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02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02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21:33:13

文档简介

专题02济南的冬天-老舍
知识讲解
1.作者与背景
老舍(1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挈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此文虽是节选,但能独立成篇,是一篇精湛的散文。
2.知识积累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设若:假如,如果。
安适:安静而舒适。
髻(jì):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
贮(zhù)蓄:存放,储藏。
澄(chéng)清:清澈见底。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这里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济南(jǐ) 11.暖和(huo) 12.着(zhuó)落  13.晒(shài)着  
看(kān)护妇 15.镶(xiāng)边 16.水藻(zǎo)
  
3.理解主旨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和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
4.理清结构
5.写作特色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点。
(1)文中用大量文字描写济南的冬景,处处流露出作者深深的赞美之情。
(2)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2.语言清新朴实,充分展示了作者散文的主要风格。
(1)不虚情,不矫饰,如拉家常。
(2)词语的选用非常讲究。
(3)运用大量的口语和儿化语。
6.把握重点
1.“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响晴”和“响亮”各是什么意思?“响”又作何解释?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响亮:本指声音大,本处为“十分的明亮”。由此可知,“响”在这两处有“十分”的意思。
2.“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既然说北边缺着点口儿,怎能说“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作者观察的角度是什么 这一句写出了什么 这一句交代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是强调小山几乎把济南团团围住了这个意思,虽然北边缺着点口儿,但从整体看,可以略去不计。作者观察的角度是俯瞰,这一句写了地理环境,这一句交代的内容是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
3.“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尖只是一个点,怎能说是“一道银边”呢?
因为上文已说过,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一个个积雪的山尖围成圈后,看上去就像镶了一道银边。
4.“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从整个句子的意思看,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受是什么?
济南的冬天不刮大风,真可算一个奇迹。
5.作者写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又写了济南的山和水,你认为这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因为济南周围有一圈小山,才听不到风声,才会温晴;因为温晴,所以山上只是积点小雪,水藻才那么绿,而且水面上还微微冒点热气。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jì)发髻(jì)镶上(xiāng)
B.着落(zhāo)幻想(huàn)暖和(huo)
C.贮蓄(zhù)宽敞(chǎng)澄清(chéng)
D.伦敦(dūn)刮风(guǎ)水藻(zǎo)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济南”的“济”应读作“jǐ”;
B.有误,“着落”的“着”应读作“zhuó”;
C.正确;
D.有误,“刮风”的“刮”应读作“guā”。
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慈善 肌肤 秀气 B.宽敞 伫蓄 澄清
C.空灵 地毯 响睛 D.奇迹 镶上 水澡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错误字的辨析。
【解答】A准确。
B有误。“伫蓄”的准确书写“贮蓄”,注意“宽敞”的书写。
C有误。“响睛”的准确书写“响晴”,注意“地毯”的准确书写。
D有误。“水澡”的准确书写“水藻”,
故选:A。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阳光和煦,不冷不热,气候温暖宜人)
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多情,到了冬天还充满春意)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照应前文“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出了山村和雪的神态)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与判断。解答此题,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并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解答】ACD.含义正确;
B.有误,“不忍得”将水人格化,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智慧,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 B.困境启发抚恤
C.困难启迪抚恤 D.困难启发抚慰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困境,指困难的境地,而非指特定的具体的“困难”,然后结合“身处”两字辨析恰当;启迪,开导、启发,开导其心,使其领悟的意思,前者符合语境;抚慰,抚恤、安慰的意思;抚恤,安抚、体恤的意思,前者符合语境。
故选:A。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叔叔秀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显得文质彬彬,英俊潇洒。
B.美好的小雪花呀,像只空灵潇洒的玉蝴蝶,摇动着薄翼,初降人世。
C.素有“神州之南最佳赏雪处”之称的南岳出现雾凇景观,令中外游客得意忘形。
D.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功课,谁还有闲情逸致去打台球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解答】ABD.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该成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
故选:C。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读准多音字。
(1)济南 jǐ 救济 jì 
(2)澄澈 chéng 澄沙 dèng 
【分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读音。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完成作答即可。
【解答】答案:
(1)jǐ jì
(2)chéng dèng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7.《繁星》和《春水》这两本诗集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在中外享有很高声誉。请认真阅读这两本诗集,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有关“冰心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BCDE 
A.是冰心独创的一种诗歌形式。
B.诗形短小,一般一至四行。
C.多用以抒发“爱的哲学”。
D.说理直露,诗意丰盈。
E.表达即时感兴。
(2)《繁星》和《春水》中多是歌颂自然、母爱、童真、人类之爱的隽丽晶莹小诗。我们生活中也有爱心、童真、数不清的快乐……请你在这两本诗集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
【分析】《繁星》和《春水》是中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诗集,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收录了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的164首诗。诗集包括了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部分。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的掌握。“冰心体”是对冰心散文的一种誉称,“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又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她还非常善于运用形容词重叠形式,语言活泼而意味深长。ABCDE各选项都正确。
