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28 09: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7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7小题为选择题,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8—21题答案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绮丽qǐ 蓦然mù 截断jié 扑朔迷离sù
B.脖颈gěng 牲畜xù 栖居qī 拾级而上shí
C.蹩进bié 搭讪shàn 誊写téng 垂涎欲滴xián
D.踉跄qiàng 契约qì 筵席yàn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B.如能善用他的特长和经验,比较容易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C.我爱屋后的大山,山上树木参天,即使是严寒的冬天,也呈现出洋洋洒洒的春天 气息。
D.那鼓声,如骤雨,如旋风,气势磅礴,震撼着你,使你惊异于击鼓人那瘦小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如此大的能量!
3.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
② “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 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 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 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 缩小 控制
B.圣地 减少 控制
C.圣地 缩小 抑制
D.胜地 减少 抑制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祈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二、本大题7小题,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唐震字景贤,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有权贵以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已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咸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顾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辨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六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震奏减纲运米①,蠲②其租赋,令坊置一吏,籍其户,劝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给之。州有民佣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讼佣者杀其子投火中,民不胜掠,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色物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
……十一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邓益遁去,震尽出府中金钱,募有能出战者赏之。众惧不能战,北兵登陴,众遂溃。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曰:“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出犹可免。”震骂曰:“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敢言,皆出。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宋史·唐震传》)
【注】①纲运米:指朝廷分批调运的米。②蠲:免除。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题未启 启:打开。
B.政事一切无顾让 顾让:指顾念谦让别人
C.令坊置一吏,籍其户 籍:登记。
D.民不胜掠,自诬服 诬服:指诬告别人犯罪。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唐震正直忠诚品质的一组是(3分)
①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 ②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
③江东大旱,擢知信州 ④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
⑤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唐震年少居乡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闻过则喜。中进士后做小官,但他决不靠某权贵的推荐升官。
B.唐震任临官府官员,看到仗恃贾似道势力的潜说友执法上的错误,他敢于抵制,把这件事报告给刑部,使自己的正确见解得到认可。
C.唐震主管信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救济遭旱灾的百姓,他还能明察而求得实证,平反了一屈打成招的冤案。
D.元兵大至,将帅邓益逃跑,唐震就拿出自己全部金钱募人出战。危难之际,他放弃逃生机会,在敌人面前,他因决不投降而死。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3分)
译:
(2) 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5分)
译:
9.请用“/”将下面语句断句。(3分)
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本诗情寓景中,请从诗的前两句中选择一个意象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分)
答:
11.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每空1分, 共10分)
(1)风击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2)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白居易《琵琶行》)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柳永《雨霖铃》)
(5)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 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辛弃疾、 为代表的豪放派。
三、本大题4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2-14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高身量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 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了!”
  “哎呀!”瘦子惊奇地叫道,“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 ”
  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两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讶。
  “我亲爱的!”瘦子吻过胖子后开口说,“这可没有料到!真是出其不意!嗯,那你就好好地看一看我!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啊,天主!嗯,你怎么样 很阔气吗 结了婚吗 我呢,你看得明白,已经结婚了……这就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娘家姓万采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这个人,纳法尼亚①,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脱下帽子。
  “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瘦子继续说,“你还记得大家怎样拿你开玩笑吗 他们给你起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托斯②,因为你用纸烟把课本烧穿一个洞。他们也给我起个外号叫厄菲阿尔忒斯③,因为我喜欢悄悄到老师那儿去打同学们的小报告。哈哈……那时候咱们都是小孩子!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自管走过去,离他近点……这是我妻子,娘家姓万采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嗯,你的景况怎么样,朋友 ”胖子问,热情地瞧着朋友,“你在哪儿当官 做到几品官了 ”
  “我是在当官,我亲爱的!我已经做了两年八品文官,还得了斯坦尼斯拉夫勋章。我的薪金不多……哎,那也没关系!我妻子教音乐课,我呢,私下里用木头做烟盒。很精致的烟盒呢!我卖一卢布一个。要是有人要十个或者十个以上,那么你知道,我就给他打个折扣。我们好歹也混下来了。你知道,我原来在衙门里做科员,如今调到这儿同一类机关里做科长……我往后就在这儿工作了。嗯,那么你怎么样 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 啊 ”
  “不,我亲爱的,你还要说得高一点才成,”胖子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枚星章了。”
  瘦子突然脸色变白,呆若木鸡,然而他的脸很快就往四下里扯开,做出顶畅快的笑容,仿佛他脸上和眼睛里不住迸出火星来似的。他把身体缩起来,哈着腰,显得矮了半截……他的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也都收缩起来,好像现出皱纹来了……他妻子的长下巴越发长了。纳法奈尔挺直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把他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
  “我,大人……很愉快!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现在忽然间,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您老!嘻嘻。”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眉头说,“何必用这种腔调讲话呢 你我是小时候的朋友,哪里用得着官场的那套奉承!”
