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上期期中联考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陶渊明其实并不是一位隐士”说法错误。原文“每每简单地将其视为隐士”首先
肯定了陶渊明是一位隐士,然后才说“陶渊明的底色,并不是一位隐者”,这句
话强调的是“底色”。
2.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文章将陶渊明与建威将军刘敬宣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错误。据原文可知,文
章并无两者经历的比较,只是推人及己,让陶渊明感到建功立业非常艰难。
3.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A项“虽然最终被刘裕解职”说法错误。原文说“他只得在浊流中勇退”表明是主
动离职。C 项“彻底浇灭了陶渊明入仕的政治热情”说法错误。文中说“他入仕
的政治热情明显弱化了”而不是“彻底浇灭”。D 项“这才是他人生的真正底色”
说法错误。据原文“以前抱定‘大济于苍生’的政治理想,……现在欲做贤臣而
无路、欲有为而不能的情况下,他只能退而‘独善其身’‘守拙归园田’”可知,“大
济于苍生”才是陶渊明的真正底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作的稳定性上有待提升”的说法错误,通过对比
“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5.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只要……就……”错误,混淆条件,过于绝对化,材料一原文“才能够将产品
做到极致”,这里误用为充分条件。
6.参考答案:①从政府来说,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②从社会来说,从人入手,重塑人力基因,注重人才培养。大力倡导“工匠
精神”。
③从企业来说,从理念入手,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
向,建立超越世俗的成就动机。
详细解析: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7.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情节也由此发生了转折”表述错误。文中描写腾格里沙漠的景色,是为人物活
动提供一个背景,暗示了下文情节,为下文作好了铺垫。因为是沙漠,所以
出现沙尘暴。并不是情节由此发生转折。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5 页)
8.参考答案: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故事的描写,先从边城内写到戈壁
滩,再到沙海,最后又写到穿过沙漠离开边城。
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线索,从小说的第二段起,就根据二人的旅程故事不
断发展,中途使用表明时间变化的相关语句,丰富了文章的结构。
详细解析:每点 3分,只要意思对即可给分。
9.参考答案:(示例一)“玻璃城市”更好。
理由:①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这一标题概括了马子义和赵欣在边城
的整个故事情节,故事完整。
②标题新颖,富有趣味。标题中的“玻璃”富有双重意味,引起读者的阅读兴
趣。
③相比而言,“腾格里沙漠”过于直白。
(示例二)“腾格里沙漠”更好。
理由:①交代文章的写作背景、地点。小说中腾格里沙漠出现多次。
②寓意含蓄,引人深思。小说前后许多情节都与沙漠有关,二人由到达腾格
里沙漠到走出腾格里沙漠的故事,引发人们的思考。
③相比而言,“玻璃城市”有神奇色彩,削弱了小说的思想性。
详细解析:明确观点给 1分,理由①②每点 2分,理由③给 1分,只要意思对即可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言于玄宗”中“于玄宗”是“言”的后置状语,意思是“在玄宗面前说”,“于玄宗”
是一个介词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B 两项;“论当世事”中“当世事”作
动词“论”的宾语,意思是“谈论当代的大事”。“奏颂一篇”承前省略主语“李
白”,意思是“李白献上一篇赋颂”,所以要求在“当世事”与“奏颂”之间断开。
排除 C项。
11.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字,仅供长辈称呼”错误,古代的“名”由长辈称呼,“字”供同辈或晚辈尊称。
12.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志向高远;他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等为伍”“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错
误。文中未提到“志向高远”“不屑与高力士等为伍”,“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与
原文不一致,原文只是说“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
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还有原文“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皇帝想要封
官赏赐,是贵妃阻止,不是李白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
13.①参考答案: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傲慢放任不约束自己的言行。
详细解析:大意 2分,“为……所”“骜放”“自修”各 1分。
②参考答案: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
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
详细解析:大意 2分,“自振”“客”“奇”各 1分。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5 页)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
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江油)。天宝初年,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
“ ”
叹地说: 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 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
白,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
为翰林供奉。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让
李白创作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酒醉稍醒,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
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白
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喝醉后,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素来贵重,深以为耻,就指摘李
白的诗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
道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傲慢放任不约束自己的言行。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
