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狼-蒲松龄
知识讲解
1.文学常识
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特殊字词
(1)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
(2)古今异义:
①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③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今为耳朵。
(3)词语活用:
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②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③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4)一词多义:
①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意暇甚:神情。②敌: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盖以诱敌:敌方。③前:狼不敢前:向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3.内容理解
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整理故事情节。
答:第一自然段:开端:遇狼第二、三自然段是:发展:惧狼;御狼。第四自然段是:高潮和结局:杀狼。
4.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两只狡诈的狼想要吃掉屠夫,但最终双双被屠夫毙命的故事,讽喻像狼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困窘(jǐng)苫蔽(shàn)尻尾(kāo)
B.狡黠(xiá)缀行(zhuì)积薪(xīn)
C.弛担(chí)眈眈(dān)目似瞑(míng)
D.假寐(mèi)禽兽(qín)少时(shǎo)
【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古代汉语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多音字可以根据意项判断读音。
【解答】答案
A.“困窘(jǐng)”读音应为“jiǒng”;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都是名词的一组是( )
A.学校理想处所飞机
B.跑步时间孩子父亲
C.道理学习阳光海洋
D.春天善良南面苹果
【分析】本题考查名词的辨析。名词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多数汉语中名词有和数词、量词组合的功能,而一般不同副词组合,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解答】A.都是名词。
B.“跑步”是动词。
C.“学习”是动词。
D.“善良”是形容词。
故选:A。
3.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
C.她低着头,一声不响,恼火地盯着笑得瞻前顾后的同桌。
D.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瞻前顾后”意思是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本句用来形容笑的情态不恰当,可用“前仰后合”。
故选:C。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排比)
B.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比喻)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设问)
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运用,它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写文章过程中要注意恰当运用。
【解答】A、没有排比;
B、正确;
C、反问;
D、象征不是修辞手法。
故选:B。
5.对《狼》的写作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精练生动,细腻形象,叙述、议论平分秋色。
B.文章议论部分诙谐幽默,指出了狼固然狡黠,但人的智勇更胜一筹。
C.文章叙事部分主要借助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形象,展开情节。
D.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都交代得很清楚。
【分析】本题考查写作特点正误的判断。解答此题要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仔细地分析判断。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这篇文章的议论部分诙谐幽默,指出狼的狡黠,嘲笑其“顷刻两毙”的结局,间接赞扬屠户的勇敢机智。
故选:B。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读准多音字。
(1)中:①中间 zhōng ②中奖 zhòng
(2)少:①少时 shǎo ②少年 shào
【分析】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音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理解不同读音对应的不同意思。
【解答】答案:
(1)①zhōng②zhòng
(2)①shǎo②shào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下面是关于“狼”的一些处世之道,请仿照示例,在空缺的地方填写四字成语,概括狼的处世之道。
示例:授狼以渔:狼会教小狼生存能力,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
(1) 团结协作 :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2) 知己知彼 :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积累。要注意先理解成语后的有关描述,然后结合积累选用与之对应的成语。
【解答】(1)从“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可知,狼的群体意识非常强烈,懂得团结协作,发挥团体的力量,故填“团结协作”。
(2)从“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可知,狼对对手了如指掌,很少失误,可概括为“知己知彼”。
答案:
(1)团结协作
(2)知己知彼
四.默写(共1小题)
8.《狼》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目似瞑 , 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是 方欲行 , 转视积薪后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注意“瞑”的书写)
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9.在我们的知识积累中,如“豺狼当道、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成语,“狼”都象征着阴险、卑鄙、狡猾。但从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的角度看,你是怎样看待和评价“狼”的?假如你是课文《狼》中的屠户,你有什么妙计能避免这场悲剧的产生?