故选:ABCDE。
(2)本题考查阅读体验的表达。解答此题,先从《繁星》和《春水》中选取一首诗歌,再结合诗歌内容谈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ABCDE
(2)示例:冰心在《成功的花》中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明艳”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然而”一转,告诉人们: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有奋斗的泪水滋润“她”,因为有牺牲的血雨浇灌“她”。“她”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浸透了无数的辛酸乃至痛苦。作者借“成功的花”告诉我们,成长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只有扬起自信的风帆,乘风破浪去迎接新的挑战,才能获取更大的成功。
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
8.刘敏与李欣对下面(甲)(乙)两处文字进行比较赏析,请你补全李欣的对话。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气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老舍《济南的冬天》
(乙)它不过在寒冷来临之前把生命掩盖起来,把绿意理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
冯骥才《秋天的音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赏析语句的能力。结合原句和理解作答。
【解答】本题考查文章赏析对比。从甲文的“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气越晴,水藻越绿”可看出,绿的特点是旺盛,张扬,表现出冬天的生机;从乙文的“它不过在寒冷来临之前把生命掩盖起来,把绿意理在地下”可看出,绿的特点是掩藏,体现秋天的隐忍。
答案:
前者的绿意是毫不保留的,绿得旺盛,表现出冬天的生趣;后者绿意是掩藏的,为下一个春天积蓄力量,体现秋天的隐忍。
五.默写(共1小题)
9.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③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④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⑤“ 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⑥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老舍《济南的冬天》)
⑦《三峡》一文中通过写日月来表现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 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写法)
②海纳百川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
④千里共婵娟
⑤一年之计在于春
⑥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⑦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注意“曦”的写法)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0.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 降职 
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就 
③就明而读 亮光 
④如是者十四年 这 
(2)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②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3)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分析】【参考译文】
张无垢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宝界寺。他住的房间有(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就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之久。等(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如今还在。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张无垢被贬官到横浦。谪:降职。
②句意:每天天将亮时,(他)就拿着书本站在窗下。辄:就。
③句意: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明:亮光。
④句意: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之久。是:这。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之,的。迹,痕迹。犹,还。句意: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如今还在。
②重点词:执,拿。立,站立。而,表修饰关系。句意:每天天将亮时,(他)就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
(3)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列举出名人勤奋学习的示例即可。如:李时珍、爱迪生、曹雪芹等人的事例。
答案:
(1)①降职;②就;③亮光;④这。
(2)①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如今还在。
②每天天将亮时,(他)就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
(3)示例:李时珍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和验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最终完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也是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曹雪芹花了十年时间,在北京西郊写《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
七.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1.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D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_____。
A.有欢快唱歌的小鸟,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有小鸟在欢快的歌唱
C.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有欢快唱歌的小鸟
D.有欢快唱歌的小鸟,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的能力。分析“色彩斑斓的金鱼”可知,这个短语是一个名词性短语,采用了定语+中心语的形式。同时“金鱼”为动物,所以空白处的第一个句子的中心语一定要是一个动物。据此分析可知,只有D项符合要求。
故选:D
【解答】答案:
D
八.作文(共1小题)
12.请结合你阅读《济南的冬天》时的收获,运用“虚实相生”的写作有的放矢针对练笔手法描写一处风景。100字左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读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按照要求来写风景,围绕一定的中心描绘画面,运用“虚实相生”的写作有的放矢针对练笔,100字左右。虚实相生,本是绘画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实,是指图画中勾画出的实物、实景以及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除了绘画之外,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同样可以运用到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那么,在文学作品中,什么是“虚”、什么是“实”呢?大体有以下几类: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回忆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正面描写为实,侧面描写为虚。解答此题时要先了解什么是“虚实相生”,然后有的放矢针对练笔,按要求作答即可。
【解答】参考答案:我的家乡是南方的一个小村落,村口有一条没膝深的小河,河水清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那一年十月我回到家乡,走到那条小河边时惊喜地发现,整个河面倒映着湛蓝的天空,仿佛河水也被染蓝了,银色的小鱼在河里窜来窜去,乍一看,鱼儿似乎在蓝天白云间杨游,快活无比!专题02济南的冬天-老舍
