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09 09:5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 学年度高一化学 12 月考试试题 B 2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H 4 、Ca2+、K+、CO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Al=27 Cu=64 C.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Na+、K+、HCO 3 、SO
2
4
Fe=56 Zn=65 Ag=108
D CO 2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分,共 16×3=48 分) .含有大量 3 的溶液中:K+、H+、Cl-、NO 3
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5.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1O-+4OH-=2RO n-4 +3Cl-+5H2O。则 RO
n-
4 中 n
A.人类历史上,重金属的发现和应用较早,而轻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则较晚
的数值是
B.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大多以化合态存在
A.1 B.2 C.3 D.4
C.现已发现的金属元素的种类多于非金属元素的种类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司母戊方鼎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铁制品之一
A.含有 NA 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约为 22.4L
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Δ Δ B.0.1molNH

4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NA
A.NH4Cl+NaOH NaCl+H2O+NH3↑ B.CH4+2O2 CO2+2H2O
C.0.5mol·L-1NaCl 溶液中含有 0.5molNa+
高温 点燃
C.2Al+Fe2O3 Al2O3+2Fe D.3Cl2+2Fe 2FeCl3 D.常温常压下,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3NA
7.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 5 种分类标准中合理的有
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①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②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A. B.
③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④根据物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1 种 B.4 种 C.3 种 D.2 种
C. D. 8.下列指定体系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40mL0.2mol/L 的 KCl 溶液
4 B.20mL0.1mol/L 的 FeCl3 溶液.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C.20mL0.5mol/L 的 KClO3 溶液
A.某透明溶液中:Na+、Cu2+ 2 、Cl-、SO 4
第 1 页 共 4 页
D.100mL0.2mol/L CaCl2溶液与 100mL0.2mol/L 的 Na2CO3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 D.已知H3PO2与足量 NaOH 反应只生成 NaH2PO2 ,则 NaH2PO2 为酸式盐
9.下列对焰色试验注意事项的说明,错误的是
13.向0.01mol L-1 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将电导率传感器插入溶液中,然后匀速
A.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加入 0.2mol/L 硫酸溶液,电导率与时间图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物质
C.没有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D.每次实验后,要用硫酸把铂丝洗净
10.为检验溶液里的某种离子,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溶液中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溶液一定含 Cl-
B.先滴加 KSCN 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证明某溶液中含有 Fe2+
A.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C.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该溶液一定含有 Na+,一定没有 K+
B.a 到 b 段电导率降低的原因是Ba 2+ 和O H 浓度降低
D.溶液中加入稀 HCl,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 CO32-
C 2+ - + 2-.电导率最低点的离子方程式为Ba +OH +H +SO4 =BaSO4 +H2O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b 到 c 2 段溶液中 +和 SO 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A.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2OH =AlO 2 H2
H 4
14.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反应④为置换反应,往乙溶液中滴加KSCN
B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碳:OH CO 2=HCO 3
溶液,乙溶液变为红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
C 2 .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Ca HCO3 OH = CaCO3 H2O 错误的是
D.向硫酸铁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 2Fe3 S2 2Fe2 S
12.化工生产中用次磷酸钠( NaH2PO2 )进行化学镀铜,具有体系稳定性好、无毒性等优点,反
应原理为CuSO4 2NaH 2PO2 2NaOH=Cu 2NaH 2PO3 Na 2SO4 H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可能为化合反应
A.NaH2PO2 中P 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
B.反应④的另一反应物可以为某种盐的水溶液
B.反应中氧化剂只有CuSO4 C.甲为金属单质,也可能为非金属单质
C.上述化学反应中每转移1mol e ,生成H2 11.2L (标准状况) D.若甲为金属单质,甲、乙、丙中的相同元素化合价不同
第 2 页 共 4 页
15.两种混合金属粉末 15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 11.2L H2(标准状况)。 B.将已恢复至室温的稀盐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入 250mL 容量瓶
符合上述情况的金属混合物是
A. Mg 和 Al B. Mg 和 Ag C. Zn 和 Na D.Fe 和 Zn C.用约 30mL 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中
16.将 38.4gCu 和 Fe2O3 混合固体投入 100mL 稀硫酸中,经过充分反应后固体无剩余,向其中 D.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 1~2cm