【分析】本题考查常识的积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的角度看”,这就要求我们抛开文学作品的内容影响,去公平公正的评价狼,指出其中自然生态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作用。然后再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想出避免悲剧的有效方法。如: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等。
【解答】答案:
从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的角度看,狼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食物链的高级段的一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果我是文中的屠户,想避免这场悲剧的产生,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避免单独在狼出没的地方行动;②避免在夜间出现在有狼出没的地方(狼一般夜间捕食);③避免随身携带鲜生肉。
六.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声“喵喵”
黄咏梅
①小黑弟弟目测不到一岁。遇到他的时候,肚皮瘦得像刀片,通体黑毛都遮盖不住一身骨架,如果不是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他看起来有点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在我们单元楼下徘徊,而且不怕人,懂得朝人喵喵,释放出与人社交的信号。
②小黑占据了我们楼下的地盘,朝每个进出的人“喵喵”,以此获得善良的人的喂食。每天吃过晚饭,我用一次性纸碟装上猫粮,下楼如果没看到他,只要稍站片刻,朝着远处喊几声“小黑”,必能看到一条黑影,屁颠颠一路小跑过来,边跑边“喵喵”,发出因为跑动而发颤的欢叫。我不确定他是否知道“小黑”就是他,他应声而来,跑到跟前,先是用脑袋蹭我的腿,接着在地上打滚,朝我亮出他隐秘的肚皮。如果我故意逗他,不把食物放下,他就会双腿直立尽量站得高高的,用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我,萌态可掬,叫人不忍再捉弄他,乖乖将食物送上。放下小黑的食物,我会在小区散步消食,留他独自享受美食,走出好几步远,还能听到他咀嚼时发出嗷嗷的满足的声音,我的心情也随着生起岁月静好的满足。
③如此喂养有一个多月,眼见小黑的肚子慢慢圆润起来。有一天,把食盆放下,照常去散步,不到一百米,想起忘戴耳机,又折返回家。走到楼下,竟然目睹到一场战争。在小黑的食盆边,一只花脸猫,一只大黑猫,距离小黑不到一米的地方,发出此起彼伏的呜呜叫,叫声震天响。三猫对峙,小黑从小小的胸腔发出压抑的鸣叫,只坚持了一会儿,寡不敌众,仓皇逃窜。我赶过去,那两只猫见人即闪。食盆里还没吃到一半,我呆呆地站了一会儿。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在我转身看不见的地方,原来是一次次争食之战。我朝远处喊“小黑”,这次,等得久了一点,那条小黑影还是欢呼着回来了。
④此后,我喂小黑,都站在他身边为他赶走同族的现觊觎,以家长的身份撑腰,直到他咽光最后一口粮。但我万万没想到,这种做法给小黑带来的却是灾难。
⑤我们这个单元楼因为小黑的食盆成了猫族的战场,他们抢地盘,先是低声商量,互不妥协,然后高亢地威胁,继而大打出手。有人投诉我喂流浪猫,弄得猫犬不宁。我自知理亏,于是想了个新办法,将小黑引到远离单元楼的一个河涌边,那里没有住宅区,估计他的同族也不会在那里出没。
⑥没想到在河涌边吃过几次,又被那只每日盯梢的花脸猫跟过来了。她总是站在离我们不到五米远的地方,眼巴巴地看着,尝试亦步亦趋接近,出于一种护亲扶弱的人类本能,我竟然狠心地捍卫着小黑的食盆,从不容许花脸猫挨近半步。直到有一次,花脸猫看着大块朵颐的小黑,竟然朝我发出两声低低的“喵喵”,她叫得很陌生,似乎是在模拟小黑的叫声,眼中闪烁出一种软弱的、服膺的光。我不止一次看到过她朝小黑叫嚣的样子,毛发耸起,目露凶光,眼前的她跟那只母夜叉判若两猫。这叫声使我对她产生了歉疚。人总是容易被那些向自己低头甚至谄媚的姿态俘虏。动物从来没有这个法则,它们按照自己的天性攻击、争夺、死守,直到头破血流也不明白。
