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北伐战争》精品教学示范课(视频实录+课件+教案+练习+反思+文字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北伐战争》精品教学示范课(视频实录+课件+教案+练习+反思+文字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7 19:58:1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1课 北伐战争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的教学任务是: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本课总体构思: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所认识,但对北伐这段历史了解的不多;基于八年级学生在智力方面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主要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如以黄埔军校校门对联来导入新课,进行新课的学习;另外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还不高,主要通过贴近学生的生活去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堂上我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利用提纲引领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课堂上函盖了大量的信息,加上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本课在设计时,将课本的内容以历史之时光之旅作为线索,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的。而在这节课里,学生发挥和表现的机会较多,问题的设置难易兼顾,让所有学生都能有发展自我的机会。从学生的参与程度来看,学生是喜欢的。而在这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中,学生同时掌握了教师计划的学习内容,因此这节课的效果是很好的。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很好的把握主导的角色,该讲的讲,该放的放。在“北伐战争”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会忽略了国民革命运动与北伐战争的联系。而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有意识地将国民革命运动作为线索,把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的胜利进军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有机的串连起来,帮助学生理清事情发展的经过,同时顺理成章地引入下节南昌起义等内容。学生在课与课之间找到历史事件之前的联系,就像看电视剧一样,还可以往下追踪,使学生喜欢历史课,离不开历史课。
但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阶级立场的理解不足,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问题上只是生硬地接受。同时,辨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八年级学生来讲还是有点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在分组讨论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引出正确的方向。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1)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手给学生。(2)能不讲的就不讲,教师要敢于走下讲台,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3)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训练学生多提问题。(4)同时注意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等多回答问题的机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7张PPT)
第11课 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校歌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
预备作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向前进,
路不远,莫要惊,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来者命革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1、黄埔军校创办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2、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3、黄埔军校的创办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4、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5、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人?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6、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国民革命运动的结果如何?
自学探究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间:
2、地点:
3、创办者:
4、领导人:________(校长)、
________(政治部主任)
5、作用:
1924年
广州黄埔
孙中山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周恩来
蒋介石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动脑筋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
戴笠(国民党)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1、目的:
2、对象:
3、主要战场:
4、重要战役:
5、著名将领:
6 、成果:消灭______________的主力,从______流域打到______流域。国民政府从______迁到_______
7、结果:
自学探究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湖北
汀泗桥、贺胜桥
吴佩孚、孙传芳
珠江
长江
广州
武汉
蒋、汪等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叶挺
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
2、建立者:
3、性质:
1927年
蒋介石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自学探究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山东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湖北
广东
广西
吴佩孚
兵力20万
孙传芳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张作霖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山东



武昌
重要战役
上海
汀泗桥
贺胜桥
叶挺
武昌
汉口
汉阳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1、不到半年时间,北伐军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你认为北伐军一路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2、北伐战争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了?会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北伐军一路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①正义战争
②作战方针正确
③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④工农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⑤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什么说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了?会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国民革命失败了,因为它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破坏
主观上
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革命理论和实践经验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和苏联共产国际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革命者来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升官发财莫走别路
贪生怕死请入此门
小结读一读: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
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
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
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
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
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
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打铁趁热
1、下列有关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B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
C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支持
D彻底消灭了封建军阀

打铁趁热
2、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打铁趁热
3、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国民政府

打铁趁热
4、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人是:
A.贺龙
B.周恩来
C.叶剑英
D.叶挺

打铁趁热
5、“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1课 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是 ,地点在 。创办者是 。
2、黄埔军校是在 和 的帮助下建立的。
3、黄埔军校原名是 。
4、任黄埔军校校长的是 ,政治部主任是 。
5、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 人才,为建立 奠定了基础。
6、北伐战争的组织者是 ,目的是 , 。
7、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 、 。
8、北伐开始的时间是 。北伐的总司令是 。
9、北伐的主要战场是 、 。
10、北伐的主要战役有 、 、 。
11、北伐战争中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战争的是 领导的独立团。
12、北伐战争中在湖北和湖南战场基本上消灭了 的主力。
13、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 、 以 为已任的新一代军人。
14、北伐军在打败吴佩孚后,又集中力量进攻 ,消灭了 的主力。接着,北伐军乘胜沿长江东下,直捣 。另一路北伐军也从福建进入 、 。
15、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 打到 ,声势震动全国。
16、 年初,国民政府从 迁到 。4月,北伐军又挥师北上,进攻 的军队。
17、在北伐胜利进军时, 、 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 失败, 也破裂了。
18、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 年 月,在 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的利益,它对外 ,对内 。 后来, 统治了全国。
19、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在华的代理人是 。
二、思维拓展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上指出,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三位伟人,第一位就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孙中山的伟大之处。
三、材料分析题
1、请阅读下列对联回答问题:“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请回答(1)斯指什么?它的全称是什么?它创办的前提、时间,地点,创办者。
(2)从对联中可以看出它创办的宗旨是什么?
