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会泽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会泽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8 17: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下图表示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天空中的白云 B.进入绕月轨道的“嫦娥三号”
C.地球上的陨石 D.安全回家的“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
2.图中①-②-③-④天体系统分别表示的是
A.地月系一太阳系-银河系一可观测宇宙
B.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
C.可观测宇宙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
D.地月系一太阳系-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揽星九天”。该标识中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每个行星以各自的特征呈现。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序号和名称匹配的是
A.①-水星
B.②一火星
C.③一木星
D.④一天王星
4.图示反映出的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是
A.体积质量适中 B.具有适宜的温度
C.宇宙环境安全 D.有大气层的存在
5.图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年4月27日,“超级月亮”首次现身夜空,此时的月亮看上去更大、更圆(右图)。据此
完成6~7题。
6.比“超级月亮”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高一个级别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7.与月球相比,地球更不容易遭受陨石袭击的原因是
A.离小行星带更远 B.自转周期适中 C.有大气层的保护 D.地壳厚度较大
太阳是一颗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并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为地球提供光和
热,维持地表温度。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太阳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地球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B.地面接受其二十二分之一能量
C.地表太阳辐射量分布不均匀D.能量来自其内部核裂变
9.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20年6月21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共同目睹了“日环食”这一奇观,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中间部分呈现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因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并距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月球遮住的是太阳的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大气层
11.若太阳表面出现大而亮的斑块体现的太阳活动现象是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磁暴 D.电离层扰动
12.日环食奇观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干扰居民正常睡眠 B.太阳能发电量增加 C.火山喷发变得活跃 D.交通安全隐患增加
某地层分布有右图所示的化石。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是
A.前寒武纪 B.二叠纪
C.石炭纪 D.泥盆纪
14.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A.高山 B.湖泊
C.高原 D.盆地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的主要途径。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地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15~17题。
15.下列地质年代由老至新排序正确的是
A.新生代一古生代一中生代 B.太古宙一新生代-中生代
C.二叠纪一三叠纪一第四纪 D.新近纪-白垩纪-第四纪
16.在地质年代表中,下列属于古生代的是
A.白垩纪 B.侏罗纪 C.古近纪 D.二叠纪
17.下列是重要的铁矿产形成时期的是
A.前寒武纪 B.第四纪 C.侏罗纪 D.石炭纪
2020年4月11日凌晨0时44分许,台湾南部海域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82.1千米。其中,台湾中南部及东部发生有感地震。右图为地球内外部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图中①和②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不连续界面。据此完成18~20题。
18.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19.a圈层
A.连续但不规则 B.影响地球生命存在
C.主要成分是氢和氧 D.渗透到其他各圈层
20.生物圈的范围包含
A.a圈层底部 B.b圈层底部 C.b圈层上部 D.c圈层全部
读右图,完成21~22题。
21.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原因是
①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 ②纵波到达,左右摇晃
③横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 ④横波到达,左右摇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界面附近 B.软流层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地壳表面
2020年6月21日当天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默拉皮火山两次喷发,将灰色的火山灰云喷射到了6000米的高空中。据此完成23~25题。
23.默拉皮火山喷发的岩浆最可能来源于
A.地壳 B.下地幔
C.地核 D.上地幔
24.默拉皮火山喷发升空的火山灰烟柱最直接影响地球外
部圈层中的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
25.有关火山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
C.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D.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减慢
右图为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下列与干洁空气共同组成低层大气的有
①水汽 ②氧气 ③杂质 ④紫外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图中A、B分别表示
A.氧气、臭氧
B.氮气、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臭氧
2020年6月30日14时15分,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距离地球三万六千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该卫星升空过程中依次穿过了右图中大气的A、B、C层。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28~30题。
28.划分图示大气层的依据不包括
A.温度
B.气压
C.密度
D.运动状况
29.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大量吸收紫外线的是A层
B.B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C.C层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D.C层大气空间密度很小
30.北斗导航卫星从发射到进入C层前,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1~32题。
31.“高处不胜寒”,反映出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下列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晴朗天气时,③较弱
B.汽车尾气增多会导致①减少
C.阴雨天气时,④较强
D.臭氧层遭到破坏对⑤无影响
下图为不同地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33~34题。
33.图中符合大气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4.图④中市区与郊区之间布局有工业区,则城市风对市区环境的影响是
A.加重污染 B.增温增湿 C.净化空气 D.降温减湿
下图为两幅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35~36题。
