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学案及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学案及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7 19:45:38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学习目标]:
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2.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3.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文学审美情趣。
一、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 (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欧洲各国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2、特点
(1)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
(2)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3)以想像力丰富的构思和_跌宕起伏_的情节为创作风格;
3、代表
(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等;
(3)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二、现实主义文学 (又称批判现实主义)
1、背景 (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特点
(1)关注社会问题;
(2)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3)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代表
(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3)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以及安娜·卡列尼娜_的《安娜·卡列尼娜》
(4)北欧:丹麦安徒生的作品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5)美国:马克·吐温的作品,痛斥了资本主义的丑恶本质;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现实主义:英国肖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2、现代主义 (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2)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代表: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法国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荒诞派的代表)
3、苏联文学 (20世纪上半期高度繁荣)
代表作: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亚非拉美文学 (反映了反帝反殖_和爱国主义精神)
代表: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学习目标]:
1.知道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美术
作品
2.了解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1)背景:法国社会剧烈动荡,资产阶级追求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
(2)特点: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注重画面的严整和和谐。
(3)代表:法国画家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等;安格尔的《泉》。
2、浪漫主义美术 (时间:19世纪30年代前后)
(1)背景: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2)特点:注重表现人的感情,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3)代表:法国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现实主义美术(时间:19世纪中期)
(1)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2)代表: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的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印象画派
(1)兴起(时间:19世纪后半期)
A.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兴起。
B.特点: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C.代表: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
(2)发展(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A. 特点: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富于装饰韵味。
B. 代表:荷兰凡高的《向日葵》,他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法国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三、现代主义美术 (时间:20世纪)
1、背景
(1)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心灵造成极大创伤;
(2)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
(3)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2、特点: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3、代表: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4、发展:二战后,现代美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表现形式。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课程标准]: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覆盖]:
音乐的发展
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
A概况:19世纪在欧洲兴起,到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时期;
B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C代表:贝多芬和约翰.施特劳斯,后者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作品以《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
(2)歌剧:威尔第创作了《茶花女》等作品,比才创作了《卡门》等;
(3)民族乐派:19世纪中后期,俄国民族乐派音乐兴起,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A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
B代表:美国爵士乐 的流行;
(2)音乐更加通俗化
A代表: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
B主流: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如美国的《时代在改变》、《围着时钟摇吧》和英国的 等;
(3)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增强
A条件: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
B意义:
a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
b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影
背景: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产生: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放映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发展
A“默片”:20世纪初,电影是黑白无声片。如美国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苏联的《波将金号战舰》等;
B有声片: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
C彩色电影: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D宽银幕和立体声:二战以后发展迅速;
电视
产生: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发展:A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B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并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电视广播;
C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达两万户;
D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影响: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学习目标]:
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2.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3.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文学审美情趣。
一、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 (时间:18世纪末至__________)
欧洲各国__________频仍,动乱不已;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___________深感失望。
2、特点
(1)政治上反对__________;
(2)深入发掘人类的_____________;
(3)以_____________的构思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节为创作风格;
3、代表
(1)法国:雨果的__________;
(2)英国:______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等;
(3)德意志:海涅的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实主义文学 (又称____________)
1、背景 (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
(1)关注__________;
(2)典型地再现____________,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3)揭露和批判____________;
3、代表
(1)法国:巴尔扎克的__________,堪称资本主义的“________________”;
(2)英国:______的《大卫·科波菲尔》;
(3)俄国:普希金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
(4)北欧:丹麦_________的作品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__________”;
(5)美国:___________的作品,痛斥了资本主义的丑恶本质;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现实主义:英国肖伯纳的_________;法国___________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2、现代主义 (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1)背景:两次__________、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__________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2)特征:强调集中表现_______,手法比较_____,_______风格悖离传统。
(3)代表:美国________的《老人与海》、法国贝克特的_________(_______派的代表)
3、苏联文学 (20世纪上半期高度繁荣)
代表作:_________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_____________。
4、亚非拉美文学 (反映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精神)
代表:印度的_________、中国的_______、哥伦比亚的_________、尼日利亚的__________。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学习目标]:
1.知道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美术
作品
2.了解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1)背景:法国社会__________,资产阶级追求古代希腊罗马_______精神。
(2)特点:强调______,以__________为题材;注重画面的___________。
(3)代表:法国画家大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安格尔的____。
2、浪漫主义美术 (时间:19世纪30年代前后)
(1)背景: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__________感到失望。
(2)特点:注重表现_____________,特别强调______的作用。
(3)代表:法国德拉克罗瓦的______________。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现实主义美术(时间:19世纪_____)
(1)特点:注重表现_____________。
(2)代表:法国米勒的_________、________;俄国列宾的的__________________。
2、印象画派
(1)兴起(时间:19世纪_____)
A.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_________的进步而兴起。
B.特点:醉心于_________的研究,强调捕捉“_________”,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C.代表:法国莫奈的______________。
(2)发展(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A. 特点:强烈主张______的抒发,富于_______韵味。
B. 代表:荷兰凡高的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____”;法国塞尚被称为“___________”。
三、现代主义美术 (时间:20世纪)
1、背景
(1)__________________给人类心灵造成极大创伤;
(2)伴随_________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
(3)______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2、特点:反______和反_______,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3、代表:西班牙______的______________。
4、发展:二战后,现代美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表现形式。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课程标准]: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覆盖]:
音乐的发展
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
A概况:19世纪在欧洲兴起,到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时期;
B特点:注重 、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 ;
C代表: 和约翰.施特劳斯,后者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作品以《 》最为著名;
(2)歌剧:威尔第创作了《 》等作品,比才创作了《 》等;
(3)民族乐派:19世纪中后期,俄国民族乐派音乐兴起,如柴可夫斯基的《 》;
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A特点: ,通俗易懂;
B代表:美国 的流行;
(2)音乐更加通俗化
A代表:以 、 和 等为代表的音乐;
B主流: 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如美国的《 》、《 》和英国的 等;
(3)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增强
A条件: 的革命和 的日益便捷;
B意义:
a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
b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影
背景:19世纪晚期, 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产生: 年,法国 首次放映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发展
A“默片”:20世纪初,电影是 片。如美国格里菲斯的《 》、苏联的《 》等;
B有声片: 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
C彩色电影: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 》拍摄成功;
D 和 :二战以后发展迅速;
电视
产生: 中期,电视出现;
发展:A 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B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 ,并首次开办 ;
C30年代末, 拥有电视机的家庭达两万户;
D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 节目;
影响: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 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
响 的发展和 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 和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