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16:3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 上课老师:
【教学目标】: 1.识记本文是一篇史论。
2.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
3.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难点: 1.理解并记住“满招损,兼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
第1-3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作者作品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散文说理畅达,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曾官至参知政事,与人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文体知识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伶官传》前的序文。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伶官,是指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从内容来看是一篇有名的史论。 据《伶官传》记载,后唐庄宗宠幸伶人,伶人因而用事,败政乱国,终至国灭身亡。本文是欧阳修通过对后唐李存勖[xù]的兴亡史进行讽谏,来告诫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三、文意理解 问题探究: △文章以“呜呼”这一感叹词起笔,有何深意? 明确: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作者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五代十国时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作者感慨沉痛,故作序论皆以“呜呼”开篇。同时也为全文奠定了哀婉的感情基调。 问题探究 △这几个动词刻画了庄宗李存勖怎样的形象? 明确:他对复仇极为重视:他将箭藏在供奉祖宗的宗庙之中,并且每次出兵都要以少牢祭奠,得胜后,请下箭,还要用锦囊盛起来,告慰父亲。他对复仇极为决绝:每次作战都要带着这三支箭,矢志不渝,誓死报仇。因此,这几个动词,刻画出庄宗一心执行父命决绝复仇的形象。 第二段总结 第二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张本。 问题探究 △作者为何要大费笔墨逐一描写庄宗消灭敌人的场景? 写庄宗逐个消灭仇敌,是为了极力表现其声威的壮大,一方面照应开头“盛衰”的“盛”,极力写英勇杀敌的威武雄壮,也暗示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另一方面越写奋勇杀敌的极盛之势,也越能与下文的迅速败亡形成对比,从而更好地揭示主题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李存勖履历 年代 事件 885年 出生 908年 受三矢,继承遗志 912年 破幽州,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 灭后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 926年 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一夫夜呼” 公元926年,枢密使崇韬和他的女婿、庄宗的异母弟相继被杀,加上其他天灾人祸,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浮动。兵士黄甫晖当时奉命戍瓦桥关,戍期已满,却被留下守贝州,心怀不满,便趁机发动兵变。因这次兵变发生在夜间,故称“夜呼”。庄宗之祸,自皇甫晖一夫夜呼而起。 “乱者四应” 李嗣源发动兵变,郭从谦首先响应,率众兵攻皇城,纵火焚烧兴教门,闯入内宫,乱兵在宫楼上用箭射死了仓皇东出的唐庄宗。《伶官传序》将其概括为“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以及“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问题探究 △体会“岂独伶人也哉”的言外之意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写作目的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我们还学过哪些“借古讽今”的文章? 杜牧《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重要文言句式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动用法) 译:忧患勤劳能使国家兴盛,逍遥游乐能使人身亡。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本:名词活用为动词) 译:或 者认真推究他成功和失败的原委,其实都是由于人为的呢? 四、写作特色 △文章是如何步步深入总结庄宗得失天下历史教训的?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文章开篇开宗明义,正面提出主张,以此作为全篇的总纲。继而叙写后唐兴盛破亡,进一步阐明成败由人的道理。篇末发表议论,探究因由,总结教训。文章逻辑严密,布局恰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叙写史事到议论说理,最后画龙点睛,一语道破。 △文章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写后唐的盛衰对比,先写庄宗极盛的史实,再写其极衰的场面,后面总言兴亡,喟叹不已。一盛一衰,既扬又抑,交错成文。通过盛衰对比,昭示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 考纲强调的本文的写作特色: 1、欲抑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衰、兴亡、得失、成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本原因,使论点更具说服力。 2、论据典型有力。用庄宗先胜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恰到好处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3.文风雄健而有气势,行文跌宕顿挫。 重点字词 一词多义 1.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 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强盛 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扰 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禀告 重点虚词 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表祈使语气,译为 “一定”“应当”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代词,他,代庄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副词,加强语气,不译 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人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⒈负而前驱 前:向前 ⒉仓皇东出 东:向东 ⒊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⒋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名词作动词 ⒈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匣子装 使动用法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 亡:使灭亡 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细小的事情 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古今异义 ⒈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⒉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人的作为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等工作;人情事理 特殊句式 ⒈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⒉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⒊省略句 (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⒋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