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08 18: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课程标准: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战役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程标准: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和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解读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等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战役,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全面侵华。侵略者铁蹄过处,山河破碎,被烧毁的村庄,被炸毁的城市,被抢走的资源,被杀害的无辜百姓……构成了当年中国大地上一幕幕惨烈的画面!
但是,中华民族是不肯屈服的,也是不可战胜的。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站了起来,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奏响了民族抗争、夺取最后胜利的壮烈篇章……
【历史从远处走来】
国民党
正面战场
共产党
敌后战场
互相配合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保卫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
分组活动与展示
准备时间5分钟 台儿庄战役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任务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任务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正面战场的抗战
蓝组: 1.全组同学共同分解战役的历史要素并记录。
2.红组同学讲述后,按顺序回答大屏幕上的相关要素
并为红组正误。
红组: 选一名代表,以抗战纪念馆讲解员的身份,讲述战役
的概况,包括时间、将领、兵力、影响等,鼓励口语化表达
和肢体语言。【全组同学组织讲稿,每组讲解不超过2分钟】
1
台儿庄战役
5
1937年“七七”事变
台儿庄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华北
华东
徐州
华北日军[南下]
华东日军[北上]
徐州
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战果
影响 地位:
意义:
1938年3月--4月
山东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振奋了抗战精神
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
武汉会战
6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汉阳是工业重镇,武汉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盟军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
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中国国民政府
日本
立足外线,保持部队高度的机动性,利用地形和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换时间,最后转变敌攻我守的战争态势。
蒋介石自任总指挥,调集第五、第九战区全部兵力和海空军各一部,沿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组织防御,准备持久作战。
背景
日本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迫使中国政府投降。
武汉会战
时间
总指挥
兵力
重大战役
结果
意义
1938年6月—10月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蒋介石
万家岭大捷
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40万(日) 100万(中)
广州失陷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广州失陷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8年12月广州、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
第三次长沙会战
7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背景:
第三次长沙会战
兵力
中方
日本
24万
10万
将领
薛岳
冈村宁次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至10月)
兵力
中方
日本
10余万
12万
将领
薛岳
阿南惟几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至10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
背景
时间
战果
影响
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会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前两次长沙会战,日军未占领长沙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
豫湘桂战役
8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屡遭失败。
在中国战场,日本企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于1944年初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
背景
时间
地点
结果
原因
日军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
1944年
豫、湘、桂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失败
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战场的损失
本课小结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答: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说一说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哪些精神?
讨论: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 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 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企图,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
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 正面战场的抗战,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创造了有
利条件。
④ 正面战场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在国
际上的影响力。
⑤ 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大
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1. 李宗仁将军践行“抗日救国”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D
【随堂训练】
2.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C. 国民党迁都重庆后
D. 淞沪会战
B
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三次会战,
企图占领(   )
A.广州 B.南京 C.上海  D.长沙
D
4.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
的一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豫湘桂战役
D
5.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
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
些数字主要说明(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C
6.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逐次抵抗,
消耗敌人。下列地区中,实现了这一战斗目标,大
量歼灭日军的是(  )
A.万家岭 B.台儿庄 C.长沙 D.上海
A
7.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
战场接连失利。中国战场的胜利,引起较为强烈的
国际反响。英美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
价。这一胜利是(  )
A.台儿庄战役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B
8.下列能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积极
抵抗的有(   )
①武汉会战②淞沪会战③豫湘桂战役④徐州会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
9.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
原因有( )
①日军占领上海、南京 
②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财力、物力困难 
③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 
④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10.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
破灭是在(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B
11. 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
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
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
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D
(1)材料描述的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什么战役?
(2)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结果如何?
(3)这次战役有何重大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中国军队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
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
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
争长。
——《红血洗过的战场》
云南与抗日战争
卢沟桥事变以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云南省主席龙云请调本省部队开赴前线参加抗战。1937年10月12日,卢汉任军长的六十军共4万余人在昆明巫家坝举行誓师大会,开赴抗日前线。
六十军的多数中下级军官在云南讲武堂受过专业训练,装备良好,军容整齐,士气旺盛。六十军在徐州会战第二阶段中血战台儿庄,与日军奋战27天,歼灭日军两万余人,而该军亦阵亡1.8万余人,负伤4千余人,损失过半。日本报纸惊呼:自“九· 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这样猛烈冲锋,置生命于不顾,实为罕见。
1938年,孙渡为军长的五十八军编成并开赴前线,与六十军合编为第一集团军。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收复常德战役以及长衡大会战等著名战役。
据统计,8年抗战,滇军经历各重大战役20余个,伤亡官兵共计10余万人。滇军,以它悲壮的牺牲和辉煌的胜利而载人20世纪中国抗日战争的史册。
痛哉,我多难的祖国!
壮哉,我不屈的中华!
雄哉,我可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