(3)它创办的作用或是意义是什么?
2、阅读下面材料
“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立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惟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1)据材料,国民革命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
(2)从北伐宣言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3)北伐的时间?组织者?
(4)宣言中所指卖国军阀主要有哪些?
(5)宣言中的“本党”指哪个党?
(6)举例说明“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是和平统一的障碍和革命的敌人。
3、材料:“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中“这个军官学校”是指什么学校?
(2)“这个军官学校”的校长和政治部主任分别是谁?
(3)“这个军官学校”的创办有什么作用?
四、识图题
1、 书52页《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问题见材料分析1和2。
2、 书54页《国民革命军出师前誓师大会》
请回答:(1)这是什么战争出师前的誓师大会?出师的时间?
(2) 这次出师讨伐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这次出师的总司令是谁?
(4)这次出师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5)这次出师的结果如何?
(6)北伐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3、 书55页两幅图。
请回答:(1)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这些事件是由什么人发动的?
(3)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924年5月、广州黄埔、孙中山2、苏联、中国共产党3、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4、蒋介石、周恩来5、军事政治、国民革命军6、广东国民政府、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7、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8、1926年7月,蒋介石9、湖南、湖北10、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11、叶挺12、吴佩孚13、有理想、不怕牺牲、救国救民14、江西、孙传芳、南京、浙江、上海。15、珠江流域、长江流域16、1927、广州、武汉、张作霖。17、蒋介石、汪精卫、国民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18、1927年4月、南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靠帝国主义、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南京国民政府19、蒋介石。
二、思维拓展题答案
1、孙中山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孙中山在革命失败后,仍然顽强不屈地继续斗争着,领导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使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3、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
1、(1)黄埔军校、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前提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时间是1924年5月、广州黄埔、创办者是孙中山。(2)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新一代军人。(3)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1)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的卖国和军阀混战。(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3)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4)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5)国民党(6)军阀的卖国行为、内战、帝国主义的一系列侵略事件等。
3、(1)黄埔军校(2)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3)培养了大量的政治军事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四、识图题答案
2、(1)北伐战争、1926年7月(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3)蒋介石(4)湖南、湖北(5)结果是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基本上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等。但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6)反帝反封建
3、(1)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事变,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2)蒋介石和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3)结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1课 北伐战争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识记黄埔军校创建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
②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及重要战役。
③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①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填写“自学探究”,就本课内容提出问题。课堂上教师将学生的提问整理分类,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过程进行学习。
②通过展示flash《北伐战争形式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方法。
③教师课前制作历史视频,直观地再现当年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战争的情景,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影视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④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黄埔军校、北伐战争与国民革命等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人大无畏、视死如归的表现的描述,培养学生“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了解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革命的失败史实,学生能对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为理想奋斗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第11课北伐战争”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第2课时。北伐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件大事,实际它是国共两党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的一个部分,是“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前承。没有第11课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致使国民革命的失败,就没有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由于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统治力量的强大,国共两党领导的革命和斗争都遭到挫折,同时在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斗争的目标和任务相同,都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因此国共两党都认识到要想革命成功,必须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来反对共同的敌人。北伐战争是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黄埔军校的建立并为革命培养大批革命军事人才是北伐胜利进军的基础,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重要历史事件,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了本课内容的框架。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①教材的编排特点:本课以国民革命的发展为主要线索,先介绍北伐战争的准备——黄埔军校的建立,再讲北伐的胜利进军,最后交待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革命命运发展。内容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对挫折的理解,想办法寻找出路的能力。
