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第四中高级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第四中高级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11 15:4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灵丘县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一化学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5分,共60分
一、单选题
1.用特殊的方法把固体加工成纳米级(直径为1-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可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和这种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2.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在该反应中H2O
A.是氧化剂 B.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3.端午节包粽子多以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为添加剂,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请问胆矾是一种
A.氧化物 B.盐 C.碱 D.酸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BaSO4↓
D.碳酸钠与醋酸溶液反应:CO+2H+=H2O+CO2↑
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呈现无色,且加入NaOH或HCl后仍然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6.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是否能透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是否透明、稳定
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H4Cl+NaOHNaCl+H2O+NH3↑ B.CH4+2O2CO2+2H2O
C.2Al+Fe2O3Al2O3+2Fe D.3Cl2+2Fe2FeCl3
8.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HCl→H2 B.CO2→CO C.Fe2O3 →Fe D.Br-→ Br2
9.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会由淡绿色(Fe2+)变为黄色(Fe3+)。若榨汁时加人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还原性 B.碱性 C.氧化性 D.酸性
10.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S=K2S+2NO2↑+CO2↑,其中还原剂是
A.KNO3 B.C C.S D.KNO3和S
11.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 B C D
化合物
氧化物 NO
电解质 盐酸 氨水 铁 烧碱
胶体 酒精水溶液 豆浆 有色玻璃 云、雾
A.A B.B C.C D.D
12.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酒精不小心洒在实验桌上,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B.金属钠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在皮肤上,要立即用硫酸或盐酸冲洗
D.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放回原试剂瓶
1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的密度比水大 B.Na和Na+化学性质一样
C.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14.下列有关钠单质的事实对应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钠保存在煤油中 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煤油可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B 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 钠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
C 钠蒸汽充入灯泡中制成高压钠灯 钠的焰色为黄色,穿透能力强
D 钠可以用小刀切割 钠质地柔软
A.A B.B C.C D.D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氯具有酸性不能用钢瓶贮存
B.氯水放置较长时间,最终变为盐酸溶液
C.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两种分子
D.Cl2、Cl-均有毒
16.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分析错误的是
A.少量和在加热时反应生成
B.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C.工业上将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
D.在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17.下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0.5 mol L 1Al2(SO4)3溶液35mL B.0.6 mol L 1H2SO4溶液50mL
C.0.8 mol L 1NaCl溶液70mL D.0.7 mol L 1Na2CO3溶液60mL
18.配制一定体积的1.00 mol/LNaCl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B. C. D.
19.当温度和压强恒定不变时,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直径大小 B.分子间的距离大小
C.分子数目的多少 D.密度大小
20.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A.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0.012kg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
D.1mol氨气所含的原子数约为2.408×1024
21.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N2和O2
D.体积不等、密度相等的CO和C2H4
22.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A. B. C. D.
23.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48升(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28.4 B.28.4g·mol-1 C.71 D.71g·mol-1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摩尔质量为40 g B.1mol O2为32 g mol-1
C.1mol NaCl中含1 mol钠元素 D.1mol CO中含2 NA个原子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5(7分).如图所示,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且生成物为淡黄色固体B。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C_____ ②B→D_____
③B→C_____
三、填空题
26.(8分)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 O2的摩尔质量为______g/mol,1mol O2中含有_______个O2分子。
(2) 6.02×1023个Na+约含有_______mol Na+,其质量为_______g。
(3) 0.5 mol CH4约含有_______个CH4,其标准状况的气体体积_______L。
(4) 0.2molAl含有_______个铝原子,质量是_______g。
27.(6分)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1921年实现了电解氯化钠制钠的工业方法,其反应原理是:2NaCl(熔融)2Na+Cl2↑。回答下列有关单质钠的问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___。
A.放在棕色瓶中 B.放在细沙中 C.放在水中 D.放在煤油中
(2)钠长时间放在空气中,最后的产物主要成分是___。
A.Na2O B.Na2O2 C.NaOH D.Na2CO3
(3)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如图Ⅰ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生成物的颜色为___。将该试管冷却后直立,滴加几滴水(如图Ⅱ所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检验该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
28.(5分)在新制的氯水参加的反应中,有如下几种情况:
(1) 新制氯水呈__________ 色,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_。
(2)向AgNO3溶液中加入氯水,现象是________,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29.(6分)欲用Na2CO3固体配制950mL 0.1mol L-1的Na2CO3溶液。请回答:
(1)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2)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___________ mL容量瓶。
(3)用托盘天平称取 ___________ gNa2CO3固体。
(4)将称好的固体放入___________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5)将恢复至室温的液体用___________引流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溶解固体的仪器2-3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
(7)配制好的溶液 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
(8)若实验中遇到下列情况,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A.在烧杯中搅拌溶解溶质时,溅出少量溶液 ___________。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___________。
C.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重新加水至刻度线 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30.(8分)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气体X的性质,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Cl2,其中含有少量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描述B、C装置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及物质性质说明B、C装置中现象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2是有毒气体,为了防止多余Cl2污染空气,可以在D处用如图装置进行尾气处理,请画出装置示意图并标明所加试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2.A3.B4.A5.C6.C7.B8.D9.A10.B11.D12.D13.C14.B15.B
16.A17.A18.A19.C20.A21.B22.D23.D24.D
非选择题
25.Na NaOH 2Na+2H2O=2NaOH+H2↑
26.32 6.02×1023 1 23 3.01×1023 11.2 1.204×1023 5.4
27.D D 2Na+O2Na2O2 淡黄色 2Na2O2+2H2O=4Na++4OH-+O2↑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看是否复燃
28.黄绿 H+ HClO 有白色沉淀产生 Cl- Ag++Cl-=AgCl↓
29.106 106 g/mol 1000 10.6 烧杯 玻璃棒 胶头滴管 液面 不能 偏小 偏大 偏小
30.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溶于水生成了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Cl2 + 2OH- = Cl- + ClO - + H2O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