⑦那次之后,我打定主意,带上两个食盆,一只给小黑,一只给花脸猫。但是,我这个想法最终没有得到实现。我再也没看到过这两只猫。几天之后,我在楼下一块隐秘的石头上,找到了小黑弟弟。他死于一盘掺入了毒药的甜蜜诱惑,死于对人的信任和依赖,而不是同族的威胁。
⑧我自责过很多次,如果不是我为小黑弟弟养成的这种“习”与“惯”,就让他接受自己的宿命,像成千上万的流浪猫一样,觅食、争地盘,苟延残喘两三年,最终死于饥寒交迫,他会不会更快乐?如果是的话,那他朝我毫无保留地打滚、翻肚皮的那些时刻,是不是就不能称之为快乐?对于他来说,我是多么危险的存在。
⑨事实上,现在我走在路上,遇到一只惊慌避闪的流浪猫,我只敢用余光去追随,假如它朝我“喵喵”叫,我就会狠着心转身,逃得比它们还快。我怕自己那些垂手给出的善与爱,施予的不是简单的一饭一水,而是更多的伤害。我暗自发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下辈子当一块石头好了。然而,石头也有可能会遇见猫儿们的一次次弥留之际,那么,如果这真是一种宿命的话,我想,我转世的那块石头,一定会释放出自己最大的热量,温暖地拥抱它们。
(选自《文学报》2019﹣03﹣﹣07,有删改)
(1)阅读文章,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每处不超过10字)
小黑的境遇 作者的态度
瘦弱可怜,楼下徘徊 主动将食物送上
① 三猫对峙,寡不敌众 以家长身份撑腰
争抢地盘,大打出手 ② 捍卫小黑的食盆
③ 楼下石上,死于投毒 自责,躲避流浪猫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他应声而来,跑到跟前,先是用脑袋蹭我的腿,接着在地上打滚,朝我亮出他隐秘的肚皮。
②花脸猫看着大块朵颐的小黑,竟然朝我发出两声低低的“喵喵”,她叫得很陌生,似乎是在模拟小黑的叫声,眼中闪烁出一种软弱的光。
(3)文章没有交代花脸猫的下场和去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本文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分析】本文写流浪猫小黑楼下徘徊,“我”主动将食物送上;三猫对峙,小黑寡不敌众时,“我”以家长身份撑腰;众猫争抢地盘,大打出手时,“我”捍卫小黑的食盆;最后小黑死于投毒,“我”深感自责,思考人类的呵护对流浪动物而言是福是祸,并从此躲避流浪猫。
【解答】(1)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此题可根据提示确定相关段落,再提取关键语句进行概括,概括时要仿照已有的句子形式。第①题可根据第③段“三猫对峙,小黑从小小的胸腔发出压抑的鸣叫,只坚持了一会儿,寡不敌众,仓皇逃窜”概括为:三猫对峙,寡不敌众。第②题可根据第⑥段“出于一种护亲扶弱的人类本能,我竟然狠心地捍卫着小黑的食盆,从不容许花脸猫挨近半步”概括为:捍卫小黑的食盆。第③题可根据“几天之后,我在楼下一块隐秘的石头上,找到了小黑弟弟。他死于一盘掺入了毒药的甜蜜诱惑”概括为:楼下石上,死于投毒。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描写角度入手。第①题,“应声而来,跑到跟前”“蹭我的腿”“在地上打滚”是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小黑与“我”亲昵的动作,表现了小黑对“我”的信任和依赖,情节发展上为下文“我”以家长身份为他撑腰、捍卫食盆等情节作铺垫。第②题,“看着大快朵颐的小黑”“发出两声低低的‘喵喵’”是动作描写,“眼中闪烁出一种软弱的光”是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花脸猫模仿小黑的叫声,想得到“我”怜爱的样子,情节发展上为下文“我”计划带两个食盆的想法作铺垫。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要从文章留白的角度考虑,写作中的留白,能给读者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这里不交代花脸猫的下场和去向,能引发读者的思考,进而思考人类的呵护行为到底给流浪猫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同时,不交代其下场和去向,也可能是作者此后再没有遇到花脸猫,并且花脸猫的去向与表达文章主旨关系不大。
