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阅读欣赏《将进酒》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3学段
教
学
目
标
1因声求气,反复诵读,体味诗词的意境。
2.吟咏诗韵,培养学生的自主鉴赏能力。
教
学
重
点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读出诗文的神韵,感悟李白的精神气质。
教
学
思
路
采用情景导入——诵读——探究赏析——比较阅读的教学模式
主
要
教
学
方
法
1.情境设置法
2.诵读法
3.启发式教学
4.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资
源
1、《唐之韵》——一代诗仙
2、PPT课件。
3、《将进酒》音频诵读。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诗与酒相从相随。他是“诗仙”,又自称“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他因酒而成就的传世佳作比比皆是,如: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好友杜甫曾写道: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酒有关的诗歌---《将进酒》
学生回顾以前接触过的诗歌。
1、温故而知新,了解大诗人李白。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学生了解古诗题材
了解古诗题材
三、
一读诗歌,读准字音。
将 qiāng 馔zhuàn 恣zì 谑xuè
学生齐读课文
1、疏通认读障碍。
四、
再读诗歌,
感知节奏。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学生自由朗读,划分诗句节奏。
2、分两大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交流意见。
进一步感知诗歌的节奏美。
共
一
课
时
五、
三读诗歌,
读出情韵。
1听录音范读,
2.齐读,然后找出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明确:与尔同销万古愁。
设问:好友相聚,本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
明确:(背景简介)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诗人愁的是时光易逝,壮志难酬。
学生放声朗读,自行感知诗歌的情感。
进一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六、
合作探究,吟咏诗韵。
1、探究:从轻重缓急高低方面探讨如何吟诵此诗?随着喝酒不断深入,他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析:雄壮永恒的黄河如此,人生更渺小短暂,仿佛朝夕之间。开头四句,虽豪壮,但豪壮中令人顿生悲凉。
此句雄浑开阔,重心于后,以流水喻年华——时光易逝。(悲叹。读时由势不可挡转为舒卷往复。)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析:理想幻灭,及时行乐。(乐观。读时应趋转和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析: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李白的那种高度的自信、旷达与豪放。于是暂且为乐吧!怀才不遇,心高气傲。(读时逐而高亢。)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析:狂放益趋,豪举高歌。(读时节奏加快。)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析:作者有感于自己像曹植一样备受排挤,怀才不遇,有志难展。这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世道不平,壮志难酬。(愤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析:歌罢再饮,反客为主,狂放至极。(读时应逐而加快,最后高亢激越。)
作者的感情转变由悲伤——欢乐——愤激——狂妄。
2.根据赏析,推选两位学生吟诵此诗,师生共同点评。
1、学生分四组合作探究。
2、学生各抒己见。
3.推选学生代表吟诵此诗。
1、体会李白诗中写景句的雄浑开阔。
2、吟咏诗韵,领悟李白诗的豪放。
七、表演场景,展现李白狂放之气。
根据诗文中最为狂妄处的描写,联系前后文拟写一个情景对话,然后上台表演。
范例:
岑勋(拉着李白的衣襟):太白兄,别喝了,您已喝醉了。
李白(摇摇晃晃):喝!丹丘,打酒来!我们今日要喝够三百杯,三百杯哪!
元丹丘:实在不好意思,太白兄,酒已喝干了。
李白(睁大醉眼,手一挥):喝干了?来人哪!牵出我的五花马,拿出我的千金裘,僮儿,去集市当来美酒!岑勋,丹丘,我们来个一醉方休!
学生表演场景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解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共
一
课
时
八、
比较阅读,体味诗风。
1.分组探究: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与李煜的《虞美人》,同样是写愁,这两位诗人与李白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确:李清照词风婉约凄切,
李煜词风伤感细腻,
李白诗风飘逸奔放。
2.李白诗风飘逸奔放,借助了哪些手法?具体体现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明确:借助了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具体表现在:
境界雄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形象飘逸——举杯邀明月,对酒成三人。
感情浓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学生分组探究,然后推选代表发言。
1、培养学生对诗歌解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九.当堂背诵
指导背诵——检测背诵
学生背诵全诗
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自 我 反 思
主要特色
与
创新之处
1、紧扣单元重点“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层层深入把握诵读,引领学生体会诗意。
2、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课件22张PPT。将 进 酒李 白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书云》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正音:
将 qiāng 馔zhuàn 恣zì 谑xuè 将进酒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红色加粗字为重读音 听录音范读,找出诗中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点此播放,请稍候…与尔同销万古愁 听录音范读,找出诗中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夸张、比兴。
雄壮永恒的黄河如此,人生更渺小短暂,仿佛朝夕之间。开头四句,虽豪壮,但豪壮中令人顿生悲凉。
此句雄浑开阔,重心于后,以流水喻年华——时光易逝。(悲叹。读时由势不可挡转为舒卷往复。)合作探究,吟咏诗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理想幻灭,及时行乐。
(乐观。读时应趋转和缓。)合作探究,吟咏诗韵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李白的那种高度的自信、旷达与豪放。于是暂且为乐吧!
怀才不遇,心高气傲。(读时逐而高亢。)合作探究,吟咏诗韵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听。狂放益趋豪举高歌。(读时节奏加快。)合作探究,吟咏诗韵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作者有感于自己像曹植一样备受排挤,怀才不遇,有志难展。这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世道不平,壮志难酬。(愤懑。)合作探究,吟咏诗韵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歌罢再饮,反客为主,狂放至极。
(读时应逐而加快,最后高亢激越。)合作探究,吟咏诗韵悲乐愤狂豪放愤激以 为感情基调愤激 合作探究,吟咏诗韵场景表演 范例:
岑勋(拉着李白的衣襟):太白兄,别喝了,您已喝醉了。
李白(摇摇晃晃):喝!丹丘,打酒来!我们今日要喝够三百杯,三百杯哪!
元丹丘:实在不好意思,太白兄,酒已喝干了。
李白(睁大醉眼,手一挥):喝干了,来人哪!牵出我的五花马,拿出我的千金裘,僮儿,去集市当来美酒!岑勋,丹丘,我们来个一醉方休!场景表演分组探究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李煜的《虞美人》,试分析这两位诗人与李白的风格有什么不同?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词风婉约凄切
李煜——词风伤感细腻
李白——诗风飘逸奔放体味诗风 李白诗风飘逸奔放,借助了哪些手法?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明确:借助了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具体表现在:
境界雄阔——
形象飘逸——
感情浓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举杯邀明月,对酒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