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分层训练
【基础】
1.下图是1 mol水由0 ℃转化成100 ℃水蒸气时体积的变化。
由图分析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
B.相同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体积
C.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有的体积均相同
D.等质量的H2,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所占体积越大
2.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浓度为0.4 mol·L-1,S的浓度为0.7 mol·L-1,则该溶液中K+的浓度为( )
A.0.1 mol·L-1 B.0.15 mol·L-1
C.0.2 mol·L-1 D.0.25 mol·L-1
3.氯化钡可用于测定硫酸盐和硒酸盐等。下列操作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可能偏低的有( )
A.将砝码放在左盘上,BaCl2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未加水至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NO和C2H4(气体)体积相同
B.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H2和CO2的原子数之比为2∶3
D.同温同体积的气体,若物质的量相同则压强相同
5.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①Cl2、②H2、③N2、④CO2、⑤O2,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④①⑤
C.①④⑤②③ D.②③⑤④①
6.下列情况中,气体分子数不一定相同的是( )
A.相同体积的CO和CO2
B.同温同压下1L CO和1L CO2
C.常温常压下1g CO和1g N2
D.在0 ℃时,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H2
7.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氢分子。1 mol H3和1 mol H2具有相同的( )
A.分子数 B.原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8.某气体物质的质量为6.4 g,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64 B.32 C.96 D.124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氢约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氢
B.1 mol CaCl2含有1 mol Cl-
C.1 mol电子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
D.1 mol H2O含有1 mol H2和1 mol O
10.下列物质所含原子数与0.2 mol H3PO4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的是( )
A.0.4 mol H2O2 B.0.2 mol H2SO4
C.0.5 mol HCl D.0.3 mol HNO3
11.对1 mol 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
B.含有6.02×2×1023个氢元素
C.质量为18 g
D.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之比为2∶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 g O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B.22.4 L N2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气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
D.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
B.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NA个CCl4分子
C.22.4 L Cl2中含有NA个Cl2分子
D.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0.1NA个氧原子
14.已知0.25 mol甲烷(分子式为CH4)中所含原子数为a,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 mol-1 B.4a mol-1
C.a mol-1 D.a mol-1
15.只给出表中甲和乙对应的量,不能用来求物质的量的是( )
选项 甲 乙
A 物质的微粒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
B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
C 固体体积 固体密度
D 非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摩尔质量
1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73 ℃、1.01×105 Pa时,1 mol气体体积小于22.4 L
B.1 mol H2的体积为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以任何比例混合的CO和CO2的混合物22.4 L,所含的分子数为NA
D.11.2 L氢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17.将4 g氢氧化钠溶解在10 mL水中,再稀释成1 L,从中取出10 mL,这10 mL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1 mol·L-1 B.0.1 mol·L-1
C.0.01 mol·L-1 D.10 mol·L-1
18.某实验需1 mol·L-1 NaOH 溶液 90 mL,配制该NaOH 溶液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 3.6 g 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使用前先检漏,再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C.操作①时,若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D.上述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⑥①⑤
19.对1 mol·L-1的Na2SO4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1 mol Na2SO4
B.1 L溶液中含有142 g Na2SO4
C.1 mol Na2SO4溶于1 L水
D.从1 L该溶液中取出500 mL以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1
20.下列有关容量瓶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容量瓶不能用作长期贮存试剂的容器,但是当溶液配制完后,可以用来存放配制的试剂
B.用500 mL的容量瓶可以直接配制480 mL溶液
C.容量瓶不可以用来溶解固体,但是可以用来稀释浓的溶液
D.容量瓶不可以用来加热,但是锥形瓶可以用来加热
21.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含有的质量。
(1)已知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NH3的摩尔质量为 。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a g某气体中含分子数为b,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 g,则铁的摩尔质量为 。
22.(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2和CO,它们的分子数之比为 ,原子数之比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密度之比为 。
(2)若1 g CO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23.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1的NaOH溶液500 mL,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
b.用蒸馏水洗涤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
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要摇匀
e.用500 mL的容量瓶可以直接配制480 mL溶液
f.当用容量瓶配制完溶液后,可用容量瓶存放配制的试剂
(2)请补充完整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NaOH固体 g;
③溶解;
④冷却并移液;
⑤洗涤并转移;
⑥ ;
⑦摇匀。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量筒、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 、 。
(4)上述实验操作②③都要用到小烧杯,其作用分别是 和 。
(5)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请写出:
① ;
② 。
【提升】
1.取100 mL 0.3 mol·L-1的硫酸溶液和2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溶液混合后加水稀释至400 mL,该混合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1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2.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 L,质量为20 g。此混合气体中C和O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3.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后的质量为116 g,若充满CO2后的质量为122 g,现充满某气体后的质量为114 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8 B.60 C.32 D.44
4.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A. L B. L
C. L D. L
5.铁元素有多种价态,将14.4 g 草酸亚铁(FeC2O4)与空气隔绝加热分解,最终得到7.2 g 铁的氧化物,则该铁的氧化物是( )
A.FeO B.Fe2O3
C.Fe3O4 D.FeO和Fe3O4
6.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约为( )
A.0.37 mol B.0.63 mol C.0.74 mol D.1.5 mol
7.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甲烷;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硫化氢;④0.2 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相关量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积:④<①<②<③
B.密度:①<④<③<②
C.质量:④<①<③<②
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