②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③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对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及封建统治斗争的艰巨性有一定认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反帝反封建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必定为中国的革命带来新的希望,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大放光芒。这些也是学生已经在上一课“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已掌握的。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生在课前应按教师布置的要求来自学,课堂上要把握自主学习的权利,积极思考问题,做好课堂笔记,参与课堂和小组讨论,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以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以历史时光之旅作主线,带出有探寻味道的课堂学习。课堂第一部分由学生自学预习,对课程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第二部分,教师一边检查学生自学效果,一边扩充知识。在讲解中插入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为生动。动态flash地图,帮助学生对北伐的过程有更清晰的了解,也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分组讨论,活跃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讨论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多方位思考的素养。
教学流程图:
2、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图象法、提问讲解法、故事穿插法、讨论法,诗词辅助法
3、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PPT、录像、录音
4、板书设计:
5、自学提纲: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间:_____________
2、地点:__________ __
3、创办者:______________
4、领导人:______ ______(校长)、_____ _ ___(政治部主任)
5、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北伐战争
1、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象: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①主要战场:_________ _____ ___
②重要战役:_________ _________
4、成果:消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主力,从________流域打到________流域。国民政府从_____ __迁到___ ____
5、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叛变革命,标志________________失败____________________破裂。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___________
2、建立者:_____________
3、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探究:
预习第12课内容,就本课内容提出你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1、
2、
3、
6、教学过程
教学 模块 教师主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预习,填写“自学探究”收集后整理到课件中。 学生根据自学探究预习,自主地对预习内容提问。 让学生提前对本课内容有了解。
课堂导入 播放《黄埔军校校歌》音乐,列出歌词,请学生注意歌词内容。展示黄埔军校的旧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提出问题:从校歌及校门的对联的含义,你感觉到黄埔军校开办的宗旨是什么呢?开始历史旅程 听音乐、看对联,从中理解黄埔军校的创办宗旨。为革命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新一代军人。 音乐情境的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从一个比较直观的方式来了解黄埔军校创办的宗旨。
自学探究 ①黄埔军校建立的情况怎样?(时间、地点、主要人物)②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③黄埔军校的创办对中国革命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④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什么?⑤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人?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哪里?⑥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国民革命运动的结果如何? 学生在课堂上根据问题展开自学,准备课堂提问。 本课的设计以问题为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第一站:黄埔军校的建立 第一站1、自学检查,提问:①黄埔军校建立的情况怎样?2、补充提问:周恩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在国民党的军校中担任如此重要职位? 回答:时间:1924年,地点:广州,创办者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回答周恩来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下到黄埔军校,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当中。
教学 模块 教师主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站、黄埔军校的建立 3、自学检查,提问:②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4、自学检查,提问:③黄埔军校的历史作用是什么?5、知识拓展: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有哪些?(展示黄埔军校毕业的名将)其中哪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 为挽救国家的危亡,培养一支真正的革命军队。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林彪、徐向前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 关于黄埔军校名将知识的拓展,让课堂内容更生动实在。
第二站、北伐的胜利进军 第二站1、自学检查,提问:④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什么?2、自学检查,提问:⑤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人?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哪里?3、补充提问:这些军阀为什么会成为北伐的主要对象?北洋军阀既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代表,又是中国封建势力代表。他们对外卖国投降,对内混战、镇压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由此判断北伐战争的性质是怎样的?4、自学检查,提问:北伐战争过程中的著名将领有谁?请说说他的主要战绩。动态的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播放FLSH动画)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这些军阀拥兵自重,占据中国大部分富庶地区。正义的战争。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敌军败退武昌。 这一部分是本课内容的重点,课堂上所花时间较多,内容丰富。学生也有更多参与机会。北洋军阀是北伐的主要斗争对象,这些人的阶级性质也正好说明北伐战争的正义性,有得学生对北伐胜利进军原因的理解。让学生以概括形式来讲叶挺的事迹,锻炼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北伐的进程。
教学 模块 教师主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二站、北伐的胜利进军 5、自学检查,提问:⑥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国民革命运动的结果如何?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了武汉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通过北伐取得重大成果与国民革命失败的结果对比,使学生产生疑惑,从而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大家都来说 活动:小组讨论1、北伐军能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取得重大成果,为什么?2、为什么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检查讨论结果 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设小组长,负责记录和发言。 学生自由地在小组中讨论,有利学生把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第三站: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第三站1、请学生介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情况。(时间、建立者、阶级性质)2、南京国民政府所代表的阶级性质进一步证明国民革命的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4月。建立者是蒋介石。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南京国民政府由蒋介石领导,它所代表的阶级性质正好交待新军阀的诞生
