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21女娲造人-袁珂(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21女娲造人-袁珂(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21:43:30

文档简介

专题21女娲造人-袁珂
知识讲解
1.文学常识
(1)《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是袁珂。
(2)神话是关于神或英雄人物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书中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的片断,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水、后羿射日。
2.故事背景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3.理解词义
(1)澄澈:清澈透明。
(2)灵敏: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
(3)绵延: 延续不断。
(4)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5)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6)兴高采烈: 形容兴致高,情绪热烈。
(7)神通广大:泛指本领极大。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8)疲倦不堪:非常疲乏,不能坚持下去。
4.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写天地开辟后世间因没有人类显得荒凉寂寞。
第二部分(第2—18段):写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娲(wō)   寂寞(mò) 蓬勃(péng)莽莽(máng)
B.澄澈(dèng)崛起(jué)掺和(cān)揉团(róu)
C.气概(kài)幽光(yōu)藤条(téng)不堪(kān)
D.溅落(jiàn)挥洒(sǎ)泥潭(tán)省事(shěng)
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对于一班见义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B.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C.她觉得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机蓬勃起来才好。
D.无论想象多么怪诞、离奇,只要适合表达特定的情思,在诗中都是荣许的。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草木丛生的样子。)
B.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极其高明的本领。)
C.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清澈透明)
D.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不知疲倦)
4.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相仿:大致相同,相差不多
B.盘古开辟了天地。开辟:建立,创立
C.捏累了,就索性用树枝蘸满泥巴在地上甩来甩去。索性:干脆
D.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繁衍子孙。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判断这项新发明的综合运用能力上,他显示出非凡的眼力和判断力。
B.建设者不畏艰险,神通广大地完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施工,在桥梁建筑领域创造了奇迹。
C.看到老朋友来了,本来一脸沮丧的老张马上眉开眼笑,兴奋地迎了上去。
D.正在大家灰心绝望的时刻,他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读准多音字。
省:
①省事   
②反省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欣赏如图两幅神话故事图,请你根据画面内容写出相应的神话故事名。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8.阅读选文,完成习题。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①废,九州②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③而不灭,水浩洋④而不息。猛兽食颛民⑤,鸷鸟⑥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注释】①四极:天的四边。远古时人们错误地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柱子支撑着。②九州:泛指中国的土地。③爁焱( làn yàn ):大火燃烧的样子。焱,火花。④浩洋:水势浩大。⑤颛( zhuān)民:善良的人民。⑥鸷( zhì)鸟:凶猛的大鸟。
(1)面对险恶的生存环境,女娲做了些什么?用原文回答。
(2)女娲补天的故事反映了人类祖先怎样的特征?
(3)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一僧一道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这个故事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这块石头后来变成了一块美玉,为书中人物  所佩戴。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9.《女娲造人》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六.作文(共1小题)
10.微作文。
从女娲造人这个神话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150字左右)专题21女娲造人-袁珂
知识讲解
1.文学常识
(1)《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是袁珂。
(2)神话是关于神或英雄人物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书中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的片断,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水、后羿射日。
2.故事背景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3.理解词义
(1)澄澈:清澈透明。
(2)灵敏: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
(3)绵延: 延续不断。
(4)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5)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6)兴高采烈: 形容兴致高,情绪热烈。
(7)神通广大:泛指本领极大。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8)疲倦不堪:非常疲乏,不能坚持下去。
4.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写天地开辟后世间因没有人类显得荒凉寂寞。
第二部分(第2—18段):写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娲(wō)   寂寞(mò) 蓬勃(péng)莽莽(máng)
B.澄澈(dèng)崛起(jué)掺和(cān)揉团(róu)
C.气概(kài)幽光(yōu)藤条(téng)不堪(kān)
D.溅落(jiàn)挥洒(sǎ)泥潭(tán)省事(shěng)
【分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解答】A有误。“女娲”的准确读音“nǚ wā”,“莽莽”的准确读音“mǎng mǎng”。
B有误。“澄澈”的读音是“chéng chè”,“掺和”的准确读音“chān huo”。
C有误。“气概”的准确读音“qì gài”,注意“藤条”的读音。
D准确。注意“向午”“抽噎”的读音。
故选:D。
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对于一班见义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B.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C.她觉得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机蓬勃起来才好。
D.无论想象多么怪诞、离奇,只要适合表达特定的情思,在诗中都是荣许的。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做好积累。字形的积累尤其要注意同音字,又要注意形似字。