8.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为1∶1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O2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23 g钠与O2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2NA
C.标准状况下,18 g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CO2含NA个CO2分子
10.用NaOH固体配制25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①托盘天平 ②量筒 ③烧杯 ④玻璃棒 ⑤漏斗 ⑥500 mL容量瓶
⑦药匙 ⑧胶头滴管 ⑨蒸发皿 ⑩250 mL容量瓶
A.①③④⑤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⑥⑧⑨
C.①②③④⑦⑧⑩ D.①②③⑤⑦⑧⑨
11.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 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表明,在棱长为1×10-7 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于( )
A.32 B.65 C.120 D.150
12.V L Fe2(SO4)3溶液中含Fe3+m g,则溶液中S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mol·L-1
C. mol·L-1 D. mol·L-1
13.臭氧,化学式为O3,又称三原子氧、超氧,因其类似鱼腥味的臭味而得名,在常温下可以自行还原为氧气。比重比O2大,易溶于水,易分解。臭氧可作为氧化剂,产物无污染。关于O2与O3气体,下列比值一定为2∶3的是( )
A.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相同,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
B.若温度及压强相同,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
C.若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质子数之比
D.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
14.与3.2 g 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质量为( )
A.6.4 g B.3.2 g C.4.6 g D.3.0 g
15.当O2、SO2、SO3的质量比为2∶4∶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4∶5 B.1∶2∶3
C.1∶1∶1 D.2∶2∶3
16.(双选)下列有关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B.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2∶1
C.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3∶2
D.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17.(双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N2和6.02×1023个H2的质量比等于14∶1
C.1 mol O3和1.5 mol O2含有氧原子数目之比为3∶2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是28 g
18.(双选)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并加水至刻度线
19.(1)0.3 mol 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约与 个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2)含0.4 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的物质的量是 。
(3)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 。
(4)1.204×1022个CO2分子,含O的质量为 。
20.实验室用密度为1.18 g· mL-1,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50 mL 0.2 mol·L-1的盐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 mL 0.2 mol·L-1的盐酸溶液
应量取浓盐酸体积/mL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除量筒、容量瓶、烧杯外还需的其他仪器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 mL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 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若没有进行A操作 ;
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C)不慎将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
21.在0.2 L由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 mol,含溶质MgCl2的质量为
g。
(2)该混合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为 mol,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 L,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2.(1)质量之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个数之比为 ,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 。
(2)标准状况下,1.7 g NH3的体积为 L,它与标准状况下 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3)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3.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Y2(液)+3O2(气)XO2(气)+2YO2(气)。
测得生成物的总体积为672 mL,密度为2.56 g·L-1(标准状况)。则:
(1)反应前O2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为 。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16,则X、Y分别为 、 。
【创优】
1.某校在国际禁毒日的宣传板报有这样一则内容:“摇头丸”是一种人工合成毒品,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会严重破坏人体的中枢神经,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上瘾后难以戒断。合成“摇头丸”的一种重要物质为苯丙胺。
分子式:C9H13N
(1)“苯丙胺”的摩尔质量为 。
(2)0.5 mol苯丙胺中约含有 个氢原子。
(3)270 g苯丙胺的物质的量是 ,其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 。
(4)苯丙胺中碳、氢、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
2.煤炭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多少与氧气是否充足有关。氧气充足时产生二氧化碳较多,产生一氧化碳较少;氧气不充足时产生二氧化碳较少,产生一氧化碳较多,氧气越不充足产生的一氧化碳越多。现有煤燃烧产生的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
(2)该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将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电子总数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③标准状况下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为 L。
3.某“84”消毒液部分标签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净含量:500 mL 密度:1.19 g·cm-3
主要成分:25%NaClO(NaClO的摩尔质量为74.5 g·mol-1)
注意事项: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变质
(1)NaClO变质的反应属于 (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2)计算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某实验需用480 mL 2.0 mol·L-1NaClO的消毒液,现用NaClO固体配制。
a.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的固体质量为 g。
b.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移液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4)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B.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
C.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就直接使用
参考答案:
【基础】
1.C
2.C
3.A
4.A
5.D
6.A
7.A
8.A
9.C
10.A
11.C
12.D
13.D
14.D
15.C
16.C
17.B
18.D
19.B
20.D
21.
(1)17 g·mol-1
(2) g·mol-1 (3)bNA g·mol-1
22.
(1)1∶1 3∶2 1∶1 11∶7 11∶7 (2) mol-1
23.
(1)ad (2)②20.0 ⑥定容
(3)5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4)用烧杯称量NaOH固体,防止NaOH腐蚀天平的托盘 用烧杯做溶解用的容器
(5)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②应选用500 mL的容量瓶
【提升】
1.B
2.A
3.A
4.A
5.A
6.D
7.A
8.D
9.C
10.C
11.D
12.B
13.B
14.D
15.C
16.BC
17.CD
18.BD
19.
(1)1.806×1023 (2)0.6 mol (3)106 g·mol-1 (4)0.64 g
20.
(1)4.2 250 玻璃棒、胶头滴管
(2)B、C、A、F、E、D
(3)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4)偏低 偏低 偏高
(5)宣告实验失败,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21.
(1)0.2 9.5 (2)0.1 0.1
22.
(1)5∶5∶4 10∶5∶4 5∶5∶4
(2)2.24 3.36
(3)64 g·mol-1 32
23.
(1)672 (2)76 g·mol-1 (3)C S
【创优】
1.
(1)135 g·mol-1 (2)3.913×1024
(3)2 mol 216 g (4)9∶13∶1 108∶13∶14
2.
(1)36 g·mol-1 (2)0.4NA
(3)①28 g·mol-1 ②2.8NA ③4.48
3.
(1)非氧化还原反应 (2)4.0
(3)74.5 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4)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