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1《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1《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13:5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学习目标:
1、学习景物描写手法,认识豪放词风。
2、了解周瑜事迹,通过作者与周瑜的对比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
3、学习苏轼的情感,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
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
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
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
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
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唐宋八大家”:
诗——“苏黄”:
词——“苏辛”:
书、画——“宋四家”:
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苏轼、黄庭坚
苏轼、辛弃疾
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
赤壁怀古:题目,是词要咏怀的内容。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怀着抑郁的心情游览黄冈城西的“赤壁矶”后所作。
诵读本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明·杨慎《临江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学习景物描写手法,认识豪放词风。
淘尽
淘尽
·
时间
写景特点:
1、境界阔大,“大”“千古”包含着时间和空间的广泛内涵。
2、“东去”二字势不可挡,写出长江的非凡气象。
这三句泛写词人凭高远眺的所见所感,是全词的起兴之笔,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瑜出场制造声势。
千古

东去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学习景物描写手法,认识豪放词风。
人道是
思考:词人为什么要用“周郎”,而不用“周瑜”?
“郎”的意思是对男子的敬称,表现了词人对周瑜的尊敬。

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清·朱日浚《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赏析句中的五个字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写出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将按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学习景物描写手法,认识豪放词风。

穿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对前三句的概括
对下阕写人的开启
学习景物描写手法,认识豪放词风。
曹操
诸葛亮
孙权
周瑜
刘备
关羽
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为什么在重大的历史事件当中,苏轼要插进小乔初嫁这件事?为什么是“初”嫁?
借周瑜娶小乔,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轻有为,少年得志,英雄美人,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
了解周瑜事迹,通过作者与周瑜的对比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
公瑾

将“公瑾”换成“周瑜”好不好?
不好,因为称呼“字”体现了作者对周瑜的尊重。
周瑜娶小乔时为建安三年(198年)
赤壁之战为建安十三年(208年)
千古风流人物
有功绩、有文采、生活美满、事业顺利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儒将的装扮
周瑜从容大败曹军
了解周瑜事迹,通过作者与周瑜的对比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
从容潇洒,指挥若定,具有非凡的将略和豪迈的气概。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情:建功立业的愿望。
笑:笑我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
了解周瑜事迹,通过作者与周瑜的对比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
谁“神游故国”?周瑜还是苏轼?
故国神游
了解周瑜事迹,通过作者与周瑜的对比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
人物
年龄
婚姻
外貌
职务
际遇
周瑜
34岁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24岁)
功成名就
苏轼
47岁
三十丧妻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成
当时的周瑜春风得意、风流倜傥、豪放洒脱、年轻有为,而现在的自己却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壮志未酬、年老无为。作者在情感上倾向周瑜,是因为他渴望建功立业,希望自己也能像周瑜一样能为国家干一番伟大的事业。但自己年近半百,白发早生而贬居边地,无所建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悲观、失落、无奈之情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1、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
2、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你认为那一种是对的?
学习苏轼的情感,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第一种:消极
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悟,同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形成对照。
所以当词人一旦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了。仕路坎坷,壮怀莫酬,使词人过早地自觉苍老,感到人间如梦。
学习苏轼的情感,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第二种:积极
人生短暂,不必让种种“闲愁”萦回于心,还不如放眼大江、举酒赏月。“一樽还酹江月”,寄情于山水,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读者眼前。
学习苏轼的情感,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总结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是豪放词的代表。
作业:读下面这首词,赏析苏轼豪放之外的婉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