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坐井观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坐井观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22:5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坐井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文中的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对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做小实验让学生发挥想象,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要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过字,词的帮助下能流利,带感情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寓意。
教学难点:能读出青蛙和小鸟的语气,理解课文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提问,朗读,合作,引导,想象等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并做游戏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让学生读,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
2、游戏:纸筒看黑板
把你手中的书卷起来,从纸筒中往黑板看,你看到了多大的一片呢?
同学们,通过纸筒,我们发现,视角不同,看到的范围也就不同了。 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老师总结并开始上新课:同学们,通过纸筒,我们发现,视角不同,看到的范围也就不同了。 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二、课文赏析
出示要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认识生字。
标出自然段序。
(3)认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2.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图片并文字让学生思考:青蛙住在什么地方呢?小鸟从哪儿来的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来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2)它们为什么事争论起来了呢?
小组合作学习:
找出小鸟和青蛙一共有几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出示第一次对话,让学生读出来青蛙和小鸟的语气。(老师多让学生练读并解释一百多里的含义)
出示第二次对话,同样用各种读法读出说话的语气,并鼓励读好的学生。在这次对话中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无边无际”,“大话”等两个词语。
阅读第二次对话,并和同桌讨论下面的问题:
大话是什么意思?
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我还知道无边无际的( )
无边无际的( )
我能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3)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论了吗?
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的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青蛙为什么错了?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
你们愿意做井里那只小青蛙还是天上飞过来的小鸟呢
老师让学生自由回答并引导他们能说出来。
老师进行总结: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可以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不能像那只“井底之蛙”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我们要像小鸟那样,站得高,望得远!
三、课后拓展
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
分角色读一读,全班交流续编的对话。
四、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2、预习新课。
13、坐井观天
板书设计:小鸟 落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 坐 只有井口大 自以为是
教学反思: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视角不同,对“天”的认识,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井底之蛙,从井底的视角看天,“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是生活经验告诉它的,这是它的真实生活。在这篇课文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教案,学生学的比较有味。在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学生反复练习读书,重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在朗读和说话的训练中,通过充分讨论落实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学生读了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那段文字后,想先让学生弄懂什么事“大话”。我的不足点就是过渡语说的比较复杂,没能让学生一下子明白,多次引导后才能让他们说出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让学生理解的清楚,回答的快有准,这样能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