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2019)-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分层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一(2019)-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分层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11 09:1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分层训练
【基础】
1.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4NH3+5O24NO+6H2O
B.2Na2SO3+O22Na2SO4
C.2Na2O2+2CO22Na2CO3+O2
D.2KI+Cl22KCl+I2
2.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食盐水、淀粉溶液、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
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3.如图是按一定的方法给物质进行的分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种分类方法是交叉分类法
B.标准1是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
C.标准2是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
D.类别1是混合物,类别2是单质
4.城市的夜晚,同学们站在高楼上,可以看到市里的空中有移动的光柱,这就是气溶胶发生的丁达尔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都是混合物,它们属于不同的分散系
B.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胶体和溶液
D.胶体经短时间静置后会产生沉淀
5.“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7.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班宁斯特·古迪纳夫、迈克尔·斯坦利·惠廷汉姆和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锂电池正极材料用到的钴酸锂(LiCoO2)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8.下列化合物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
A.Na2CO3碱
B.MgO金属氧化物
C.H2SO4酸
D.CO2酸性氧化物
9.下图是有关物质的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①②③④均有可能通过化合反应来实现
B.X一定含有碳元素
C.转化④需吸收热量
D.若X是碳,转化①也可以反向进行
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CaO →Ca(OH)2 B.CuO →Cu(OH)2
C.Ca(OH)2→CaCO3 D.CuSO4→FeSO4
11.下列化学反应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化学反应是(  )
              
A.3Fe+2O2Fe3O4
B.CO2+C2CO
C.NH4HCO3NH3↑+H2O+CO2↑
D.CaCO3+CO2+H2OCa(HCO3)2
12.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13.(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能全部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鉴别溶液和淀粉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
(3)把少量的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成Fe(OH)3胶体后,滴入少量稀硫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继续滴加至稀硫酸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升】
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纯净物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钠盐与碳酸盐属于并列关系
2.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A CuO CO2 H2O
B C CO CO2
C CaCO3 CaO Ca(OH)2
D H2SO4 H2O H2
3.氯化锌在工业上作为生产活性炭的活化剂,使活性炭成为多孔性物,增大其表面积。在Zn、ZnO、ZnCO3、盐酸和NaCl溶液五种物质中,每两种物质反应能生成ZnCl2的组合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4.某网站报道,科学家通过电解Fe2O3、SiO2、CaO的熔融液(1 600 ℃)制得了铁,按照树状分类法对熔融液中的三种物质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A.均属于混合物 B.均属于金属氧化物
C.均属于纯净物 D.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5.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化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6.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3O4FeFeCl3
B.H2O2H2H2O
C.CaCl2溶液CaCO3CO2
D.CuSO4溶液CuCuO
7.下图表示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
CCO2H2CO3CaCO3CO2
A.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8.医学上对血液中毒最常用的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血液中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透过透析膜,血液内的毒性物质则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断(  )
A.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
B.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C.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粒子直径
D.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透过滤纸,毒性物质能透过滤纸
9.下列各选项中,不能满足如图一系列关系的选项是(  )
A.X为铜、Y为氧化铜、Z为硫酸铜
B.X为二氧化碳、Y为氧气、Z为一氧化碳
C.X为碳酸钙、Y为氧化钙、Z为氢氧化钙
D.X为氢氧化钠、Y为氯化钠、Z为碳酸钠
10.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基本反应类型
A.化学反应分类 B.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金属的化学性质
1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量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之间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
12.(双选)给如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①为铜
B.氧化物④为CaO
C.①与②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③与④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1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这些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反应时可以生成盐,某同学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1)请任写一种符合图中组合⑥关系的化学方程式(要求组合⑥不能与图中已有组合重复):               。
(2)用面粉制作馒头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设其化学式为HR,R表示有机酸根成分,若在蒸馒头前加入小苏打,则蒸好的馒头有很多小孔,吃起来松软可口且无酸味。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所对应的是图中的哪种组合     。(从①~⑩中选序号填入)
(3)Fe3O4可看作由Fe2O3和FeO组成。请写出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如图为“铁链”图案,甲同学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在常温下都是气态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甲同学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      。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       。
③若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          。
(3)现有乙、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①乙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②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两位同学的操作    (填“乙”“丙”“都”“都不”)正确。
15.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
组别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甲 BaCl2溶液 HCl溶液 Cu(NO3)2溶液
乙 Fe2O3 K2SO4溶液 H2SO4溶液
丙 Fe NaOH溶液 MgCl2溶液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     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
(2)第Ⅱ组物质中,跟第Ⅰ组所有物质都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该物质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创优】
1.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果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             。
(3)此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        。
(4)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                
(答出一条即可)。
2.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的爱牙日。牙齿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天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之前都必须刷牙,这样能将口腔及牙齿上面的食物碎渣、软白污物和牙菌斑消除。
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制备。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流程图为石灰石生石灰石灰水碳酸钙
(1)上述流程中涉及的无机反应类型有    。
(2)写出上述流程中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3)石灰水属于    (填分散系的种类);分散质是     。
(4)请你仍然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并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
(5)仍以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两种制备CaCl2的实验方案,并用流程图形式表示出来        。
参考答案:
【基础】
1.D
2.B
3.A
4.D
5.B
6.A
7.D
8.A
9.B
10.B
11.C
12.C
13.
(1)AB 
(2)用可见光照射后,观察是否有丁达尔效应,若有则为胶体
(3)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棕黄色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提升】
1.C
2.C
3.B
4.C
5.D
6.D
7.D
8.C
9.D
10.A
11.B
12.BC
13.
(1)Fe+CuSO4FeSO4+Cu(答案合理即可)
(2)HR+NaHCO3CO2↑+H2O+NaR ①
(3)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或FeO·Fe2O3+8HClFeCl2+2FeCl3+4H2O)
14.
(1)A C B D
(2)①FeCl3 ②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物质,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 ③出现红褐色沉淀
(3)都不
15.
(1)Ⅰ H2SO4溶液
(2)NaOH溶液 Cu(NO3)2+2NaOH2NaNO3+Cu(OH)2↓、H2SO4+2NaOHNa2SO4+2H2O、MgCl2+2NaOHMg(OH)2↓+2NaCl
【创优】
1.
(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并且均含有氧元素
(2)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2CO+2NON2+2CO2 15∶22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
(1)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2)①CaCO3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3)溶液 Ca(OH)2
(4)石灰石CaCl2碳酸钙(或石灰石生石灰碳酸钙或石灰石生石灰氯化钙碳酸钙等其他合理答案)
(5)石灰石生石灰氯化钙;
石灰石氯化钙(或其他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