(4)本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标题通常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点明文章主旨、作为行文线索、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等作用。本文以猫的叫声作为标题,具体、生动、形象,能吸引阅读兴趣,巧妙地交代了文章叙写的对象是猫。“喵喵”贯穿全文,如“朝每个进出的人‘喵喵’”“边跑边‘喵喵’”“竟然朝我发出两声低低的‘喵喵’”“假如它朝我‘喵喵’叫”等语句,可见,标题是行文线索。
答案:
(1)①三猫对峙,寡不敌众②捍卫小黑的食盆③楼下石上,死于投毒
(2)①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小黑与“我”亲昵的动作,表现了小黑对“我”的信任和依赖,情节发展上为下文“我”以家长身份为他撑腰、捍卫食盆等情节作铺垫。
②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花脸猫模仿小黑的叫声,想得到“我”怜爱的样子,引出下文“我”计划带两个食盆的想法。
(3)①运用留白手法,给读者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对人类的呵护对流浪动物而言到底是福是祸引发思考;②可能此后再没有遇到花脸猫,因而没有交代其下场;③花脸猫的下场和去向与表达文章主旨关系不大。
(4)“喵喵”是拟声词,以猫的叫声作为标题,生动形象,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巧妙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标题是行文线索。
七.作文(共1小题)
11.展开想象,把《狼》改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白话故事。
【分析】本题是文章改写。要求把《狼》改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白话故事。注意在忠实于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联想和想象,让故事情节更完整、更生动。改写的关键是增加对人物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描写,还要有适当的环境描写,以使故事情节更加丰富、曲折、引人。
【解答】
狼
在一个月淡风高的晚上,一片荒无人烟的田野中,一个高大的身影在缓缓地移动。原来是一位屠户挑着担子,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屠户今天的生意特别好,肉全都卖完了,担子里只有一些卖剩下的骨头。他高兴极了,一边哼着小曲,“今儿个真高兴”,一边盘算着用这剩下的骨头熬上一锅汤,美美地喝上一顿,然后甜甜地睡一个安稳觉。
走着走着,屠户突然听到了响动。他回头一看,哎呀,狼,两只狼在尾随着他。顿时,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提了起来。屠户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希望能甩掉两只狼。可是,两只狼一直跟着他,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非常害怕。心想,离家还有很远的路,照这样走下去,还不让狼撵上来给我吃了,怎么办是好啊?对了,担子里不是还有些骨头么,让它们吃骨头,两只狼争一根骨头,就顾不上追我了。于是,屠户拿起一根骨头扔了过去,嘴里嘟囔着:“抢骨头,别追我。”屠户的心放松了许多,为自己的高明感到高兴。可是他惊奇地发现,有一只狼在啃骨头,另一只狼并没有去抢骨头,而是仍然跟着他。屠户赶紧又拿出一块骨头扔了过去。这只狼停了下来,美美地吃着。可是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好像没有吃够,又跟了上来。他就又扔过去一根骨头。
扔了一会儿,他就怎么也摸不到骨头了,原来是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不依不饶地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
屠户非常着急,连连叫苦:“两只狼要是一前一后攻击我,我可怎么办啊?想不到我竟然命丧狼口。老天啊,救救我吧!”
