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枣儿-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9 枣儿-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9 18:4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19 枣儿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部编版)
第五单元
看到这个题目想到什么?一个关于枣的故事,看一看书找找有关枣儿的故事
枣儿吓跑了日本鬼子
枣儿救了爷爷和他的儿子
老人的儿子也叫枣儿,五行缺木,于是就取名枣儿……
老人的儿子摘枣儿的时候……
也许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这不戏剧,今天我们就为这场话剧拟一张海报,老师预先准备了一张很大彩色海报,上面有“编剧、剧情、主要人物、精彩看点、上演时间、演员导演”等空白栏目。
新课导入
编剧
孙鸿,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剧情
老人——老一辈代表
男孩——新一辈代表
枣儿——老人的儿子
我爹——男孩的父亲
主要人物
在问精彩看点之前先介绍一下有关戏剧的知识,戏剧小知识——戏剧是一种以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舞台艺术,可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正是由一对对矛盾冲突,才有了很多精彩看点
“矛盾冲突”的理论知识介绍。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它来源于拉丁文conflitus,可译为分歧、争斗,冲突等等。
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表现。包括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他人的冲突,以及人自身的冲突。
通俗形象地解释:
1.今天下雨上班迟到了。(人与环境的冲突)
2.因迟到被老板大骂还被扣奖金。(人与人的冲突)
3.恨不能一刀杀了老板,但是克制自己不能这么做。(内心冲突)
精彩看点
那么,这里的矛盾冲突时什么呢?冲突的双方是谁呢?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呢?
1.老人盼望儿子回来,但是没有回来
(回归与未归)
2.枣儿和他父亲之间的,焦点是不知道男孩的父亲和男孩之间的矛盾,期盼他回来,却很久没有回来
(期盼与冷落)
3.老人希望男孩留下来,而他却想回家看爸爸回来了没有
(走与留)
4.巧克力与枣儿的冲突
(新生与传统)
p114男孩:爷爷,你为什么把枣子放在那里晒了又晒
……………………
他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
从欢喜到无奈,第一句话充满了期待,这里要欢快一些,下面问叔叔什么时候回来,这里我想起李商隐的巴山夜雨中的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
大家说说看,爷爷在沉思什么呢?
:一定在想儿子什么时候回来
:在他生活的那个地方好不好,身体怎么样,很担心
:想他开不开心,在做什么,有没有想他
小结:我们看出了老人的等待,回归与不归,我们看到了人物最直接的语言,戏剧语言中,我们还从“舞台说明”中来分析,我们还关注到了“不知道”这字后面的语气。
接下来我们分析下面这一段“男孩的期盼父亲的冷落”p112 ——男孩拍拍口袋:爷爷,我带回家去吃……
通过两个标点,一个是破折号,一个是省略号,省略号说明他非常想念,下面一个表示他非常期待——
这个省略号怎么读——
应该延长去读
还可以从其他哪些角度来读?
从“兴许”这个词看出这个爹不太称职,一般的爹都回家陪孩子的。
还有能从舞台说明中分析的吗?
“拍拍口袋”说明他想回家,“低声”说明他在想父亲了……
再找一段证明男孩的走,老人的留
p113——男孩说我带回家给爹留着,舞台说明“转身”,
老人又说,“又是爹啊爹的……”可见挽留之意
师:找的仔细,说的精彩
p114——这里有 一个心事重重……
老人为什么说“你有巧克力了就不回来了”
因为老人怕男孩和枣儿叔叔一样一走就不回来了,因为有巧克力
那么巧克力象征什么呢
新奇的事物 新型的生活
父亲从哪里带来的巧克力
城里(新奇的事物让人很想了解,于是就不想回来了)
那么这里是什么生活(枣儿象征什么生活)
纯朴的乡间生活
产生这些人物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时代的变迁,生活在发展,有一些人喜欢城市生活,而有些人在留恋传统,于是矛盾冲突就产生了……
我们看这是1999年创作的作品,背景是什么呢?
“回首90年代,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闯荡世界,开创美好的生活许多人要离开家园”
是开拓生活还是留恋家园,这才是真正的矛盾之源,一种是守着枣儿,清贫而温馨;一种是追寻巧克力,而与亲人分别,大家更喜欢哪一种?
我喜欢那种枣儿的生活,因为是传统的温馨的,亲情和家园精神的依靠,是外出人的归宿,如果有钱没有亲情那么也是一无所有的;我选择枣儿,其实追求巧克力的生活是为了改善亲人的生活,等到我追求到了巧克力,我们还可以返璞归真,恋家的感觉会将他们召回去,等他有能力的时候,他最终还是会回去的
我喜欢巧克力的生活,因为传统的事物总被淘汰,巧克力替代枣儿的生活是无法避免的
时代背景
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老人的儿子“枣儿”和男孩的爹,他们哪儿去了呢
外出了,不回来了,老人的儿子哪儿去了,戏里没有说,小男孩的爸爸是有交代的,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了。他们的行为你赞同吗?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这些年来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许多农民都离开了自己的故土,来到异地他乡,而你们已经是这个城市的新一代市民了。不过,老师问一句,你们的爷爷都进城和你们在一起吗 还有,学校对面的建筑工地上,有许多农民工辛苦劳作,他们家里的枣树下,有没有翘首企盼的老人 不错,可能没有枣树,那么杏树、梨树、樱桃树下 至于小男孩的爹那一类型的人,老师不多说,大家也知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常常带来家庭经济细胞的裂变,可摔碎的镜子能再圆吗 吃惯了巧克力的口味,能再适应乡间的泥土味的枣儿吗
  
还有,是不是为了家乡的枣儿,农民就要永远留守在这个“精神家园”中呢 留还是走,巧克力还是枣儿,到底哪个更值得追求 ……
  让我们把这个问题带出课堂吧,戏剧,就是给我们带来矛盾的文学,优秀的戏剧,带来永远的矛盾。也许矛盾永远不会解决,但是,这颗戏剧的香甜的枣儿会给我们留下无穷的回味。
最后,他们在翘首期盼,他们盼望什么呢?呼唤什么呢?请用一两句话在旁边写下呼唤,内心的呼唤
我最亲爱的家人啊……这里有最甜的枣儿……
爹,你早些回来吧,我和我娘在家里等你
枣儿,快点回家和我一起吃枣儿,讲故事
爹,请你快回来吧,我不要你的巧克力,我只想你早点回来,我们一起吃枣儿,就很满足了
儿子,加油,追寻你的梦想吧,我会永远在这里等着,这里是你永远的家
枣儿,快回来吧,别把爹忘记了
空巢老人 留守儿童
老人——老一辈代表
男孩——新一辈代表
枣儿——老人的儿子
我爹——男孩的父亲
主要人物
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 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
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关于男孩
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
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为了生活而打拼。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关于枣儿
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作者在剧本中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读一读,想想它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全剧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