知识讲解
1.作者与背景
老舍(1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挈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此文虽是节选,但能独立成篇,是一篇精湛的散文。
2.知识积累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设若:假如,如果。
安适:安静而舒适。
髻(jì):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
贮(zhù)蓄:存放,储藏。
澄(chéng)清:清澈见底。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这里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济南(jǐ) 11.暖和(huo) 12.着(zhuó)落  13.晒(shài)着  
看(kān)护妇 15.镶(xiāng)边 16.水藻(zǎo)
  
3.理解主旨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和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
4.理清结构
5.写作特色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点。
(1)文中用大量文字描写济南的冬景,处处流露出作者深深的赞美之情。
(2)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2.语言清新朴实,充分展示了作者散文的主要风格。
(1)不虚情,不矫饰,如拉家常。
(2)词语的选用非常讲究。
(3)运用大量的口语和儿化语。
6.把握重点
1.“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响晴”和“响亮”各是什么意思?“响”又作何解释?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响亮:本指声音大,本处为“十分的明亮”。由此可知,“响”在这两处有“十分”的意思。
2.“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既然说北边缺着点口儿,怎能说“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作者观察的角度是什么 这一句写出了什么 这一句交代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是强调小山几乎把济南团团围住了这个意思,虽然北边缺着点口儿,但从整体看,可以略去不计。作者观察的角度是俯瞰,这一句写了地理环境,这一句交代的内容是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
3.“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尖只是一个点,怎能说是“一道银边”呢?
因为上文已说过,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一个个积雪的山尖围成圈后,看上去就像镶了一道银边。
4.“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从整个句子的意思看,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受是什么?
济南的冬天不刮大风,真可算一个奇迹。
5.作者写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又写了济南的山和水,你认为这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因为济南周围有一圈小山,才听不到风声,才会温晴;因为温晴,所以山上只是积点小雪,水藻才那么绿,而且水面上还微微冒点热气。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jì)发髻(jì)镶上(xiāng)
B.着落(zhāo)幻想(huàn)暖和(huo)
C.贮蓄(zhù)宽敞(chǎng)澄清(chéng)
D.伦敦(dūn)刮风(guǎ)水藻(zǎ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慈善 肌肤 秀气 B.宽敞 伫蓄 澄清
C.空灵 地毯 响睛 D.奇迹 镶上 水澡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阳光和煦,不冷不热,气候温暖宜人)
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多情,到了冬天还充满春意)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照应前文“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出了山村和雪的神态)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智慧,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 B.困境启发抚恤
C.困难启迪抚恤 D.困难启发抚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叔叔秀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显得文质彬彬,英俊潇洒。
B.美好的小雪花呀,像只空灵潇洒的玉蝴蝶,摇动着薄翼,初降人世。
C.素有“神州之南最佳赏雪处”之称的南岳出现雾凇景观,令中外游客得意忘形。
D.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功课,谁还有闲情逸致去打台球呢!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读准多音字。
(1)济南  救济  
(2)澄澈  澄沙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7.《繁星》和《春水》这两本诗集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在中外享有很高声誉。请认真阅读这两本诗集,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有关“冰心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是冰心独创的一种诗歌形式。
B.诗形短小,一般一至四行。
C.多用以抒发“爱的哲学”。
D.说理直露,诗意丰盈。
E.表达即时感兴。
(2)《繁星》和《春水》中多是歌颂自然、母爱、童真、人类之爱的隽丽晶莹小诗。我们生活中也有爱心、童真、数不清的快乐……请你在这两本诗集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
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
8.刘敏与李欣对下面(甲)(乙)两处文字进行比较赏析,请你补全李欣的对话。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气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老舍《济南的冬天》
(乙)它不过在寒冷来临之前把生命掩盖起来,把绿意理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
冯骥才《秋天的音乐》
五.默写(共1小题)
9.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  ,有容乃大。(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③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④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⑤“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⑥山尖全白了,  。(老舍《济南的冬天》)
⑦《三峡》一文中通过写日月来表现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  ,  。(郦道元《三峡》)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0.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  
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③就明而读  
④如是者十四年  
(2)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②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3)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七.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1.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_____。
A.有欢快唱歌的小鸟,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有小鸟在欢快的歌唱
C.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有欢快唱歌的小鸟
D.有欢快唱歌的小鸟,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八.作文(共1小题)
12.请结合你阅读《济南的冬天》时的收获,运用“虚实相生”的写作有的放矢针对练笔手法描写一处风景。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