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山东省历史中考试题汇编七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2021·山东省聊城市·历年真题)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
A. 房屋结构样式 B. 农作物的种类 C. 使用火的水平 D. 石器制作技术
(2021·山东省泰安市·历年真题)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
A. 禹传子,家天下 B. 西周分封制
C.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东汉光武中兴
(2021·山东省烟台市·历年真题)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一手史料( )
A. 元谋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2021·山东省日照市·历年真题)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了我国早期栽培的农作物遗存。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 粟 B. 黍 C. 玉米 D. 稻
(2021·山东省烟台市·历年真题)《中国政治制度论纲》中说:“从武王开始,经过周公到成王的时候,先后封邦建国共71个……周王的子弟、姻亲属、功臣勋将成为大大小小的诸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皇帝制 D. 郡县制
(2021·山东省济宁市·历年真题)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
A. 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 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 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2021·山东省日照市·历年真题)利簋铭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的记载;《尚书》中有“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等语。这说明历史史料( )
A. 能够相互印证 B. 难免自相矛盾 C. 经常难辨真假 D. 多为史学著作
(2021·山东省·历年真题)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选举制
(2021·山东省临沂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文物又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该文物( )
A. 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B. 由一位著名的工匠独立铸造
C. 是商代铸造的一种青铜礼器
D. 现在已被列入出国展览名单
(2021·山东省潍坊市·历年真题)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祖先崇拜的消失 B. 私有土地的出现
C. 生产方式的变革 D. 兼并战争的影响
(2021·山东省·历年真题)“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
A. 周王室势力大减 B. 周朝即将灭亡
C. 分封制得到巩固 D. 周朝政局稳定
(2021·山东省东营市·历年真题)下列内容之间的关联能够体现因果关系的是( )
①“尊王攘夷”,改革内政——齐桓公称霸
②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③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贞观之治
④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元盛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1·山东省枣庄市·历年真题)从东汉起,“天府之国”就是成都平原的代名词,而把成都平原塑造成“天府之国”的第一推动力是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这座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永济渠 D. 京杭大运河
(2021·山东省·历年真题)人文胜迹满载历史,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漫步在成都平原,我们可以感受到下列哪一人文胜迹的魅力( )
A. 长城 B. 都江堰 C. 灵渠 D. 紫禁城
(2021·山东省烟台市·历年真题)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 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 )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2021·山东省潍坊市·历年真题)观察如图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 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B. 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C. 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 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2021·山东省滨州市·历年真题)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因为( )
A. 疆域拓展的需要 B. 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奖励功臣的需要
(2021·山东省临沂市·历年真题)2020年12月17日,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一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这位“天外来客”名字中的“嫦娥”,据说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这位西汉皇帝( )
A. 增加赋税徭役 B. 倡导勤俭治国
C. 实施“推恩令” D. 设置西域都护
(2021·山东省·历年真题)《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 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 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 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 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2021·山东省聊城市·历年真题)《汉书 食货志》载:“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汉朝政府这样做旨在( )
A. 统一铸币 B. 盐铁官营 C. 平抑物价 D. 休养生息
(2021·山东省济宁市·历年真题)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 )
A. 颁布“推恩令” B. 实行盐铁专卖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设置西域都护
(2021·山东省东营市·历年真题)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突出。东汉时,宦官蔡伦的贡献是( )
A. 改进造纸术 B. 写成《伤寒杂病论》
C. 发明“麻沸散” D. 撰写《齐民要术》
(2021·山东省临沂市·历年真题)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他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 )
A. 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
B. 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
C. 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
D. 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
(2021·山东省菏泽市·历年真题)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
时间 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役特点 以少胜多
战役结果 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A. 牧野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2021·山东省潍坊市·历年真题)分析三幅图,其相同主题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人口南迁与江南开发 D. 民族交流与经济发展
(2021·山东省聊城市·历年真题)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这主要说明( )
A. 民族矛盾尖锐 B. 民族交融加强 C. 民族杂居相处 D. 中外交流频繁
(2021·山东省·历年真题)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珍贵的记忆,是历史伟大的丰碑。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遗产的是( )
A.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B.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C.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D.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二、材料解析题
(2021·山东省日照市·历年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摘自《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25日)
(1) 材料一所示典籍属于哪两大学派的经典作品?分别指出这两大学派创始人的治国主张。
(2)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古代中国践行上述理念和美德的历史人物,并概括其事迹(或成就)。(对应以下文字作答,每项限举一位历史人物。)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______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______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 ______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______
(2021·山东省聊城市·历年真题)战国时期,不同学派各陈其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材料二: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材料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四: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等
(1) 上述材料中的主张分别属于哪一学派?
(2)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这说明了什么?