  “求上帝饶恕我……您怎能这样说呢,您老……”瘦子赔笑道,把身体缩得越发小了,“多承大人体恤关注……有如使人再生的甘霖……这一个,大人,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教徒……”
  胖子本来打算反驳他,可是瘦子脸上露出那么一副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相,弄得三品文官恶心得要呕。他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光是对他伸出一只手来告别。
  瘦子握了握那只手的三个手指头,弯下整个身子去深深一鞠躬,嘴里发出像中国人那样的笑声:“嘻嘻嘻。”他妻子微微一笑。纳法奈尔并拢脚跟立正,把制帽掉在地下了。三个人都感到愉快的震惊。
  1883年
  【注】①纳法奈尔的爱称。②希腊人,公元前356年放火烧掉了以弗所城狄安娜神庙,因而闻名。③希腊人,公元前5世纪,为波斯军队带路,出卖同胞,引敌入境。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小说通过两个老同学在车站邂逅的场景和对话,描绘了两个人的情绪变化,反映了俄国官场中的森严等级和小官吏的卑躬屈节,鞭挞伪善、庸俗的社会畸形心态。
  B.这篇小说的开篇非常简洁:“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一句话就把小说的地点、人物、事件交代齐备了。
  C.这篇小说着重描写的人物是瘦子,对他前后的态度变化采取了夸张的对比的写法,这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D.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小说重要意象。
  E.这篇小说揭示的社会问题是深刻、严肃的,但由于作品中夹杂着浓厚的幽默、滑稽成分,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减弱了小说主题原有的悲哀、凝重之情。
  13.胖子后来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了伏笔暗示?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4分)
  答:
  14.小说对胖子和瘦子,分别是什么态度呢?请你说明自己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答:
四、本大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蝴 蝶(张毅)
①汉语绝妙的象形构造使事物骤显神奇。蝴蝶之类词汇让人感觉美不胜收,这与国人的思维相契合。《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关于化蝶的描述忧伤得令人流泪,这种想象与蒲松龄笔下的狐狸有异曲同工之妙。苏童在小说《蝴蝶与棋》中写过一个由蝴蝶精幻化的女子。蝴蝶成精在民间少有传说,因为蝴蝶与精气相去甚远。蝴蝶的前身是一种爬行昆虫,作茧自缚再破蛹为蝶。这个蜕变过程曾被美国名片《沉默的羔羊》成功点化,不同的是该片讲了一个变态狂的故事。而蛹一旦变成蝴蝶就要为美丽付出代价,这是一种致命的飞翔。蝴蝶在空中飞着,它美丽得使人伤感。生活也是这样,它在我们眼前稍纵即逝,你抓住的只是蝴蝶的标本,但生活飞走了。我曾多次企图描述一只蝴蝶的美丽,但与真正的蝴蝶相去甚远。
②夏天是蝴蝶的狂欢节,几十万只蝴蝶在山谷里舞蹈着,呈现一种奇妙的景观。这是一幅寓意深远的童年草图:一双双手伸向停留在栅栏、花朵、草叶上的蝴蝶,在雨后的短暂宁静里,阳光远远地与蝴蝶相望着,这是许多人的内心经历。蝴蝶在双手合十的缝隙拼命挣扎,令回忆无限疲惫。而远离蝴蝶意味着童年的结束。小时候,我曾多次将捉到的蝴蝶装进玻璃瓶,看它们在里面垂死挣扎,作出徒劳的飞行状,很快它们会窒息而死,心中的惊悚难以描绘。有时我们会将蝴蝶浇上汽油之类的可燃物,火柴一亮,“哧”的一声,一只美丽的蝴蝶瞬间化为乌有。那是一个蒙昧的年代,对美的戕害成为一种游戏,时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蝴蝶敏感于某些阴谋地逼近,对于观赏者,它们会本能地飞走,为了躲过劫难,蝴蝶不停地拍击翅膀,留下一个美丽的影子。从破坏到自觉地保护,记录了我个人心灵的成长史。现在我只能隔着时间的栅栏,深切地回忆起那些美丽的精灵在童年留下的美好景象。在以后的无数个夏天,总有一种忏悔云一样浮在心里,那是一种对美的事物糟蹋而产生的愧疚。整个夏天,内心空空荡荡,整个夏天我都在等待那些蝴蝶向我飞来。
