,有美国记者问姚明:“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为何挑不出5个打篮球厉害的人呢?”
姚明:“虽然我们篮球不如美国,但3亿美国人中,为何找不出1个打乒乓球的呢?”
这句话不卑不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且还讲比例,你看:
十几亿:5 VS 3亿:1 = 中国胜!
实在是妙不可言。当然是满分!
假如姚明是孙杨,他会怎样回答?
“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必须尊重中国篮球队员,必须尊重正在崛起的中国。”-----孙杨
“扯老虎皮安大旗”
02与巴克利开玩笑
2002年,篮球运动员巴克利放言:“姚明就是个菜鸟,只要他单场得到19分以上,我就当众亲驴屁股!”这虽然是个玩笑,但应对不好,也会形成轩然大波。
他幽默地回应:“那我就天天都拿18分吧!”
但是,姚明实力在此,藏都藏不住,很快,姚明就得了20分,巴克利只好去亲驴屁股。姚明回应说:
“巴克利就是在开一个玩笑而已……我是很喜欢巴克利的,他能做出牺牲来换取他的目标,这点是我非常喜欢的,我认为他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假如姚明是孙杨,他会回答:“巴克利这是自取其辱,我是代表所有的外籍球员给了他一记耳光!”你说,哪种回答更有风度?
得体是一种语文境界
那么,假如姚明换成孙杨,来到孙杨的故事中,他会如何表现呢?
也许,面对拒绝与自己合影的霍顿,“姚明”会说:
也许,面对拒绝合影的英国选手斯科特,“姚明”会一语双关:
也许,面对拒绝与自己握手的巴西选手卢卡,“姚明”会来一次自嘲:
“我很尊敬霍顿,因为他有他的坚持,虽然这种坚持源自一种误解,但我依然尊敬他。”
“我其实很愿意和他合影,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请他放心,我一定不会使用美颜相机。”
“他一定是担心我的手上有违禁药物,其实我已经洗得很干净了。”
也许,因为拒穿赞助商安踏的品牌运动服,穿上赞助自己的361°品牌,导致国家队违约的时候,“姚明”会一举两得:
也许,因为无证驾驶被拘留的时候,“姚明”会认真地说:“我犯了不该犯得错误,这么多麻烦都来找我,没有去找别人,我不该怨天尤人,我必须认真反思!”这次,他知道自己不能幽默,只有反思才算得上得体。
“对不起,我其实对安踏有361°的真诚。”
耿爽的应对
问题方: “中国制造”有毒
爽哥: 那么请说这种话的人,不要戴中国制造的口罩,不要穿中国生产的防护服,不要用中国出口的呼吸机,以免他们染上病毒。
分析:态度与技巧。(阻止恶意,归谬法)
李老师去接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六六,六六的同学对六六说:你妈妈好老呀。
你如果是六六,会怎么回应?
提供思考支架:
第一步,判断对方态度。
第二步,明确自己目的。
第三步,用什么技巧达成目的?
(1)、偷换概念
六六当时的回答:我妈妈是老师,当然要老一点。
(2)、正面陈述(表扬)
我回答:谢谢你,这么关心六六妈妈。这么会抓住我的特点。
(3)、比喻
我还可以这样回答:姜是老的辣。我为了让自己更厉害,所以就想让自己老一点。
(4)提升意义
我还可以这样回答:因为我们班级里,我是最爱六六的妈妈,六六是最爱妈妈的孩子,所以我就老是快乐。笑得多了,就显得老了。
(5)、改变视角
我还可以这样回答:重点不是六六妈妈老不老,重点是六六妈妈学问有多高哦。
(6)、重新定义。
我还可以这样回答:在我们班级里,六六妈妈有一种本领最大:那就是怎样让自己老得比较快。
2019年衢州中考语文试卷上有这样的一道题:
妈妈 (手机响,拿出看)你同学小涵的妈妈在家长群里发了条微信。
文文 (嘀咕)又晒娃!
妈妈 (念)“周日录了一所名校,今天又收到另一所名校的补录,虽然一波三折,过程煎熬,但普娃进了牛校,诚惶诚恐,只有继续努カ,オ不会被碾成渣……”
文文 (噘嘴)妈,你给我念这个,是什么意思 你是不是 (7) ?
妈妈 怎么会 妈妈也不喜欢她这种 (8) 的口气。
文文 那你也可以晒娃呀,你发张咱俩的合影呗。
妈妈 好!(合影。发送微信。)
我再发一句话应对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