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 7.2液体压强习题(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 7.2液体压强习题(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09 08:2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7.2液体压强习题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和。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悬浮,物体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压力为,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压力为。已知物体与物体的密度之比为:,等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A. 锥形瓶
B. 烧杯
C. 量杯
D. 量筒
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如图是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受的压强是
B. 点所受的压强与所受的压强之比是:
C. 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
D. 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
“木桶理论”指出木桶能盛下水的容量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如图将水注进放在水平面的木桶时,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 木桶的粗细
B. 最短的一块木板
C. 木桶的轻重
D. 最长的一块木板
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水,其底部、、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则
A.
B.
C.
D.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和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体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的关系是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液体的密度: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A. 只有和 B. 只有和 C. 只有和 D. 只有和
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广口瓶,装进刚倒出来的雪碧,打开瓶盖。几天后,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 这几天内瓶内液体对瓶底的压强逐渐减小
B. 这几天内瓶内液体密度逐渐减小
C. 瓶内放入乒乓球,在这几天内球受到的浮力减小
D. 这几天内液体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年月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米,成功抵达海深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水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
A. B. C. D.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高,底面积,杯内水重,水深,取。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___,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
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图中针尖做得尖锐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______;拦河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形状的依据是根据______,如果水位每下降,那么水对坝底每平方米面积减少的压力是______。
物理公式用符号表示物理量,用式子表示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规律的简洁反映。请你写出三个在本学期学会的物理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压强计是通过形管中的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
由乙、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在图丙所示实验中若探头距液面的高度为,此时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
四、计算题
有一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容器重为,内装有重为的水,水深为,底面积为平方米,求:
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
根据公式可知,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
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
所以,即,;
又因为,,所以,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所以。
故选:。
先根据公式求出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再根据公式求出压力。物体悬浮,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根据公式求出的密度与该液体密度的关系;又因为,;根据,得出的密度与的密度的关系,然后比较与的关系。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和压力的比较,浮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各个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对形状不规则的容器求压力应先求压强,因为压力不等于重力,物体漂浮时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悬浮时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2.【答案】
【解析】解:根据图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变化是越来越慢,
当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时,压强变化越来越慢,根据可知,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越来越慢,容器的形状是上口大、底小。
A、锥形瓶,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是越来越快,不符合题意
、烧杯和量筒,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是均匀的,不符合题意;
C、量杯,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是越来越慢,符合题意;
故选:。
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关系,理解问题的过程,观察图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随注水时间缓慢上升,再针对每个容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答案。
3.【答案】
【解析】解:由示意图知,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液面相平时,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大,甲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小,
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公式可知: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由图可知两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可知,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较大。
故选:。
先根据图判断两液体的体积关系,再根据,判断两液体的密度关系,再根据判断出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大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图中得出、是本题的突破口。
4.【答案】
【解析】解:
A、点所处的深度为,
则点所受的压强,故A错误;
B、点所处的深度为,
则点所受的压强与所受的压强之比:::::,故B错误;
C、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为:
:::::,故C错误;
D、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为:
:::::,故D正确。
故选:。
从图上可以看出、和容器底部距离液面的高度,根据公式分别求出它们所受的液体压强,然后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明确深度的含义距离液面的高度是关键。
5.【答案】
【解析】解:根据公式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深度,木桶里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
故选:。
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的是水的深度,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决定压强大小的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本题液体的深度决定于木板的长度,是短木板的长度,而不是长木板的长度。
6.【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的比较,正确判断液体深度是解答液体压强问题的关键。
液体中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叫深度,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利用公式比较。
【解答】
由图知:容器底部、、三处水的深度相同,水的密度确定,由公式知:此三点受到水的压强相同。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
【解析】解:
由图知,容器底面积,
因为,液面相平、相同,
所以,
由得,
所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
由,即:,
得:;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然相平,则:
,即:;
由可得出:;
对于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
因为,液面仍保持相平相同,且,
所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
故选:。
由图知,两液面相平,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又知道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可以得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进而得出;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相同,根据压强公式得出、的大小关系;
升高的液面高度相同,;对于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自身的重力,可得压力变化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力和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用好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重的关系相等是本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形状不规则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计算,这是本题的难点,也是重点,还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根据公式可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图判断出两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出两液体的密度;
甲容器形状上下一样,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乙容器上宽下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可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解答】
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底面积和质量相同,故对桌面的压力,由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错误,正确;
因为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同高,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质量相同,根据知,故错误;
乙容器上粗下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甲容器为直壁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大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力,两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可知,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故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正确,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答案】
【解析】解:
A.雪碧是碳酸饮料,放几天后里面的会挥发出来,总质量减小,液体对广口瓶底部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相等,根据可知,瓶内液体对瓶底的压强逐渐减小,故A正确;
B.这几天内瓶内液体质量减小,液体的体积几乎不变,根据可知,这几天内瓶内液体密度逐渐减小,故B正确;
C.乒乓球在液体中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在这几天内球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错误;
D.放几天后里面的会挥发出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D正确。
故选:。
雪碧是碳酸饮料,放几天后里面的会挥发出来,总质量减小,液体的体积几乎不变,液体对广口瓶底部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相等,根据可知液体对瓶底的压强的变化,根据可知液体密度的变化,根据乒乓球在液体中漂浮可知浮力的变化,根据会挥发出来可知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和密度公式、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分析,分析好雪碧打开瓶盖后的变化是关键。
10.【答案】
【解析】解:
在海水米深处,,
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

故选:。
已知海水的深度,根据公式可求海水产生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
11.【答案】
【解析】解:杯内水的深度:,
水对杯底的压强:,
由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力:;
已知,,
因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和水的总重,所以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
知道杯内水深和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又知道杯底的底面积,再根据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力;
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和水的总重,据此求出桌面受到的压力,再根据求出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定义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对于不规则的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要先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再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先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再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12.【答案】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析】解: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承受更大的水压,拦河大坝要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水位每下降,水对坝底减小的压强:

水对坝底每平方米面积上减小的压力:

故答案为: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根据压强的定义式知,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大坝的坚固,下面必须修的宽一些,以承受更大的水压;
知道水位下降值,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水对坝底减小的压强,再利用压强公式求每平方米面积减少的压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增大压强的方法、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应用的了解与掌握,对液体产生的压力求法:先计算液体产生的压强,再根据压强定义式求压力。
13.【答案】
【解析】解:根据所学物理公式可知:
压强计算公式是;
密度计算公式是;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是。
故答案为:;;。
根据压强、密度和液体压强公式填写即可。
本题考查压强、密度和液体压强公式,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公式的记忆能力。
14.【答案】高度差 无关 相等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解析】解: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靠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大;
丙、丁两图,液体的密度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的形状不同,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可得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说明探究的是在密度相同,深度相同时,液体中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从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乙图和丙图,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且丙图中液体的密度大,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大,说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在图乙所示实验中若探头距液面的高度为,此时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两者产生的压强相等,
,,
盐水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高度差;无关;相等;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
分析丙、丁两图中形管两边的高度差,得出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的关系;
在图乙中,控制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相同,使金属盒的朝向不同;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结合转换法分析;
液体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
根据压强相等列等式算出液体的密度。
本题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考查压强计的原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15.【答案】解: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由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答: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解析】知道容器内水的深度,根据求出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知道容器底面积,利用求出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重力之和;
利用求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同时出现固体、液体压力和压强,要注意先后顺序:液体,先计算压强,后计算压力;固体,先计算压力在水平面上,后计算压强。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