知识梳理 歌谣小结: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学生齐读,理解歌谣的意思。 学生通过歌谣来理顺本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教学 模块 教师主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练习:趁热打铁 (后附) 课堂即时解决。学生以抢答形式回答问题。 课堂练习,即时检查学生对刚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通过一些有争议的题目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起到趁热打铁的效果。
结束 播放国民革命歌视频,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革命者的激情和热诚。旅程结束。 学生跟着节奏齐唱。 这首歌曲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两只老虎》,学生一听节奏就跟着唱,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结束课程。
五、教学反馈(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B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
C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支持
D彻底消灭了封建军阀
2、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C)
A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3、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D)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国民政府
4、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人是:(B)
A.贺龙
B.周恩来
C.叶剑英
D.叶挺
5、“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B)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四、创设情境 共同探究
一、创设情境
五、知识梳理
二、学生自主探究
三、师生共识
六、练习反馈,趁热打铁
七、课后拓展
第11课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时间:1924年 1、时间:1926年 1、时间:1927年
2、人物: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人物:蒋介石
3、作用: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3、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4、成果: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资产阶级利益
5、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1课 北伐战争 教学实录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播放黄埔军校校歌)同学们,刚才老师播放的是一个军校的校歌,请问那一位同学能猜到刚才播放的是哪所军校的校歌呢?
生:(齐声)黄埔军校
师:(展示黄埔军校校门)这就是著名的黄埔军校,哪位同学知道它的全称是什么?
生: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师:(展示本部门对联)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副对联。
生: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今生畏死勿入斯门。革命者来。
师:同学们,请大家通过这副对联的内容和刚才听的校歌歌词,你认为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
生: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师:下面让我们推开黄埔军校为起点,穿越时空隧道,展开一段精彩的历史旅程吧。在开始历史旅程之前让我们先来对今天要走的地方来个大概的了解吧。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问题来自学本课的内容。时间为5分钟。(板书:黄埔军校建立情况)
【学生自学探究】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间:_____________
2、地点:__________ __
3、创办者:______________
4、领导人:______ ______(校长)、_____ _ ___(政治部主任)
5、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北伐战争
1、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象: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①主要战场:_________ _____ ___
②重要战役:_________ _________
4、成果:消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主力,从________流域打到________流域。国民政府从_____ __迁到___ ____
5、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叛变革命,标志________________失败____________________破裂。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___________
2、建立者:_____________
3、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探究:
预习第11课内容,就本课内容提出你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1、
2、
3、
【师生共识】
第一站:黄埔军校的建立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黄埔军校创办的基本情况。首先是时间。
生:1924年5月。
师:地点在哪里?
生:广州黄埔。
师:创办者是谁?
生:孙中山先生。
师:(展示孙中山先生的图片)这位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者孙中山先生。作为一名中山人我感到很骄傲,因为这里就是孙中山先生的老乡。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呢?
生:孙中山希望通过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师: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是谁?
生:蒋介石。
师:(展示蒋介石图片)当时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是谁呢?
生:周恩来。
师:我们都知道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员,为什么当时一个共产党员能在国民党开办的军校中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呢?哪位同学知道原因。
生:因为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中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师:正确。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就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那么黄埔军校的建立对中国革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师:黄埔军校确实是人才辈出(展示黄埔军校毕业的名将),这些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你认得哪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大元帅吗?
生:徐向前,林彪。
师:下面让我们跟随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一起奔赴北伐战场,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情况吧。
第二站:北伐战争
师:(播放视频:北伐战争片段,板书北伐战争概况)请同学来说说北伐战争的目的。
生: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师: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人?
生: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师:(展示北伐战争前形势图)这军阀是些什么人,为什么会成为北伐的对象呢?