屠户跑着跑着,忽然看见田野中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里有一个柴草堆。他高兴地飞奔了过去,背靠柴草堆,放下担子,拿起锃亮发光的屠刀,准备迎接一场惊天动魄的人狼大战。狼没有进攻,只是瞪着眼看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似乎不耐烦,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又过了一会儿,前面这只狼似乎闭上了眼睛,神情悠闲得很。屠户心想:“趁它不防备,另一只狼也没在这,赶紧行动,杀死它,我好回家。”于是,屠户突然跳了起来,用屠刀猛砍狼的脑袋,连砍几刀,砍死了它。
屠户大功告成,刚要走,猛然一转身,看见另外一只狼正在柴草堆后面打洞,身子已经进入了一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在外面。屠户来不及多想,赶紧拿起屠刀,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这时,屠户恍然大悟,原来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是用来迷惑自己的。“狼的这点小聪明全用在这里了。你再狡猾,也比不上人的智慧,也逃不掉灭亡的命运。”屠户心想,“嘿!今天杀死两只狼,也可以卖些钱。真是意外收获啊!”想着,屠户把狼绑在担子上,一头一个,就像挑水一样,挑着两只狼。
“咱们老百姓啊,今个儿真高兴……”屠户哼着小曲,挑着担子,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微风习习地吹着,星星眨着眼睛,月光柔柔地洒在大地上……专题18狼-蒲松龄
知识讲解
1.文学常识
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特殊字词
(1)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
(2)古今异义:
①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③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今为耳朵。
(3)词语活用:
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②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③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4)一词多义:
①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意暇甚:神情。②敌: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盖以诱敌:敌方。③前:狼不敢前:向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3.内容理解
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整理故事情节。
答:第一自然段:开端:遇狼第二、三自然段是:发展:惧狼;御狼。第四自然段是:高潮和结局:杀狼。
4.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两只狡诈的狼想要吃掉屠夫,但最终双双被屠夫毙命的故事,讽喻像狼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困窘(jǐng)苫蔽(shàn)尻尾(kāo)
B.狡黠(xiá)缀行(zhuì)积薪(xīn)
C.弛担(chí)眈眈(dān)目似瞑(míng)
D.假寐(mèi)禽兽(qín)少时(shǎo)
2.下列词语中都是名词的一组是( )
A.学校理想处所飞机
B.跑步时间孩子父亲
C.道理学习阳光海洋
D.春天善良南面苹果
3.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
C.她低着头,一声不响,恼火地盯着笑得瞻前顾后的同桌。
D.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排比)
B.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比喻)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设问)
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
5.对《狼》的写作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精练生动,细腻形象,叙述、议论平分秋色。
B.文章议论部分诙谐幽默,指出了狼固然狡黠,但人的智勇更胜一筹。
C.文章叙事部分主要借助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形象,展开情节。
D.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都交代得很清楚。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读准多音字。
(1)中:①中间 ②中奖
(2)少:①少时 ②少年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下面是关于“狼”的一些处世之道,请仿照示例,在空缺的地方填写四字成语,概括狼的处世之道。
示例:授狼以渔:狼会教小狼生存能力,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
(1) :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2) :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四.默写(共1小题)