35.①~④地中,风力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36.若图示均为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则③地的风向是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东风
海水性质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右图为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7~38题。
37.图示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的是
A.盐度 密度 温度
B.温度 盐度 密度
C.密度 温度 盐度
D.温度 密度 盐度
38.下列不是波罗的海海水盐度低的原因的是
A.海域封闭
B.大量淡水注入
C.降水少
D.蒸发量小
读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其中箭头表示洋流),完成39~41题。
39.图示①②③④四处海域最有可能形成较大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0.甲、乙、丙、丁四个海域,航行中最可能受到冰山带来较大威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1.若⑤处海域发生海洋污染,则下列海域中最容易受污染物影响的是
A.④ B.③
C.② D.①
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每年的钱塘江大潮总会吸引人们前去一览其壮观。右图为钱塘江口示意图,读图完成42~43题。
42.农历八月十八,形成钱塘江大潮的自然原因有
①太阳、地球、月球间的引力 ②杭州湾的喇叭
口地形 ③海潮与河水运动方向相同 ④陆风
的推波助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3.如果在钱塘江口地区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44~45题。
44.图中所示的水循环各环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
45.水循环的影响为
A.不断破坏着地表形态
B.加剧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
C.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D.阻碍陆地水资源更新
2020年7月7日,是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第一天,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恰逢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水淹没了大部分道路,导致众多考生无法按时抵达考点,考试时间不得不做出调整。右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46~48题。
46.图示水循环类型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47.洪水淹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A.c
B.f
C.g
D.e
48.为减小暴雨对歙县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有效的措施有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植树种草 ③修建水库 ④拓宽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台特玛湖位于塔里木河下游,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著名的绿洲。截止到2020年,台特玛湖生态输水达二十一次,输水总量84.3亿立方米,将一度接近干涸的台特玛湖恢复了往日生机。
下图为台特玛湖位置及周边示意图,读图完成49~50题。
49.台特玛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陆上内循环 B.海陆间大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海陆间大循环、陆上内循环
50.台特玛湖生态输水工程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A.增加降水量 B.减少下渗 C.增加地表径流 D.减少地下径流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上海市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左图)通过在屋顶铺设“硅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下面右图为我国第23周期太阳黑子数预报图,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
(1)简述上海大力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及好处。(4分)
(2)指出上海进行太阳能发电的劣势。(4分)
(3)由第23周期太阳黑子数预报图可知,第25个太阳高峰预估年可能是 年。
(2分)
(4)太阳黑子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太阳风暴会对地球产生一系列影响,试列举与之有关
的现象。(4分)
52.阅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恐龙曾是地球历史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主要分为草食类和肉食类。大约在6500万年前,恐龙突然灭绝。结束了长达约1.4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
(1)恐龙生活在 代,该时代包括 、 、 三个阶段。这一时期被称为 动物的时代。(5分)
(2)恐龙繁盛时期, 植物极度兴盛,分析其对于目前人类社会能源使用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
(3)在白垩纪,发生了 事件,恐龙从地球上消失,标志 代的到来。(2分)
(4)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猜想,代表性的有“陨星撞击说”“火山爆发说”“气候变化说”等。请从以上几个猜想中任选一个加以分析恐龙灭绝的原因。(2分)
53.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时段海陆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比较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大小。(2分)
(2)图示时间最可能是 (填“白天”或“夜晚”),此时吹 风。(4分)
(3)若图示地区陆地上的植被遭到破坏,则海陆间的风速将 (填“增强”或“减弱”)。
(2分)
(4)比较②和④不同高度大气温度的差异,并说明成因。(4分)
54.下图为拉丁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洋流M、D都是自北向南流,指出其各自洋流性质。(2分)
(2)比较M海区和A海区的盐度高低,并说明理由。(4分)
(3)C处海区与N处海区纬度大致相同,但C处海区盐度较 ,分析其原因。(6分)
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2.C 3.B 4.C 5.A 6.B 7.C 8.C 9.D 10.C 11.B 12.D 13.A 14.B 15.C 16.D
17.A 18.B 19.B 20.A 21.B 22.C 23.D 24.A 25.B 26.A 27.B 28.B 29.D 30.D 31.C
32.C 33.B 34.A 35.B 36.D 37.B 38.C 39.A 40.A 41.D 42.A 43.D 44.D 45.C 46.C
47.D 48.B 49.A 50.C
51.(1)原因:上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缺口大,用电量需求大。(2分)好处: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2分)
(2)上海阴雨天气较多,太阳能发电总量较小;天气状况多变,太阳能发电不稳定等。(4分)
(3)2022(2分)
(4)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全球定位导航产生误差或失灵;卫星电视节目传输中断;地球上部分地区气候异常现象等。(任答2点,4分)
52.(1)中生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爬行(5分)
(2)裸子 中生代大量裸子植物死亡,埋藏于地层中,形成了目前人类社会大量使用的化石燃料-煤炭。(3分)
(3)物种(生物)大灭绝 新生(2分)
(4)陨星撞击说:陨星是来自于地球以外的小行星,在地球表面会形成巨大的撞击力,产生强烈地震,产生大量尘埃,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等,破坏了恐龙的生存环境。
火山爆发说:大规模、大范围的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熔岩喷出地表,大量火山灰进入大气,不利于生物的生存,破坏了地球上恐龙的生存环境,导致恐龙灭亡。
气候变化说:受板块运动等的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变化,由温暖湿润的环境逐渐演变为寒冷干燥的环境,导致恐龙灭绝。(合理即可。任答一种,2分)
53.(1)②>①>③>④.(2分)
(2)夜晚 陆(4分)
(3)增强(2分)
(4)②地温度高于④地。成因: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高,地面辐射越弱,温度越低。(4分)
54.(1)M为寒流;D为暖流。(2分)
(2)M海区盐度高;(2分)M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2分)
(3)低(2分)陆地淡水注入起到稀释作用;沿岸寒流起到降温作用。(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