生:这些军阀拥兵自重,占据中国大部分富庶地区。他们既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代表,又是中国封建势力代表。他们对外卖国投降,对内混战、镇压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师:这些军阀成为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北伐战争的性质是怎样的呢?
生:正义的战争。
师:1926年,代表广东国民政府的北伐军10万人浩浩荡荡地出师北伐了。请问这场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哪里呢?
生:湖南、湖北
师: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尤为突出的将领是谁?
生:叶挺。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叶挺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战绩?
生: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敌军败退武昌。
师:为了帮助同学清楚地了解北伐战争进军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看破一个动态的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播放FLSH动画)
师:同学们看完动态示意图后,能不能说出北伐战争取得的成果?
生:不到半年时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了武汉。
师:就在北伐军胜利进军继续北上准备进攻军阀张作霖时,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这件事影响了整个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师:(展示图片: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几幅照片反映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和逮捕共产党员以及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在国民党右派的叛变中走向失败。下面请同学们就本课的内容,讨论以下的问题。(展示问题)
【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北伐军能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取得重大成果,为什么?
2、为什么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组成四人或六人小组,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展开讨论活动,教师下到小组中关注讨论的开展)
师:讨论结束,下面我们就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来说讨论的情况。
生1:北伐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生2:北伐军的作战方针是正确的。
生3: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是北伐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生4:没有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北伐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生5:广大工农群众对北伐战争的支持和配合也是北伐胜利进军必不可少的条件。
师:同学们的讨论是有成效,结合刚才五位同学的发言,就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虽然北伐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国民革命运动还是最终失败了,我们为什么说它失败了呢?
生1:因为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生2:因为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师: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分析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呢?
生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是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生2:当时的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绞杀中国革命。
生3:共产党还处于年幼期,对形势估计不足。
师:刚才同学指出三点: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2当时的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绞杀中国革命;3共产党还处于年幼期,对形势估计不足。前两点是属于国民党反势力的原因,后一点是共产党自身的原因。请问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
生:1921年。
师: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斗争的经验,加上当时的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和共产国际面对国民党右派的叛变不但没有采取当机立断的措施来保护革命成果,还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也是共产党自身的重要原因。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国民革命运动没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北伐虽然取得成果,打倒了旧军阀,但新军阀又出现了。它就是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下面我们来到了今天历史旅程的第三站——南京国民政府,看看这个代表国民党右派成立的政府的情况。
第三站: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师:(板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概况)请同学来做小导游介绍情况。
生1:它成立于1927年4月。
生2:它的建立者是蒋介石。
生3:它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师:谢谢这三位导游的介绍。这个南京国民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它必将成为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斗争对象。而中国共产党在经历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后,并没有就此吓住,而是另辟途径开创中国革命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的又是如何带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呢,这个问题留待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师:同学们,走完了这段历史旅程,我们回到了起点黄埔军校的门前,发现黄埔军校门前的对联被人“恶搞”了,变成了这样“升官发财莫走别路,贪生怕死请入此门”。这也反映了随着国民革命的失败,黄埔军校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它已经不再是孙中山创办的那所为革命而办的黄埔军校了,真是非常可惜。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首歌谣,来小结我们今天的历史旅程吧。
【知识梳理】
师:下面我们朗诵歌谣,小结课本的内容。(幻灯展示)
生:(齐读)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
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
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
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
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
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
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练习反馈,趁热打铁】
师:下面我们趁热打铁,来几道关于本课的练习题吧。
1、下列有关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B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
C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支持
D彻底消灭了封建军阀
2、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3、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国民政府
4、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人是:
A.贺龙
B.周恩来
C.叶剑英
D.叶挺
5、“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师:同学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首歌是属于北伐战争时期的呢?
生:“打倒列强”、“除军阀”。
【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师:这是国民革命歌,这首歌的原曲就是我们熟悉的《两只老虎》。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吧。(播放国民革命歌)伴随着歌曲的结束,我们今天的历史旅程也结束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这一点我们都有信心。随着中国共产党日益成长和力量的增强,中国将会走上一条全新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也必将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请同学们拿出学习辅导,完成本课的内容。下课。
生:谢谢老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