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经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矶至金陵,身
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
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
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
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
(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 臣的先祖恕、
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
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
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
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
”
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语言绚丽”错误,从全诗来看,语言简练朴实。
15.参考答案:①表达对朋友的劝慰。作者了解他的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入蜀的,
因而用典故劝解友人对仕途升迁要淡然处之。
②寄寓作者政治上曾受人排挤的深沉感慨。由朋友入蜀想到自己在仕途上的
不得意,劝告朋友的同时也是抒发自己胸中的郁结。
③表达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悲愤。仕途艰难,升沉已定,连占卜都不
用,作者借用君平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悲伤。
详细解析:答出一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5 页)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参考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羽扇纶巾 一尊还酹江月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详细解析:6分,每空 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表达运用Ⅰ(本题共 3小题,9分)
17.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 “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比喻事物的发生。“激发”,刺激使奋
发。根据横线后“朦胧的少女情愫”应用“萌发”。
“支支吾吾”,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磨磨蹭蹭”,形容行动迟缓,做
事拖拉。横线后面写了凤娇把鸡蛋塞给乘务员,所以此处是凤娇的动作,应
用“磨磨蹭蹭”。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
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本处由前面“但是”以及后文“细节”可知,这里强调出乎人们的意料,用“出人
意料”。
“委曲”,(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勉强服从。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很难过。由“这儿的姑娘只能梦想幸
福,却很难真正得到幸福”可知,表现的是香雪“委屈”的心理。
故选 C。
18.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划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一是语义重复,“杰出”与“后起之秀”语义重复,“后起
之秀”指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删掉“杰出”;二是搭配不当,
“描写”与“心灵”不能搭配。故选 D。
19.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文中划波浪线中“北京话”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A 项是对叫声的引
用,表引用。B项“三光政策”属特定称谓,与波浪线中引号作用相同。C项“插
曲”是特殊含义。D项表示突出强调。故选 B。
(二)语言表达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11分)
20.参考答案:①他们更容易受手机辐射影响
②这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③有同学用手机来作弊
详细解析:第一处,根据横线前的青少年和成人免疫系统的对比和横线后的手机辐射对
青少年的影响可知,此处应填“他们更容易受手机辐射影响”之类的句子。第
二处,根据横线后的“而且会影响其他同学休息”可知,此处应填玩手机对自
己的影响,且句式为“这不仅……”,再联系横线前玩手机的场景,可知此处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5 页)
应填“这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之类的句子。第三处,横线前的“所以”提示
此处填的是结果,然后联系横线后的“违反了考纪,败坏了考风”,可知此处
应填“有同学用手机来作弊”之类的句子。补写出一空给 2分。
21.参考答案:不利于身体健康;不利于学习和休息;不利于严肃考风考纪。
详细解析:本题共有三段文字,应先分析每一段的段意,确定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的危
害,结合“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使他们视力下降”等分析,
第一段说的是手机辐射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结合“在上课、自习时也会
发……时间聊天、看电子小说、玩游戏等”“而且会影响其他同学休息”分析,
第二段说的是手机对学习与休息的影响。结合“不仅违反了考纪,败坏了考风,
也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分析,第三段说的是使用手机对考风考纪的破坏。然后
按句式“否定句”和字数“不超过 30个字”的要求进行表述即可。写出一点给 2
分,两点给 4分,三点给 5分。
四、写作(60 分)
22
.审题指导:
“ ”
这是一道情境任务型作文题,要求以 畅想我的青春 为主题写一篇征文,意在鼓励学生
“ ”
畅想青春,不负好时代:既要认识自我,成就自我;又要认识社会,服务国家。关键词 我的
则界定了写作的重点,提醒学生,一定要思考自己对青春内涵的定义,抒发自我的青春激情,
表达自己的青春梦想。
材料第一段概述了往昔峥嵘岁月里年轻人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关注毛泽东、闻一多等
先辈们的青春理想,向先辈们学习;第二段以《青春畅想》中的一段歌词提示盛世之下,当
“
代青年也要有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同时,也提示了学生可从 幸福生活、社会文明、国家富强、
”
民族复兴 等方面做更深广的思考。
“
材料末引导语引导学生思考 你将交出怎样的青春答卷?在设问前,有两个分句作了限
——
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 学生得以当今时代为背景来畅想青春;面对国家的需要、时代的
—— “
重托 再次强调学生得把自我的青春梦想与国家的需要和时代的重托联系起来,将 个人
” “ ” “ ”
梦 融入 中国梦 ,为 中国梦 凝聚青春力量。
征文要写出个性:记叙文要结合个人经历,表达个人的真情实感;议论文要体现个性化
的思考,着眼于当下的新时代。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