③二胡凄婉的曲调从中午持续到傍晚,直到月色在地上泛起青光。有人在演奏《化蝶》,在最后的节奏里,我想起了雪花。蝴蝶是一种来自天堂的精灵,在回去的途中误入人间,无意中透露了天堂的风景和上帝的秘密。自然景物中与蝴蝶相似的只有雪花。雪由水汽变成雪花从高空飘落,这是一个凄美的过程。雪落了,雪化了,茫茫天空再找不到那些雪花了,好像什么也不曾发生过。人与自然之美在时空中相遇又分离,就像童年逝去的蝴蝶。
④蝴蝶是昆虫王国的宫女,穿过哀婉的雨季和盛宴般的夏夜,带着隐秘的信息闯进人间,斑斓的两翼若宫廷的霓裳,让人想起自由灿烂的拓片。蝴蝶拒绝重复自己和其它同类。一只蝴蝶只属于今天。它没有昨天也没有明天。这让我想起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的一个神秘的“永劫回归”观。“永劫回归”观表明,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大地上许多事物都像流星一样一闪而逝,只在我们心中留下一团朦胧的影像。如玛雅文化、印第安部落以及阿房宫、圆明园。我曾亲历过一条河流的消失。20年前那里还是波光粼粼的一片,现在却是沙砾的废墟,“河”已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忆。时间是冷酷的杀手。八九月份,蝴蝶三五成群地再次飘过故乡的河流,它们在空中展现最后的美丽,令人惊魂的美,这是蝴蝶生命最后的时刻。秋天很快就到了。秋天是一部推土机,使所有生命都感到轰鸣的节奏。秋天落叶缤纷,秋天落花流水。
⑤我作过这样的观测:在同一片篱笆前等待去年那只蝴蝶,期待它重新落在温情的旧地。我知道这是痴人说梦。细雨如雾,几十只蝴蝶渐次临近,像等待我的认知。有时我想,存在与幻觉哪个更真实?当蝴蝶停在那片篱笆时,我看到是幻觉还是蝴蝶?与我记忆重叠的翅膀是去年那只还是更早的夏天?它们在花瓣上的停留短暂而轻柔,不惊动任何恶意的眼神,像亡者死前的告慰,但人类与蝴蝶永远不会重逢。米兰 昆德拉在小说《认》中写过一个中年妇女,她常在生活中模仿年轻时的衣着、口气以及手势,以期重新唤起丈夫或其他男人的目光,但她总是失败,这让我想起古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⑥蝴蝶是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一只成年蝴蝶过了繁殖期后,会对活下来的后代构成威胁,因为年老的昆虫被鸟发现后,捕食者会根据图案分辨出想捕获的蝴蝶,这样会使小蝴蝶亦同时处于危险之中。因此,过了繁殖期的蝴蝶会落在地表上,凶狠地扑打自己的翅膀,直到精疲力竭而亡,它们要在被捕捉之前灭掉自己的痕迹和一切秘密。
⑦一只被钉在墙上的蝴蝶标本,我们看到的只是美丽在时空的留存。夏天我从神农架带回一只蝴蝶标本。这是一只绿带翠凤蝶,暗蓝色的翅膀上闪着亮光,是一种蝴蝶粉末组成的荧光,带有神农架特有的神秘和死亡气息。在这个世界上,它不断拷问着我,在我心灵的夏季。看蝴蝶在天空中飞,与蝴蝶一往情深的凝目,望眼欲穿的伫立。我听到蝴蝶哭泣的声音。
⑧蝴蝶在流血,这反映了人类精神的分裂和对弱小生命的残酷。以生物之死为美感,让我想起某频道正在热播的西班牙斗牛。
15.文中说“记录了我个人心灵的成长史”,这里“心灵的成长史”指的是什么?(4分)
答:
16.请概括蝴蝶这一美丽的生命过程,并说出它们的悲剧命运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17.作者认为“自然景物中与蝴蝶相似的只有雪花”,它们相似之处在哪里呢?(4分)
答:
18.本文在叙事方式上更多地借助回忆、联想、想象乃至幻觉,这种写法有什么艺术效果?试举出其中一种作简要的赏析。(6分)
答:
五、本大题2小题,共8分。
19.从A句或B句中任选一句,仿照例句完成喻体部分。要求:两个喻体的内容构成对比关系。(4分,每空2分)
  例句:济南与青岛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青岛是着摩登时装的美少女,那么济南便是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
  A句: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网络世界是 ,那么现实世界便是 。
  B句:语文与数学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数学是 ,那么语文便是 。
