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注解: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
导言:对神的敬畏和崇拜——人文主义的萌芽(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复兴)——启蒙运动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的含义:
2、产生的原因:①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 发展到顶峰
②城邦奴隶制经济繁荣
③人的地位的提高
3、代表:普罗泰格拉 “ ”,认为 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 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 的本质。
4、主张:强调人的价值;反对 ,强调 ,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 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 ,其兴废都要以 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 。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
1)主张: ①倡导“ ”,希望重建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②提出“ ”的思想。
③ 对美德同样重要,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意义:苏格拉底对 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1)生平:苏格拉底的学生
2)关注的焦点是 ,
3)著作:《 》,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4)意义:但他鼓励人们 思考.为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第6 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原因 政治:
意大利资本主义的萌芽 位置:
表现:佛罗伦萨、威尼斯的繁荣
影响:
兴起意大利背景
核心:
文艺复兴 实质:
薄伽丘—《 》
文学三杰 但丁—《 》
彼特拉克—《歌集》“ ”
成就 达芬奇
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画圣”
扩展:16世纪 欧洲
背景
《 》拉开序幕
宗教改革 过程 路德的主要宗教观点
扩展并出现其他新教派
影响:
1、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 和 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这些城市各自独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 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这些工商业城市中, 、 和 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日益自信,贵族和教会失去了昔日的权威。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 ;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救。但是,当时统治文化思想的教会却要求人们听从上帝的安排, 。这样,一场思想变革首先在这里出现了。
2、意大利是 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 ,还有机会得到 帝国保留的 。于是,一些对 钳制思想不满的先进知识分子,在 中找到了共鸣。他们通过欣赏、闸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因为打着 的旗号,因而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 ,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 思想。
3、文艺复兴的核心是 ,主张以 为中心而不是以 为中心,认为 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虽然 ,但他们反对 ,抨击 ,提倡追求 、 和物质享受,鼓励 和 ,崇尚 和 ,追求 。
4、文艺复兴首先在 领域表现出来。 是佛罗伦萨人,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用意大利方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这部书里的很多 显现了荒淫伪善的面目,而 却都表现得机智勇敢。通过故事的讲述,作者抨击了 和 ,宣传 ,主张 。
5、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还有但丁和 ,他们和 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 ”。但丁在他的长诗《 》中,率先对 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 ”代替“ ”,被称为“ ”。
1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领域更是群星灿烂,达 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 。作者根据 和对 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 和达·芬奇被誉为文艺复兴“ ”。
6、 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人从 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卓越的戏剧家,他创作了《 》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借助作品中的人物之口,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称人是“宇宙的 , ”,极富个性,充分反映了 思想。
7、 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人们对教会 和 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8、16世纪时,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 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 ,德意志因此被称为“ ”。
9、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 。激起了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 的极大反感,他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 ”,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从此拉开了 的序幕。他认为只要 ,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 的权利,而不是 。他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 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 。新教除了 派以外还有 和 。新教纷纷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 ,坚持 。
10、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 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第7课 启蒙运动
[学习目标]:1.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背景
主要内容:
启蒙运动 核心:
概况 性质:
伏尔泰:《 》:
伟大启蒙思想家 《 》
孟德斯鸠:《 》: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卢梭:《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康德(扩展):《 》:人权,自由与自律
影响:
1、在 运动的推动下, 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 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2、随着 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 和 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 和 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3、 世纪时, 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世纪中叶,在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法国,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 和 展开了激烈斗争,涌现出了 、 、 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 。
4、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 ,要求获得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 。所谓“理性”是指 ,运用自己的 去 、 和 的能力。“理性”是启蒙运动的 。
5、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 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 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 、 等形式,猛烈抨击 的权威和迷信,反对 ,提倡 、 和 。
6、 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猛烈抨击 ,称教皇为“ ”,号召人民粉碎 这个邪恶势力。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 ;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 。他相信法律应以 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代表作有《 》《 》等。
7、孟德斯鸠反对 ,提出了“ ”学说。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 权、 权和 权,国王只能行使 权, 权和 权应当分属 和法院;三权分立, 。他还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 ,法律应当是 的体现。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 ,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 和 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 》是孟德斯鸠的一部著名文学作品。
8、卢梭在《 》一书中,阐述了“ ”和“ ”思想。他宣称“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 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 ,统治者的权力来自 ,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 。
9、 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 》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 的总结。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 , 。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 ,而不是 。他相信主权属于 , 和 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 ,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 之内。
10、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 ,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 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 和 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 范围,极大鼓舞了 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1分)其核心是什么?(1分)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2分)
(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3分)
(4)材料四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2分)当时欧洲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1分)
答案:(1)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体
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3分)
(2)文艺复兴运动;(1分)人文主义;(1分)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
与发展)。(2分)
(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
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3分)
(4)自由是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和抛弃,并以法律保障。(2分)理性(1分)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注解: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
导言:对神的敬畏和崇拜——人文主义的萌芽(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复兴)——启蒙运动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的含义:
2、产生的原因:①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经济发展到顶峰
②城邦奴隶制经济繁荣
③人的地位的提高
3、代表: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 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4、主张:强调人的价值;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
1)主张: 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③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1)生平:苏格拉底的学生
2)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3)著作:《理想国》,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4)意义:但他鼓励人们理性思考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第6 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第2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政策:各城市国家重商
原因 政治:工商业主掌权
意大利资本主义的萌芽 位置:地中海航运中心
表现:佛罗伦萨、威尼斯的繁荣
影响: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
资本主义的萌芽
兴起意大利背景 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
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核心: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薄伽丘—《十日谈》
文学三杰 但丁—《神曲》
彼特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成就 达芬奇
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画圣”
扩展:16世纪 欧洲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
背景 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卷
《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序幕
宗教改革 过程 路德的主要宗教观点
扩展并出现其他新教派
影响:民众打破对罗马教皇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第7课 启蒙运动
[学习目标]:1.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背景 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自然科学的发展
主要内容:抨击教权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启蒙运动 核心:理性
概况 性质: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伏尔泰:《哲学通信》:开明君主制
伟大启蒙思想家 《路易十四时代》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卢梭:《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康德(扩展):《纯粹理性批判》:人权,自由与自律
影响:思想解放 资产阶级革命 精神武器
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3分)
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1分)其核心是什么?
(1分)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2分)
文艺复兴运动;(1分)人文主义;(1分)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
(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3分)
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4)材料四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2分)当时欧洲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自由是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和抛弃,并以法律保障。(2分)理性(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