【解答】A.有误,“见义思迁”的“义”写作“异”。
B.正确。
C.有误,“生机蓬勃”的“机”写作“生气蓬勃”。
D.有误,“荣许”的“荣许”写作“容许”。
故选:B。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草木丛生的样子。)
B.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极其高明的本领。)
C.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清澈透明)
D.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不知疲倦)
【分析】本题考查字词的释义,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理解。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故选:D。
4.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相仿:大致相同,相差不多
B.盘古开辟了天地。开辟:建立,创立
C.捏累了,就索性用树枝蘸满泥巴在地上甩来甩去。索性:干脆
D.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繁衍子孙。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意义的辨析。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这里的“开辟”指宇宙的开始。
故选:B。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判断这项新发明的综合运用能力上,他显示出非凡的眼力和判断力。
B.建设者不畏艰险,神通广大地完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施工,在桥梁建筑领域创造了奇迹。
C.看到老朋友来了,本来一脸沮丧的老张马上眉开眼笑,兴奋地迎了上去。
D.正在大家灰心绝望的时刻,他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解答】ACD.正确;
B.有误,神通广大:原指神仙法力无所不能。现比喻办法多,本领高强。改成是形容个人能力强,使用用于此处不恰当。
故选:B。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读准多音字。
省:
①省事  shěng 
②反省  xǐng 
【分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掌握。首先注意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字词,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遇到不确定的字音,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来读,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答案:
①shěng ②xǐng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欣赏如图两幅神话故事图,请你根据画面内容写出相应的神话故事名。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观察这两幅图画可知,第一幅图说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第二幅图说的是盘古开天的故事。
【解答】答案:
(1)女娲造人
(2)盘古开天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8.阅读选文,完成习题。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①废,九州②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③而不灭,水浩洋④而不息。猛兽食颛民⑤,鸷鸟⑥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注释】①四极:天的四边。远古时人们错误地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柱子支撑着。②九州:泛指中国的土地。③爁焱( làn yàn ):大火燃烧的样子。焱,火花。④浩洋:水势浩大。⑤颛( zhuān)民:善良的人民。⑥鸷( zhì)鸟:凶猛的大鸟。
(1)面对险恶的生存环境,女娲做了些什么?用原文回答。
(2)女娲补天的故事反映了人类祖先怎样的特征?
(3)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一僧一道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这个故事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红楼梦》 。这块石头后来变成了一块美玉,为书中人物 贾宝玉 所佩戴。
【分析】参考译文:
久远的古代,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倒了,大地裂开。天不能全面地覆盖(大地),地不能周全地容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熄灭,洪水泛滥成灾而不停止;猛兽吃善良的百姓,猛禽抓取老人和小孩。在这个时候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巨龟的脚来撑起天的四方,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国,用芦灰来堵塞洪水。天空补好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干了,中国大地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死了,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从“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能看出,女娲具有善良慈爱之心不忍人们受到灾难,而勇敢的改造天地,具有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这个故事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这块石头后来变成了一块美玉,为书中人物贾宝玉所佩戴。
答案:
(1)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2)善良慈爱,有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3)《红楼梦》贾宝玉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9.《女娲造人》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
【解答】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首先要明确“神性”是神灵所具有的个性,如:一天变化七十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等等。“人性”是人所具有的喜怒哀乐等个性。如:具有像“人”一样的心理、情感、活动等。具体表现在: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等等。女娲的“人性”还体现在“人”落地后开口叫女娲“妈妈”,女娲十分高兴;女娲给孩子命名,孩子欢呼跳跃,女娲的心里产生“爱”的情感。
答案:“神性”表现在:一天变化七十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等等。 女娲的“人性”体现在:具有像“人”一样的心理、情感、活动等。具体表现在: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等等。女娲的“人性”还体现在“人”落地后开口叫女娲“妈妈”,女娲十分高兴;女娲给孩子命名,孩子欢呼跳跃,女娲的心里产生“爱”的情感。
六.作文(共1小题)
10.微作文。
从女娲造人这个神话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150字左右)
【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启示。首先明确《女娲造人》深化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总结性语句谈出自己的阅读启示即可。
【解答】女娲造人由来: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她是古老相传的大母神。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古神。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答案示例:
做事讲究方法,坚持就是胜利。不要因为重复的次数多了,人就懈怠了。女娲造人是根据自己的形象造的,这说明连女娲都避免不了固定思维的习惯,然而女娲是人首蛇身的,但造的人却不是,这说明女娲也有创新的精神。都是说人生命的可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