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
第1课时 平均数
平均数
八
学习目标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作用, 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平均数比较几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通过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经历统计活动过程,培养统计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现实价值。
【重点】
认识平均数,会计算平均数。
【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并能运用
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导入
哪一组的成绩更好?
探究新知
1
哪一组的成绩更好?
我们两组比赛掷圈。
每人掷10个,圈中一次记1分。
甲组
乙组
甲组成绩
8分 7分 9分 6分
8分 7分 5分 6分
乙组成绩
9分 8分 7分 6分
8分 9分 9分
哪一组的成绩更好?
怎样来比较两组的成绩
算出各组总成绩来比较。
两组人数不同,不能这样比。
我用各组的平均成绩, 来比较,试一试。
用一个组的总成绩除以这个组的人数,得到平均数。
甲组成绩
8分 7分 9分 6分
8分 7分 5分 6分
甲组8人掷圈的成绩:
8+7+9+6+8+7+5+6=56(分)
56÷8=7(分)
乙组成绩
9分 8分 7分 6分
8分 9分 9分
乙组7人掷圈的成绩:
9+8+7+6+8+9+9=56(分)
56÷7=8(分)
答:用两组的平均数比较,乙组的掷圈成绩更好。
2
用哪个数据代表这一周每天的销售额合适?
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这7天销售的情况。
7天的销售额中,有的比平均数大,有的比平均数小。
我用平均数来代表每天的销售额。
23+15+15+12.5+15+17.5+21=119(万元)
119÷7=17(万元)
这7天每天的平均销售额是17万元。
同学们,请你将这里的平均数17与这7天的销售额比一比, 有什么发现
平均数有可能与已知数据中的某个数相同,也可能不同于任何一个数,但它代表了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7万元就代表了这一周一天销售额的平均水平。
课
堂
活
动
1.与同学交流想法。
小明每分跳绳成绩记录为:30下、22下、26下、28下、26下、28下。你认为用什么数据代表小明每分跳绳数比较合适
我用平均数来代表小明每分跳绳数。
30+22+26+28+26+28=160(下)
160÷6≈27(下)
2.议一议。
陈宁同学的身高为120cm,他在平均水深为110cm的水塘中游泳,你认为下面的说法中,谁说得有道理
(1)陈宁同学身高大于平均水深,游泳无危险。
(2)水塘有的地方水深可能超过120cm,游泳有危险。
(2)说的有道理。平均水深110cm,并不代表水塘各处水深都是110cm。一般情况下,有的地方不足110cm,有的地方超过110cm或比120cm更深。因此,身高120cm仍可能有危险。
3
(1)汽车厂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消防车多少辆
汽车厂上半年生产消防车的情况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辆数(辆) 16 21 18 17 19 17
16+21+18+17+19+17=108(辆)
108÷6=18(辆)
答:汽车厂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消防车18辆。
(2)汽车厂全年应生产消防车234辆,下半年平均每月生产多少辆,才能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
3
再算平均每月生产多少辆。
先算下半年还需生产多少辆。
234-108=126(辆)
126÷6=21(辆)
答:汽车厂下半年平均每月生产21辆,才能完成 全年的生产任务。
课
堂
活
动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组同学的体重,记录如下:(保留整数。)
姓名
体重(kg)
(1)先估计本组同学的平均体重。
(2)通过求平均数,验证估计的结果。
(3)讨论用什么数据来代表本组同学的体重,自己的体重
在本组的什么位置。
2.小明3分踢毽52下,接着再踢2分,每分各踢18下、15下。选择不同方法说一说,小明平均每分踢毽数。最有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 )。
6下 10下 14下 17下 29下
方法1:求平均数的方法
52+18+15=85(下) 85÷5=17(下)
2.小明3分踢毽52下,接着再踢2分,每分各踢18下、15下。选择不同方法说一说,小明平均每分踢毽数。最有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 )。
6下 10下 14下 17下 29下
方法2:“移多补少”法
52÷3=17(下)……1(下) 18-17=1(下)
15+1+1= 17(下)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课堂练习
(教材第90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
(1)知道小组每个同学的身高,就能知道小组的平均身高。 ( )
(2)知道小组的平均身高,一定能知道小组中每人的身高。 ( )
(3)知道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5cm,就能算出小组中10人身高的总和。 ( )
√
×
√
2. 根据下面两组数据,比较甲、乙的生产成绩谁更好。
(教材第90页练习二十四第2题)
(1)甲5天中每天生产零件数记录如下:
10个 13个 12个 15个 10个
(2)乙4天中每天生产零件数记录如下:
14个 9个 17个 20个
(教材第90页练习二十四第2题)
(1)(10+13+12+15+10)÷5
=60÷5
=12(个)
(2)(14+9+17+20)÷4
=60÷4
=15(个)
12<15,乙成绩好。
3. 小田同学第1天读故事书21页,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读1页。
(1)小田前3天共读书多少页?
(教材第91页练习二十四第3题)
21+22+23=66(页)
答:前3天共读书66页。
3. 小田同学第1天读故事书21页,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读1页。
(2)小田这3天平均每天读书多少页?
(教材第91页练习二十四第3题)
66÷3=22(页)
答:平均每天读书22页。
4. 农资公司第1天卖了210袋化肥,第2天卖了140袋化肥,第3天与第4天共卖了330袋化肥。平均每天卖了多少袋化肥?
(教材第91页练习二十四第4题)
(210+140+330)÷4=170(袋)
答:平均每天卖170袋化肥。
5.大巴车第1时行驶94km,第2时行驶86km,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照这样的平均速度行驶3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教材第91页练习二十四第5题)
(94+86)÷2=90(km/h)
答:平均每时行驶90km,行驶3时,可以行驶270km。
90×3=270(km)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比最大数据小,比最小数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