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细胞的增殖(课件+学案)(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细胞的增殖(课件+学案)(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08 16:57: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章第1节 细胞的增殖
【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明白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3.能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新课导入】
一颗玉米幼苗长成高大植株,这个过程依靠细胞的什么过程?
【新课讲解】
一、细胞增殖
1.概念:细胞增殖是指细胞通过________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意义
(1)单细胞生物通过________而繁衍。
(2)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________和________逐渐发育为成体。
(3)生物体内也不断地有细胞衰老、死亡,需要通过________加以补充。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二、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1.概念:________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______,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分裂间期
(1)起止:从细胞一次分裂________到下一次分裂________。
(2)比例: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________。
(3)特点: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
(4)思考:是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什么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三、有丝分裂过程
1.
时期 分裂图像 特点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间期(不属于有丝分裂过程) ①完成 和 的合成;②细胞适度生长。动物: 倍增
前期 ① 逐渐消失;②染色质→ ;③ 形成植物: 发出纺锤丝;动物: 发出星射线
中期 ①染色体的 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形态 ,数目
后期 ① 分裂、 分开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 ①新的 出现,形成两个细胞核;②染色体→; ③ 消失;④细胞质分裂植物: →细胞壁;动物: 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
2.染色单体形成于 时,消失于 期, 时期存在染色单体。
3.DNA数目加倍发生在 时期,原因是 ;加倍后的DNA数量减半是在 时期,原因是 。
4.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 时期,原因是 ;加倍后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在 时期,原因是 。
5.无丝分裂
①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②过程
a.________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________。
b.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______。
③实例:_________。
6.比较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相同点: ;
不同点: 。
四、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____________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______的形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_______ (如甲紫溶液)着色。
(4)实验流程
解离---_______----染色________---观察
【练习题】
1.下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B.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
C.c、d两段都要消耗ATP
D.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2018·全国卷Ⅰ)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3.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DNA的复制发生在ab段
B.与核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只发生在bc段
C.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e段
D.cd段的染色体数目是ef段的两倍
4.下图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3中a可对应图2中的B→C段;图3中c对应图2中的A→C段
B.完成图2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3中d所示的情况
D.处于图2中B→C段的可能是图1所示细胞,图1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5.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有关
B.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大
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的物质运输
D.细胞内细胞器种类的限制
6.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且随后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低倍镜下寻找分生区的依据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参考答案
【新课导入】
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增殖
【新课讲解】
一、细胞增殖1. 细胞分裂 2(1) 细胞增殖 (2)增殖 分化
(3)细胞增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
二、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1. 连续分裂 开始 为止
2.(1)结束 之前 (2)90%~95%
(3)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适度的生长
(4)不是,不分裂或者不连续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三、有丝分裂过程
1.DNA复制 蛋白质 中心体 核膜 核仁 染色体 纺锤体 两级 中心体
着丝粒 清晰 着丝粒 染色单体 细胞核 染色质 纺锤体 细胞板 细胞膜
2.DNA复制 分裂后 分裂前中后
3.分裂间期 分裂末期 DNA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4.分裂后期 着丝粒分裂每个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数目加倍
5.染色体 细胞核 细胞核 子细胞 蛙的红细胞
6.相同点:都是先经历间期再进行分裂期,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和DNA数量的变化都想同;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与亲代相同。
不同点: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末期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4、实验
⑴分生区细胞 ⑵染色体 ⑶ 碱性染料(4)漂洗 制片
【练习题】
C C C A B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6.1 细胞的增殖
人教版2019 必修一
新知导入
一颗小幼苗长成高大的玉米植物体,与细胞有何关系呢?
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
新知导入
本节要点
一、细胞增殖
二、细胞周期
三、有丝分裂
四、无丝分裂
五、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新知讲解
一、细胞增殖
1.概念: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到基础
2.增殖方式
细胞分裂的方式
(真核生物)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如蛙的红细胞)
(生殖细胞的形成)
主要方式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新知讲解
二、细胞周期
1.概念: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两个完成: 完成 完成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时间占90%-95%
并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细胞周期:_____
分裂间期:_____
分 裂 期: _____
B-B
B-A
A-B
方法二:直线图
A B C D E F G
方法一:扇形图
A
B
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分 裂 期:
AC
AB
BC
CE
EG
CD
EF
DE
FG
先长后短
合作探究1
分裂间期结束后,细胞就进入分裂期,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2、数染色体要数着丝粒,有几个着丝粒,就有几条染色体。
染色质
螺旋缠绕、缩短变粗
(细丝状)
(圆柱状或杆状)
分裂间期
分裂期
解开螺旋
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存在形态。
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
着丝粒
着丝粒
1、染色体组成: DNA+蛋白质
光镜下看不到
光镜下可见
新知讲解
三、有丝分裂
复习染色体的知识
中期
前期
间期
末期
前期
后期
以高等植物为例学习有丝分裂
三、有丝分裂
合作探究2
阅读教材112-113页,总结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1.分裂间期:
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细胞适度生长。
DNA分子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状态
结果
2.分裂前期:
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3.分裂中期:
②染色体的________和_______最清晰,便于用显微镜观察
①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所有染色体的________都排列在 ________上
赤道板
着丝粒
形态
数目
虚拟板
4.分裂后期:
①_______分裂成两个,____________分开,成为 。由纺锤丝牵引分别向两极 。
着丝粒
姐妹染色单体
两条子染色体
移动
②__________消失为0,染色体数目______, DNA 数目_____
染色单体
加倍
不变
合作探究2
5.分裂末期:
两消两现重建壁
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
真实板
合作探究2
问题: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是怎样的,与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是否相同?
新知讲解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子细胞形成方式不同
动物
植物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构成,在间期倍增)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
细胞板扩展成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
前期
末期
时期
区别
(板 壁)
(缢裂)
阅读课本114页比较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异同
合作探究3
相同点 都是先经历间期再进行分裂期,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和DNA数量的变化都想同;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与亲代相同。
新知讲解
6.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到稳定性。
相对于有丝分裂,无丝分裂是怎么进行的呢?
染色质复制
细胞核和细胞拉长
核膜和质膜缢缩
分裂成2个细胞
实例1: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注意:染色质、DNA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
1、过程:
2、特点: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变化,细胞核始终存在。
3、实例:蛙的红细胞等进行无丝分裂
四、无丝分裂
新知讲解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
1.实验用具
材料:洋葱根尖分生区
试剂: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等
新知讲解
2.实验步骤
解离
制片
染色
漂洗
观察
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
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显微镜下观察,分辨处于各时期的细胞图像
新知讲解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1.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变化原因?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其DNA数目变化规律
合作探究4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变化原因?
DNA复制
变化原因?
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其DNA数目变化规律
合作探究4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3.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变化原因?
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其DNA数目变化规律
合作探究4
1.正常情况下,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
A、根毛细胞 B、茎的形成层细胞
C、叶肉细胞 D、皮肤角质层细胞
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时,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为( )
A、间期细胞 B、前期细胞
C、中期细胞 D、末期细胞
B
A
课堂练习
3.右图所示为某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根据图回答:
(1)此图表示 ____物细胞处于细胞分裂______期;
有_____个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2)其前期时细胞中有____个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3)在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______个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8
0
4
8
8
8
4
0
4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
(蛙的红细胞)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
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分裂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
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向细胞两级移动
分裂末期-形成2个子细胞含有染色体数与亲代相同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板书设计
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细胞的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
二、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三、有丝分裂过程
分裂间期 分裂前期 分裂中期
分裂后期 分裂末期
四、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作业布置
1.课后117页练习与应用
2.绘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