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8 17:0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40小题,其中1-20小题,每小题1分,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Ⅱ圈层 B.Ⅳ圈层
C.莫霍界面以下 D.古登堡界面以下
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6日8时39分8秒,位于瓦努阿图群岛附近海域(13.52°S,167.90°E)发生里氏6.0级大地震,震源深为10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
4.发生地震时,经过震源正上方的商船最可能
A.只发生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C.只发生左右摇摆 D.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2017年6月19日上午,海拔3283米的俄罗斯舍维留奇火山喷发出高达15000米的灰柱,场面极为壮观。此次喷发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对航空造成影响,但火山灰降落下来,对环境的污染时必然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A.岩石圈 B.地核 C.地壳 D.软流层
6.这些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乙岩石是
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石灰岩
8.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作用④是
A.外力作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
9.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 太阳辐射能 B. 重力能 C. 核聚变反应 D. 放射性元素衰变
读下面的地貌景观图,回答问题。
10. 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11. 读“世界部分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图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中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区 B. 红海属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区
C. 阿拉伯半岛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区
D. 阿尔卑斯山处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交界地区,多火山、地震
12. 如图所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
A. 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 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 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 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13. 下列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合理的是(  )
A. 海河下游开挖入海河道 B. 我国南方低山丘陵整修梯田
C. 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开垦为耕地 D. 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打坝淤地
14.下列四幅地貌景观图中,因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回答15~16题。
15.该类工业最可能属于
A.技术导向型工业 B.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C.市场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工业
16.第四次产业转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是
A.造成沿海地区大量工人失业 B.有利于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C.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腾出空间 D.降低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17~18题。
17.图A中,我国承接全国IT产业转移路径①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18.图B中,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 ②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右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读图,完成21~22题。
21.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2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较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23~25题。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②所谓依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④等你随船从海深处回来,当潮汐卷走我的心事和无奈,我把信封好邮进大海
23.诗句描述的是湿地景观的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4.诗句描述的地理事物具有调蓄洪水功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目前,诗句①描述的景观在不断减少,这将造成周围区域
①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②旱涝灾害加剧 ③生活质量下降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完成26~27题。
26.田纳西河发源于
A.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B.拉布拉多高原南缘
C.落基山的东坡 D.密西西比河平原的沼泽
27.田纳西河早期开发存在的问题有
①土地退化 ②植被破坏 ③人口过多 ④环境污染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8.田纳西河能够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洪涝灾害多发 B.土地荒芜严重 C.河流落差较大 D.流域面积广大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29题。
29.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带为
A.乳畜带、玉米带 B.小麦带、玉米带 C.小麦带、棉花带 D.混合农业带、棉花带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据此完成30~31题。
30.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 B.气候干旱 C.秸秆还田 D.生物活动微弱
31.黑龙江垦区机械化水平形成的地理背景是
A.地形平坦开阔,土质黏重 B.地广人稀,农场经营规模大
C.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 D.宜农荒地多,个体农场数量多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水稻一年两熟,分早稻和晚稻。东北水稻主要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中,一年一熟。相对于南方大米,东北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清白透明,口感软糯,以五常大米最为著名。如图为五常市位置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品质好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②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良 ③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用量少 ④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五常大米供不应求,为增大市场供应量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单产量B.购置南方大米,进行精加工
C.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D.开垦荒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读黄土高原某地貌景观图,完成34~35题。
34.图示地貌特征形成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地势起伏大 B.黄土质地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35.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平整沟壑洼地 B.封坡育林育草
C.修建大型水库 D.修筑水平梯田
读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36题。
36.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市场广阔
③水运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染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犹如一道被6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据此完成37~38题。
37.文章描述的污染类型有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热污染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38.导致鲁尔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②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③机械制造业先进 ④经济发达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完成39~40题。
3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有
①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空间位置 ②为交通运输的调度提供移动数据
③服务于资源勘查和规划决策 ④为用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的查询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40.下列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①卫星信号接收机 ②北斗卫星 ③传感器 ④车载移动电话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41.(12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2分)
(2)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4分)
(3)写出断层两侧岩体的运动方向。(2分)
(4)相关部门决定在该区域寻找水源,你认为在________处钻井最合适,原因是什么?(4分)
42.(14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①为 工程;②为
工程。(4分)
(2)图中③为南水北调工程,此工程对北方地区的影响有哪些 (6分)
(3)图中箭头④表示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 等。(4分)
4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迅速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
材料二: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________型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外,最重要的国际背景是_____________。(4分)
(2)改革开放以后,三大经济圈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近年,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分)
①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②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③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 ④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 ⑤产业升级投入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其中1-20小题,每小题1分,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AABAD 6-10.AADDD 11-15.DDCAB 16-20.CCBCC
21-25.DBDCA 26-30.ACCDA 31-35.BACDB 36-40.BBBCC
二、综合题(40分)
41 .(12分)(1)E、D、C(2分)(2)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4分)
  (3)左侧上升,右侧下降(2分)
(4)G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容易找到地下水(4分)
42.(14分)(1)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4分)
(2)有利影响: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改善当地饮水质量;回填和补充地下水,减轻地面沉降;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不利影响:加剧土地盐碱化(6分)
生产成本(或土地和劳动力价格) 资源 环境 政策等(4分)
43.(14分)答案:(1)劳动密集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4分)
(2)①地处沿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③市场广阔、对外开放程度高,④教育和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⑤国家政策的扶持,⑥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较完善等(8分)
(3)D(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