8.《狼》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 , ;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是 , 。
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9.在我们的知识积累中,如“豺狼当道、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成语,“狼”都象征着阴险、卑鄙、狡猾。但从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的角度看,你是怎样看待和评价“狼”的?假如你是课文《狼》中的屠户,你有什么妙计能避免这场悲剧的产生?
六.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声“喵喵”
黄咏梅
①小黑弟弟目测不到一岁。遇到他的时候,肚皮瘦得像刀片,通体黑毛都遮盖不住一身骨架,如果不是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他看起来有点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在我们单元楼下徘徊,而且不怕人,懂得朝人喵喵,释放出与人社交的信号。
②小黑占据了我们楼下的地盘,朝每个进出的人“喵喵”,以此获得善良的人的喂食。每天吃过晚饭,我用一次性纸碟装上猫粮,下楼如果没看到他,只要稍站片刻,朝着远处喊几声“小黑”,必能看到一条黑影,屁颠颠一路小跑过来,边跑边“喵喵”,发出因为跑动而发颤的欢叫。我不确定他是否知道“小黑”就是他,他应声而来,跑到跟前,先是用脑袋蹭我的腿,接着在地上打滚,朝我亮出他隐秘的肚皮。如果我故意逗他,不把食物放下,他就会双腿直立尽量站得高高的,用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我,萌态可掬,叫人不忍再捉弄他,乖乖将食物送上。放下小黑的食物,我会在小区散步消食,留他独自享受美食,走出好几步远,还能听到他咀嚼时发出嗷嗷的满足的声音,我的心情也随着生起岁月静好的满足。
③如此喂养有一个多月,眼见小黑的肚子慢慢圆润起来。有一天,把食盆放下,照常去散步,不到一百米,想起忘戴耳机,又折返回家。走到楼下,竟然目睹到一场战争。在小黑的食盆边,一只花脸猫,一只大黑猫,距离小黑不到一米的地方,发出此起彼伏的呜呜叫,叫声震天响。三猫对峙,小黑从小小的胸腔发出压抑的鸣叫,只坚持了一会儿,寡不敌众,仓皇逃窜。我赶过去,那两只猫见人即闪。食盆里还没吃到一半,我呆呆地站了一会儿。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在我转身看不见的地方,原来是一次次争食之战。我朝远处喊“小黑”,这次,等得久了一点,那条小黑影还是欢呼着回来了。
④此后,我喂小黑,都站在他身边为他赶走同族的现觊觎,以家长的身份撑腰,直到他咽光最后一口粮。但我万万没想到,这种做法给小黑带来的却是灾难。
⑤我们这个单元楼因为小黑的食盆成了猫族的战场,他们抢地盘,先是低声商量,互不妥协,然后高亢地威胁,继而大打出手。有人投诉我喂流浪猫,弄得猫犬不宁。我自知理亏,于是想了个新办法,将小黑引到远离单元楼的一个河涌边,那里没有住宅区,估计他的同族也不会在那里出没。
⑥没想到在河涌边吃过几次,又被那只每日盯梢的花脸猫跟过来了。她总是站在离我们不到五米远的地方,眼巴巴地看着,尝试亦步亦趋接近,出于一种护亲扶弱的人类本能,我竟然狠心地捍卫着小黑的食盆,从不容许花脸猫挨近半步。直到有一次,花脸猫看着大块朵颐的小黑,竟然朝我发出两声低低的“喵喵”,她叫得很陌生,似乎是在模拟小黑的叫声,眼中闪烁出一种软弱的、服膺的光。我不止一次看到过她朝小黑叫嚣的样子,毛发耸起,目露凶光,眼前的她跟那只母夜叉判若两猫。这叫声使我对她产生了歉疚。人总是容易被那些向自己低头甚至谄媚的姿态俘虏。动物从来没有这个法则,它们按照自己的天性攻击、争夺、死守,直到头破血流也不明白。
⑦那次之后,我打定主意,带上两个食盆,一只给小黑,一只给花脸猫。但是,我这个想法最终没有得到实现。我再也没看到过这两只猫。几天之后,我在楼下一块隐秘的石头上,找到了小黑弟弟。他死于一盘掺入了毒药的甜蜜诱惑,死于对人的信任和依赖,而不是同族的威胁。
⑧我自责过很多次,如果不是我为小黑弟弟养成的这种“习”与“惯”,就让他接受自己的宿命,像成千上万的流浪猫一样,觅食、争地盘,苟延残喘两三年,最终死于饥寒交迫,他会不会更快乐?如果是的话,那他朝我毫无保留地打滚、翻肚皮的那些时刻,是不是就不能称之为快乐?对于他来说,我是多么危险的存在。
⑨事实上,现在我走在路上,遇到一只惊慌避闪的流浪猫,我只敢用余光去追随,假如它朝我“喵喵”叫,我就会狠着心转身,逃得比它们还快。我怕自己那些垂手给出的善与爱,施予的不是简单的一饭一水,而是更多的伤害。我暗自发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下辈子当一块石头好了。然而,石头也有可能会遇见猫儿们的一次次弥留之际,那么,如果这真是一种宿命的话,我想,我转世的那块石头,一定会释放出自己最大的热量,温暖地拥抱它们。
(选自《文学报》2019﹣03﹣﹣07,有删改)
(1)阅读文章,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每处不超过10字)
小黑的境遇 作者的态度
瘦弱可怜,楼下徘徊 主动将食物送上
① 以家长身份撑腰
争抢地盘,大打出手 ②
③ 自责,躲避流浪猫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他应声而来,跑到跟前,先是用脑袋蹭我的腿,接着在地上打滚,朝我亮出他隐秘的肚皮。
②花脸猫看着大块朵颐的小黑,竟然朝我发出两声低低的“喵喵”,她叫得很陌生,似乎是在模拟小黑的叫声,眼中闪烁出一种软弱的光。
(3)文章没有交代花脸猫的下场和去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本文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七.作文(共1小题)
11.展开想象,把《狼》改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白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