20.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4分)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⑴研究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个字)
 ⑵最终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六、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国的西点军校在世界上名气很大,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这所学校有许多优良的传统。比如,当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完成,当军官问你为什么时,如果你为自己辩解,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完成任务,那就错了。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借口。”除此之外,你不能多说一个字。
对此,有人说,“没有借口”太没人情味了,太冷漠了:也有人说,“没有借口”,可以激起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还有人说,在人生中,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寻找借口上,失败也好,做错事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作用呢?
作为中学生的你,听到过一些借口吗?曾为自己找过借口吗?你对它有何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借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⑴立意自定。⑵文体自选。⑶题目自拟。⑷不少于800字。⑸不得抄袭。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答 题 卷
注 意 :本答题卷用来填写8—21题答案。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3分)
译:
(2) 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5分)
译:
9.请用“/”将下面语句断句。(3分)
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10.⑴. (3分)
⑵. (3分)
11. (10,每空1分)
⑴. , 。
⑵. , 。
⑶. , 。
⑷. , 。
⑸. 、
12.选择题 ( )( )(4分)
13.(4分)
14.(6)
15.(4分)
16.(6分)
17.(4分)
18.(6分)
19.(4分)
A句:假若网络世界是 ,那么现实世界便是

B句:假若数学是 ,那么语文便是 。
20.(4分)(每小题答案不超过24个字
24字
24字
21.(60分)请把作文写在背面的作文纸上。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答案C A蓦然mù为mò 扑朔迷离sù为shuò B.牲畜xù为chù 拾级而上shí为shè D. 筵席yàn为yán
2.答案D A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了;B应为事半功倍;C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3.答案C 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圣地可指与宗教或革命有重大关系或历史意义的地方。控制指操纵,置于有效的管理范围之内;抑制指压下去。
4.答案A B“自己”的主语不明确;C“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 D“因患病住院”可指黄昆,也可指两人。
5.答案D“诬服”是“无辜而认罪”。
6.答案A ③④句不能够表现唐震正直忠诚品质。
7.答案D 唐震拿出自己全部金钱募人出战,不合文意。原文是说唐震拿出州府中的全部金钱,招募能出战的人,奖赏他们。
8.(1)唐震让他的儿子出来给他看,这个案件于是得到了公正判决。
(2)城中百姓的性命都关系在我一人身上,我如果听从你的话能够不死,城中百姓死了,我有什么脸面活着呢?
