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15:5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1.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位 、 、 的
农村少年形象,表现了儿时的“我”与闰土之间 以及“我”对他的
. 之情。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 》,课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依次介绍了 的闰土、 的闰土、 的闰土。
3.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 的西瓜。
4.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 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 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就 在竹匾下了。
5.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 ,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6.《好的故事》一文,作者以 的形式,借写 的人和 的事,表达了在 的旧社会中他对 的追求和向往。
7.诸影诸物,无不 ,而且 , ,互相 ;刚一 ,却又 ,复近于原形。
8.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 , , ,而且 。
9.我正要凝视他们时, 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 , ,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 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10.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 他, 他, 他。
1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写的一篇 文章,作者通过回忆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爱憎分明,一个 .
. 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之情。
1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作者对伯父生前的回忆,分别叙述了五件事,用小标题概括,分别是 、 、 、 、 。
1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中“黑洞洞的”是指
. ;“碰壁”表面上指 ,实际上指 。从这句谈笑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 。
14.《有的人》是诗人 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的一首诗,副标题为“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鲁迅的怀念,而且通过两种“有的人”的对比,评判了那些“ ”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 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向鲁迅先生学习,做 的人。
15.鲁迅先生逝世后,友人撰写了这样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副挽联中巧妙地嵌入了鲁迅两部小说集的名称,它们分别是《 》和《 》。
16.刘叔叔看到李明的爸爸对待孩子太过于宠爱,李明的爸爸就借用鲁迅在《答客诮》中所言的“无情未必真豪杰, ”来反驳刘叔叔。
17.“ ,惟有他发扬起来, 。”鲁迅先生这句话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8.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说:“ ,走的人多了, 。”这句话启发我们要勇于开拓。
19.什么才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告诉我们:“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鲁迅先生所说的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
2021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1.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形象,表现了儿时的“我”与闰土之间真挚友谊以及“我”对他的怀念之情。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依次介绍了记忆中的闰土、初次相见时的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4.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5.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6.《好的故事》一文,作者以梦境的形式,借写美的人和美的事,表达了在黑暗的旧社会中他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7.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8.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9.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10.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1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作者通过回忆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爱憎分明,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1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作者对伯父生前的回忆,分别叙述了五件事,用小标题概括,分别是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燃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1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中“黑洞洞的”是指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明,人民连一点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表面上指撞到了墙壁之上,实际上指鲁迅先生和反对派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句谈笑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顽强斗争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
14.《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的一首诗,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鲁迅的怀念,而且通过两种“有的人”的对比,评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向鲁迅先生学习,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15.鲁迅先生逝世后,友人撰写了这样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副挽联中巧妙地嵌入了鲁迅两部小说集的名称,它们分别是《呐喊》和《彷徨》。
16.刘叔叔看到李明的爸爸对待孩子太过于宠爱,李明的爸爸就借用鲁迅在《答客诮》中所言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来反驳刘叔叔。
17.“唯有民魂是指的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这句话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8.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启发我们要勇于开拓。
19.什么才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告诉我们:“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愿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鲁迅先生所说的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