加入 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经过滤、洗涤、干燥和在空气中灼烧至恒重(不计损失), E.……
得到 CuO 和 Fe2O3 固体的总质量为 40.0g。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F.盖紧瓶塞,反复倾倒振荡,摇匀溶液
A.Cu 的质量为 6.4g G.将配制好的稀盐酸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4NA 步骤 E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加入 NaOH 的物质的量恰好是 H2SO4的物质的量 2 倍 (3)操作 C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固体恰好溶解时 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 (4)配制上述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a.量筒量取浓盐酸读数时俯视
17.(13 分)现需要 250mL0.5mol/L 的稀盐酸,用实验室提供的浓盐酸进行配制,浓盐酸试剂 b.未等恢复至室温就转移
瓶标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c.向容量瓶转移时,不慎将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盐酸 d.定容后加水过量,又从容量瓶中取出部分溶液,使液面降至刻度线
分子式:HCl 18.(14 分)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 FeSO4 和 CuSO4,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
相对分子质量:36.5 厂拟定用以下流程从该废水中回收 FeSO4 和金属 Cu。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密度:1.19g/mL
质量分数:36.5%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量取_____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
制,应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
a 10mL b 15mL c 25mL d 0mL (1)操作Ⅰ和操作Ⅱ的方法是_________。. . . .
(2)为了将 CuSO4完.全.转化,步骤①加入的铁粉应_________(选填“过量”或“少量”),其对应的化(2)配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浓盐酸,将其沿玻璃棒缓缓注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3)固体 A 的成分是铁和________(填名称)。
用玻璃棒慢慢搅动
第 3 页 共 4 页
(4)操作Ⅱ加入试剂 B 的稀溶液,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该物质在该反应中作________剂(选填
“氧化”或“还原”)。
(5)取 1~2mLFeSO4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NaOH 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
后变成红褐色,写出该反应中沉淀转化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 分)I.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 100 mL,再通入一定量的 CO2,随后 (1)从装置 I、II、III 中选择合适的制氯气的装置(A 处):_______(填标号)。
分别各取 10 mL 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 0.2 mol·L-1 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 CO2 的体积(y 轴)
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 轴)的关系如下图(分 A、B 两种情况):
(2)装置 B、C 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 B
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该装置存
(1)在 A 情况下,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在明显的缺陷,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3)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 Na2SO3 溶液中,氯气可将 Na2SO3氧化成 Na2SO4。写出该反
II.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 H2的体
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之比是____________。
(4)氯气通入饱和 NaHCO3 溶液中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强酸可以制
III.向一定量的 Fe、FeO、Fe2O3 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 mL 浓度为 2.0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
弱酸)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_(填“盐酸”或“次氯酸”)。
合物完全溶解,放出 224 mL 的气体(标准状况),所得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后无红色出现。若
(5)实验装置中烧杯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足量的 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________。
20.(13 分)某实验小组欲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 MnO2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设计了如
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第 4 页 共 4 页
2021-2022 学年度高一化学 12月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分,共 16×3=48 分)
1D 2B 3A 4A 5B 6D 7D 8B 9D 10B 11C 12A 13C 14C 15B 16B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注:3分的空已经标出,其余空均为 2分)
17.(13 分)(1)11.9 (3 分) 10.5 b
(2)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逐滴滴入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
相平
(3)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4)b
18.(14 分)(1)过滤 (2)过量 Fe+CuSO4=FeSO4+Cu (3)铜
(4)H2SO4 氧化 (5)4Fe(OH)2+O2+2H2O=4Fe(OH)3
19.(12 分)Ⅰ(1)NaOH 和 Na2CO3 1:1 (2)3mol/L(3 分) Ⅱ 1:3 Ⅲ
5.6g(3 分)
20.(13 分)(1)Ⅱ (2)Cl2中有水蒸气生成 HClO 使布条褪色 在 A、B
2 2
- +
之间添个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 (3)SO 3 +Cl2+H2O=2Cl +SO 4 +2H(3 分) (4)
盐酸 (5)吸收多余 Cl2,防止污染空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