9.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对两处给1分)
10.(1)“野草花”,增添了景色的荒僻之感,蕴涵了诗人浓厚的伤感之情。(或:“夕阳斜”,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蕴涵了诗人浓厚的伤感之情。)(找出意象1分,简要分析2分)
(2)运用了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抒发了诗人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2分)
1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李清照、苏东坡
12.答案DE D“情节离奇曲折”错误,这篇小说情节简单;E减弱了小说主题原有的悲哀、凝重之情的“减弱”表述错误,并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浓重。
13.①“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与瘦子的“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对比,暗示胖子经济情况远远好于瘦子。(2分)
  ②通过瘦子之口描述胖子的形貌穿戴:“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这暗示了胖子的地位和身份不简单。(2分)
14.小说对两个人都持批判态度。批判的矛头在瘦子身上更集中一些。(表明自己的观点,2分)①开始,两人都十分重视小时的友谊;但胖子说自己“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枚星章了”时,内心是炫耀的、语调是得意洋洋的;最后胖子“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光是对他伸出一只手来告别”,是对胖子口头上说不要官场奉承、行动上居然用这种居高临下的官场作派对待老同学作了重重的鞭挞。(对胖子的态度2分,意思对即可)②小说的写作意图主要是对人格进行刻画。人格的高下贵贱,与官阶的大小本无必然关系。但是两人从见面的三次拥抱接吻到告别时的变化,正是由于官阶大小引起的。这种前后变化在小人物身上体现得更充分,更有戏剧性。因此,作者把讽刺的矛头集中在瘦子身上,表现畸形的社会心态,鞭挞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对瘦子的态度2分,意思对即可)
15.蒙昧的我把戕害蝴蝶当成游戏;成长的我对美从破坏到保护;现在的我对过去糟蹋美心里愧疚,心怀忏悔。(4分,每答对1点得1分,答对3点给4分)
16.作茧自缚——破蛹化蝶——自杀身亡(3分)为美付出生命的代价;为后代的生存毁灭自己(3分)
17.把美丽带给人间,给人以遐想,都有一个凄美的过程。(4分,每答对1点1分,答对3点给4分。学生如有不同答案,能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8.能举出一种并说出其艺术效果得2分;举出文中实例1分,分析有理2分,语言通畅1分)
[示例] 本文在叙事方式上更多地借助回忆、联想、想象乃至幻觉,使全文呈现一种扑朔迷离的变幻之美(或:使文章内容充实、意境丰富,读来形象可感)。比如作者为了阐述许多事物的流逝,联想到了“玛雅文化、印第安部落以及阿房宫、圆明园”这一些人类历史的重要现象,以及“曾亲历过一条河流的消失”。逝去的历史与正在流失的现实融合在一起,引发读者的想像与思考,形象地说明“时间是冷酷的杀手”。既说明了问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使文章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19.(4分,每空2分)答案示例
  A.假若网络世界是飘浮于天空的云朵,那么现实世界就是脚下厚实的土地
  B.假如数学是工笔画,那么语文便是写意画。
20、(4分,每空2分)
  ⑴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⑵最终成果: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
文言文参考译文:
唐震字景贤,是会稽人,他青年时居住乡里,性情坚定不随便与人交往,有人指出他的过失,他总是很高兴。中进士后他做了小官,有个权贵用短信推荐他,唐震把这短信放进箱子里,后来他参与朝廷政事,就取出短信还给那个权贵,结果,封信的标记都没有打开,那个权贵很惭愧。咸淳年间,唐震由大理司直做临安府通判。当时潜说友做京城长官,他仗恃贾似道势力,很傲慢不驯,政事上一概不顾念谦让别人。恰逢临安府有审定的案件将施用刑法,唐震极力辩论这样做的错误,潜说友争论不过,把这件事上奏刑部,刑部终究认为唐震的见解是对的。咸淳六年,江东大旱,朝廷提升唐震主管信州。唐震奏告朝廷减少分批调运的米,免除那里的租赋,命令城市住宅区设立一个官吏,登记那里的户口,劝说富人分出粮谷,让住宅区的官吏主管供应粮谷。州里有个人雇牧童放牛,牧童逃走了,牧舍着了火,牧童的父亲诉讼雇主杀了他的儿子投入火中,这个人受不了拷打,就无辜认了罪。唐震看了这个案子的公文很怀疑,秘密地寻找那个牧童,在旁边的郡找到了牧童,根据这个又追问牧童的父亲,他回答还像先前一样,唐震让他的儿子出来给他看,这个案件于是得到了公正判决。
咸淳十一年二月,大量的元兵攻到信州,都大提举邓益逃离,唐震拿出州府中的全部金钱,招募能出战的人,奖赏他们。众人畏惧,不能作战,元兵登上城墙,众人于是溃散。唐震进入州府里的玉芝堂,他的仆人上前请求他说:“情况很危急了,番江门的敌人军队还未会合,赶快逃出去还能免于灾祸。”唐震斥责说:“城中百姓的性命都关系在我一人身上,我如果听从你的话能够不死,城中百姓死了,我有什么脸面活着呢?”左右的人不敢说话,全都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元兵进来了,元兵头目拿着公文铺放在桌子上,让唐震签署投降,唐震把笔扔在地上,不屈服,于是因此而死。
校学
级班
号生考
号位座
名姓


线
校学
级班
号室试
号位座
名姓


线
座位号:
语文试卷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