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2.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梳理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
活动一
活动要求:
2021年接近尾声,学校将在2021年12月30日举办跨年晚会,你作为表演社的社长,你决定导演课本剧《复活》,现在请你向参演人员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节选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实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是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之一。托尔斯泰贵族出身,世袭伯爵;他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以自己的方式尝试改革俄国社会,尽可能维护农民利益。托尔斯泰对哲学、宗教、伦理道德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最终促成了自己世界观的转变,富有平民思想;他坚持从事体力劳动,力图按照农民方式生活;托尔斯泰晚年时期放弃所有财产,弃家出走,最终病逝于一个偏僻的火车站。《复活》写于1889一1899年,是托尔斯泰晚年世界观发生剧变之后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评)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评)
写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托尔斯泰晚年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
托尔斯泰关心人民困苦,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在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勾画文中描写语言、动作、心理方面的句子,分析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的性格特点。
2.理解“复活”的意蕴,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道主义理想。
活动二
2021年12月30日,你将参演《复活》,在跨年晚会上一展风采,为了表演能够深入人心,你仔细研究文本中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除此之外,你还将周朴园与聂赫留朵夫做比较、将祥林嫂与玛丝洛娃做比较,试图更好的了解人物,你可以分享给同伴们吗?
玛丝洛娃——被抛弃的情人、堕落的风尘女
玛丝洛娃看出聂赫留朵夫是一个有钱人的装扮,就“嫣然一笑”,可见当时的玛丝洛娃想献媚于男人,正处于深深的堕落之中。等她认出眼前的男人就是毁了她的人,她不痛骂,不拼命,她只是盘算怎样利用他。当聂赫留朵夫请求她宽恕时,她仇视冷漠,最后还向他投以那种想要取悦男人的笑。说明她并不以自己的身份为耻,显现了她的空虚、麻木。
聂赫留朵夫的出现使玛丝洛娃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使她觉得把坐在她面前的聂赫留朵夫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太痛苦了。这说明她没有死一般的麻木,也就有疗治的可能。
聂赫留朵夫——始乱终弃的贵族少爷、忏悔的罪人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形象。他对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处在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之中,他在庭审后第一次去探监,一心一意要拯救玛丝洛娃,不仅要帮助她脱离牢狱,还希望在精神上将她唤醒。他前来见玛丝洛娃体现了他要赎罪的真诚,后来的动摇看出了他此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他斗争的结果体现了他的坚定性。这是一个正在走上复活之路的青年形象。
聂赫留朵夫VS周朴园
人物 同 异
聂赫留朵夫 身份地位高,伤害底层妇女。 忏悔彻底,灵魂复活,真诚的求得原谅,并愿意陪玛丝洛娃流放。
周朴园 伪善的资本家,不觉醒、不反省。
玛丝洛娃VS祥林嫂
人物 同 异
玛丝洛娃 身份地位低,被封建礼教所束缚,都失去过自己的孩子,历经生活的磨难。 从女仆变为风尘女子,走向堕落,幸运的是,聂赫留朵夫及时醒悟,用真诚的心感悟她,坚定的选择拯救她的灵魂,帮她实现精神的复活。
祥林嫂 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失去丈夫和孩子,在鲁镇的人们的伤害中死去,无人来拯救她的灵魂。
活动三
2021年12月30日,你在跨年晚会上观看了课本剧《复活》,惊叹于参演者的表演能力,灵魂受到震撼,你和你的朋友谈起了你对“复活”的认识和感触。
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
随着对社会的认识,聂赫留朵夫认识到上层社会的丑恶嘴脸,认识到社会的不公。聂赫留朵夫的忏悔从个人罪恶的认识扩大到整个社会和上层阶级罪恶的认识和批判。
玛丝洛娃:人性和尊严的复活
玛丝洛娃身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纯洁、善良和自尊,也体现出不合理社会对他们的残酷迫害。爱和宽恕唤醒了她心中尚存的善良与仁爱,玛丝洛娃最终实现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复活。她的“复活”代表着人性与尊严的回归。
托尔斯泰的“精神复活”
托尔斯泰写《复活》用了十年时间,六易其稿。
结局1:小说结局曾写成玛丝洛娃同聂赫留朵夫结婚,移居国外过上了幸福生活。大团圆式的结局只说明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
结局2:后来托尔斯泰又把结局改成玛丝洛娃和政治犯西蒙松在一起,写出了玛丝洛娃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复活”,从而完整地诠释托尔斯泰的‘复活”情感与思想。
主旨总结
就节选部分来看,“复活”应指的是聂赫留朵夫思想的复活,灵魂的复活,人性的复活,良心的复活,道德的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