(2020·山东省滨州市·历年真题)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哲思一脉】
材料一: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医学传承】
材料二:
2020年3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公布了中医药抗疫的一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摘自《医学之声》
【匠心谨肃】
材料三:
【文史辉映】
材料四:
著作:《史记》
作者: ______
成书朝代:西汉
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 ______ 体通史 著作: ______
作者:曹雪芹,高鹗后续
成书朝代: ______
地位: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铸魂筑梦】
材料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摘自十九大报告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2) 图一、图二所示的两位医学家都在中医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医学著作。结合材料中的数据,谈谈你的认识。
(3) 材料三所示内容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请按时间先后排列,只写序号。
(4) 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请根据提示完成材料中“ ”的内容。
(5)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文化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试举一例说明。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2020·山东省聊城市·历年真题)阅读以下有关秦始皇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命为“制”,今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陈寿《三国志》
材料三: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杂著》
(1) 材料一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2) 材料二中“罢侯”“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划分的标志是由使用打制石器演变为使用磨制石器。所以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石器制作技术。
本题考查原始社会的阶段划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相关史实。
2.【答案】A
【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答案】C
【解析】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该发现对研究世界古人类学有极重要价值。故北京人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一手史料。
4.【答案】D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主要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故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稻。ABC不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政治范围。故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分封制。
6.【答案】B
【解析】据题干“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关键信息“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的扩展,中原文明的扩展,B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表明两则材料互为印证,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武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8.【答案】B
【解析】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
故选:B。
9.【答案】C
【解析】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许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司母戊鼎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排除ABD。
本题考查司母戊鼎,知道司母戊鼎是商代铸造的一种青铜礼器。
本题考查司母戊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C
【解析】春秋末年,牛耕出现,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为保护牛,各国禁止宰杀耕牛,加大对盗牛者的惩罚。故题干现象反映了当时生产方式的变革。
11.【答案】A
【解析】“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周王室势力大减,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并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①正确;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②正确;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之后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促进唐朝继续发展,③因果关系关联错误,排除③。唐玄宗励精图治,出现开元盛世,④正确;①②④正确。
本题考查能够体现因果关系的关联,知道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贞观之治不能体现因果关系的关联。
1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府之国”它通过2018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项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都江堰修筑前,岷江水患不断,成都平原旱涝无常。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筑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A正确;灵渠位于广西,B排除;永济渠和京杭大运河位于北方地区,主要是运输功能,CD排除。
14.【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15.【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 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道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A符合题意。
16.【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漫画.上的文字信息“太尉““丞相““御史大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知与秦朝有关,秦统一中国后,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C正确;首创县制是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期间,A排除;百家争鸣出现在战国时期,B排除;西汉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D排除。
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7.【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地方有很强的自主性,而郡县制下中央的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避免重蹈国家分裂的覆辙,选项C正确;实行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巩固疆域,而不是拓展疆域,选项A排除;发展经济不是实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选项B排除;郡县长官不世袭,实行郡县制主要不是为了奖励功臣,选项D排除。
故选:C。
1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时期,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B符合题意。A史实错误;C与汉武帝有关,D设置西域都护是公元前60年,与之时间不符。
19.【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有以下重要信息:“汉武帝时期”、“实行集中货币发行权和统一法币的政策”、“国营专利的实业包括盐铁和酒等”,这些是汉武帝在经济上的措施,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巩固中央集权,A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20.【答案】C
【解析】据材料“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可知,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设立了管理市场的大农官,以贵卖贱卖来稳定物价、平抑物价,使政府参与市场交易,维护了社会经济稳定,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ABD与题干材料无关。
21.【答案】A
【解析】题干“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指的是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西汉初年,分封了许多封国,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国家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A符合题意;实行盐铁专卖是经济方面的措施,B排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方面的措施,C排除;设置西域都护加强了西域的管理,D排除。
22.【答案】A
【解析】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造纸术发展。故A符合题意;写成《伤寒杂病论》的是张仲景;发明“麻沸散”的是华佗;撰写《齐民要术》的是贾思勰。
本题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知道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造纸术发展。
本题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3.【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司马迁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开创的纪传体,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在赤壁进行大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为赤壁之战。
25.【答案】C
【解析】分析三幅图可知,体现了人口南迁与江南开发。三国时的吴国,重视农耕,江南经济得到发展,西晋末年,中原人民开始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使江南得到迅速发展,从五代十国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26.【答案】B
【解析】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致使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即“五胡”到隋唐时期已经汉化,与汉族无异。故题干材料主要说明民族交融加强。
本题考查北方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致使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即“五胡”到隋唐时期已经汉化,与汉族无异。
27.【答案】A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的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B宋应星的《天工开物》C徐光启的《农政全书》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是明朝的科技文化成就,朝代不符,排除。
28.【答案】【小题1】图一:道家。图二:儒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儒家主张:以德治国。
【小题2】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商鞅、北魏孝文帝等;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等;精忠报国、振兴中华:岳飞、文天祥、中国革命和战争中牺牲的人物(如邓世昌、张自忠、左权等);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孟母(孟母三迁)、国家勋章获得者(申纪兰、于敏、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等)、全国道德模范(丛飞、邱娥国等)。
29.【答案】【小题1】学派:材料一:墨家;材料二:法家;材料三:儒家;材料四:道家。
【小题2】焦点:治国方略。说明: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思想文化繁荣;知识分子关注社会。
30.【答案】【小题1】孔子;“仁”;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小题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等。
【小题3】①④②③。
【小题4】 司马迁;纪传;《红楼梦》;清朝。
【小题5】(5)神州系列飞船顺利升空、杂交水稻的推广、青蒿素的推广、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等;学习中华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创新中华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等。
31.【答案】【小题1】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小题2】“罢侯”:废除分封制;“置守”:实行郡县制。
【小题3】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