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上册 1.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上册 1.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09 10:3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体会出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能识别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得到相应的平面图形。
2.通过观察能画出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图形(三视图)。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从不同方向看实物的方法,画出三视图。
2.难点:画出三视图,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教学准备】
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教师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并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观赏美景,思考“岭”与“峰”的区别。
导入语:多美的山,多美的诗!诗情画意来自作者苏东坡从多个角度对庐山的仔细观察。从哪些角度呢?
生: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在山中看。
师:回答得非常好!可能有些同学会纳闷,今天老师上数学课怎么会念起古诗来?其实,苏东坡通过作这首诗,教给了我们观察祖国大好山河的方法:从多个角度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庐山奇妙、壮观的美丽景色。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看什么呢?看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和数学中熟悉的简单几何体。然后教师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内容,能否通过观察和抽象思维来回答完成问题:
(一)看课本的图1~21,你能分别说出A、B、C、D每台摄像机拍到的是哪一张照片吗?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二)看课本的图1~22,你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吗?
生:开始阅读、想象自学课本内容,并动手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
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画图中的错误并矫正,然后总结。
(通过以前经验,我们可知,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图形)。
过渡语:为了巩固一下刚才所学的知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考考自己?
生:有。
师:请做课本随堂练习和习题1.6知识技能第1题。
生:动手做题并展示。
三、分组展示: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图,下面请每组拿出6个小立方体,由一位同学搭几何体,其他同学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
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活动。
每组学生选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搭几何体,其他同学画几何体的形状图,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变换不同搭法,同样画出几何体的形状图。
由小组同学搭几何体,画几何体的形状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和互学。
四、探究问题。
过渡语:我们已经掌握了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图的画法,但有时候只告诉我们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你能否搭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或只告诉我们从上面看几何体的形状图及图中标出相应的数字,能否画出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
探究一:如右图这是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一个几何体的形状图,请搭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你搭的几何体由几个小立方块构成?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通过尝试搭小立方块,相互合作,相互出点子,从活动中体会到答案不唯一,从活动中发现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要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以便学生进行尝试和交流体验,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探究二: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块所搭几何体的从上面看几何体的形状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块的个数,请画出从正面、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
师:你对小正方形中的数字如何理解?你是怎样画出的?
学生学习小组活动,用小立方体搭几何模型,然后根据几何模型画出几何体的形状图。
师:如果没有小立方块,也就是说不通过搭几何模型,能直接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及提供的数字画出从正面、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吗?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从几何模型、概念,抽象出规律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如从正面看:先定有几列,然后根据数字确定最高层次,画出从正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让学生充分交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结: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及提供的数字画出从正面、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先确定它们的列数,再确定每列方块的个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什么知识?学习到什么方法?哪些知识是自己发现的?哪些知识是讨论得出的?
学生反思归纳。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