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人口居住密度大,公共设施集中,一旦出现内涝就会影响城市正常运转,甚至造成严重损失。防涝工作不能放松, ① ,不可涝而不备。
暴雨是造成城市内涝的因素之一。但此前一个时期城市发展重视地面工程的光鲜,轻视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和景观建设,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城市的地下管网就像“血管”,良好生态就像“排汗口”,历史欠账不补,一旦遭遇强暴雨 ② ,就是引发“内分泌失调”。( )。除了提高管网排水和河道的排涝能力,还应在更大范围内与国土生态治理、水利工程生态化等系统治理结合在一起。 ③ ,既重视“面子”,又强化“里子”,城市内涝这一顽疾才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城市建设全局被内涝问题的解决牵涉
B. 城市建设全局牵涉到内涝问题的解决
C. 解决内涝问题,牵涉城市建设全局
D. 内涝问题得到解决,牵涉城市建设全局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19. 下面是高一某班班长在班会上的发言,其中四处语言表达有问题,请指出句子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随着期末考试临近,学习任务加重,部分小组出现了随意不上体育课,延长学习时间和减少课外活动。②这样的“努力”背后带来健康隐患。为改变这种现象,促进大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班将于2020年12月1日举办班级体育文化日活动。③本次活动围绕“智慧学习,活力青春”为主题,展现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形式,不以体育竞技为主要形式。④希望同学们精心准备,积极参加。⑤也欢迎家长们前来观看指导,届时将惠赠节目单一份。
20. 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片段,请概括出火神山医院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2个字。
火神山医院作为一所传染病医院,防护措施近乎苛刻。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严格避免交叉感染。病房设计上,专用的隔离防护窗用于物品传递;内部压力低于外部的负压房间,避免病毒随气流流出。覆盖整个院区的防渗膜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雨水、污水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所有房间空气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
21. 根据下面“回”的字形演变和提供的例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楷书
回:象形字,甲骨文像渊水回旋之形,本义为回旋、旋转。
例句:
①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上述例句中的“回”字,使用本义的是哪两个?(只填写序号)。_________
(2)请根据上述例句中“回”的本义和引申义,各写出两个包含“回”字的成语。
①用本义:_______________②用引申义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徐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疫情暴发后,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武术因其在全面健身、提高身体免疫力等方面存在的巨大价值而不断登上热搜。
传统武术在思想哲学层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太极拳、八卦掌中所体现的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攻防有度等特性,① 。少林长拳、罗汉拳等拳种刚健有力、朴实无华的特征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同样深入肌理,尤其是在武德这一层面。武术竞技时, ② ,又要点到为止,这是武术界信守的武德准则。古代记载中有越女和袁公"折竹代剑"的斗智较技,还有曹丕和邓展"以蔗为杖"的剑术较量,这种比武说明古人已认识到只有避免真刀真枪,才能达到既不会受到致命伤害又有竞技乐趣的目的。现代武术散打比赛中,各种对人体要害部位严禁击打的规定,以及大面积护具的穿戴,都是有意识地保护对手。由此可见,③ 。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 请依据文段概括传统武术的价值。
21. 强健身体;熏陶思想;修养道德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人知道人参果,是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开始的。《西游记》第二十四回提到,万寿山五庄观有人参果,又名草还丹,“①,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实际上,市场上售卖的人参果,正名叫“香瓜茄”,它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一样,②。这些茄科植物生长旺盛,花芽质量好,果实产量高,果实颜色鲜艳。
香瓜茄当然不是来自五庄观,安第斯山脉的温带区域才是它的老家——哥伦比亚、秘鲁、智利都是它的原始分布区。这种茄科植物对生长环境并不挑剔,从海滨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③。只要没有长时间的霜冻,即便是温度降低到-2.5℃,它们也能生长。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22. 请分别用一个单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
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______。不同于英文、法文等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也叫语素文字。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素独立运用时是词,不独立运用时是构词成分。汉语中______,例如“我回家吃饭”这句话中的五个汉字就是五个语素。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一个语素由两个或多个汉字构成,例如“葡萄”“苜蓿”“琵琶”“乒乓”“牡丹”等都是双音节语素,“喜马拉雅”“奥林匹克”“白兰地”“噼里啪啦”“淅淅沥沥”等都是多音节语素,______都只是一个音节,它们组合在一起才是一个语素。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苗提供基础免疫,可以减轻疾病负担。也就是说,它可能防感染差了一点,防发病又差了一点,防传播也不能防住全部,但在防重症、防死亡上效果明显。因此, ①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呼吁,一定要向世界共享疫苗, ② ,那么病毒将共享世界。
至于公众关心的加强针要不要打?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尹遵栋表示,WHO认为现阶段开展加强免疫的证据不足。美国方面认为, ③ ,但不同人群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有差异。( ),但全人群开展加强免疫待进一步研究,需根据疫情情况做出综合研判。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我国考虑是,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对重点人群,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B. 我国对新冠疫苗加强免疫考虑是,对重点人群,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C. 我国对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考虑是,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对重点人群,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D. 对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我国的考虑是,对重点人群,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金湖中学、涟水中学等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大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 。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即便是“居”,也同样要“望”。( )。在园林建筑艺术中,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去,② ,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感受。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B.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都是为了“望”。
C.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丰富和得到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D.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丰富和得到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都是为了“望”。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江苏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人口居住密度大,公共设施集中,一旦出现内涝就会影响城市正常运转,甚至造成严重损失。防涝工作不能放松, ① ,不可涝而不备。
暴雨是造成城市内涝的因素之一。但此前一个时期城市发展重视地面工程的光鲜,轻视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和景观建设,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城市的地下管网就像“血管”,良好生态就像“排汗口”,历史欠账不补,一旦遭遇强暴雨 ② ,就是引发“内分泌失调”。( )。除了提高管网排水和河道的排涝能力,还应在更大范围内与国土生态治理、水利工程生态化等系统治理结合在一起。 ③ ,既重视“面子”,又强化“里子”,城市内涝这一顽疾才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城市建设全局被内涝问题的解决牵涉
B. 城市建设全局牵涉到内涝问题的解决
C. 解决内涝问题,牵涉城市建设全局
D. 内涝问题得到解决,牵涉城市建设全局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答案】21. C 22. ①宁可备而无涝 ②不是造成“血栓”③只有内外兼修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此句强调“解决内涝问题”,而非“城市建设全局”,而且“城市建设”的话题与下文联系更紧密,应放后面,排除AB两项;
D项强调“结果”,而非“行为”,排除D项。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强调“防涝工作不能放松”,与下句“不可涝而不备”逻辑和内容相呼应,应填“宁可备而无涝”;
第二处,前面有“城市的地下管网就像‘血管’”的比喻,结合“一旦遭遇强暴雨”,此处说的是遭遇强暴雨的后果,后句有“就是……”,据此应用“不是”照应;后面还有“内分泌失调”的比喻说法,可见此处也应有这样的比喻,可填“不是造成‘血栓’”;
第三处,下句“既重视‘面子’,又强化‘里子’”是形象解说,强调内外两个方面都要完善,才能治理好城市内涝,据此应填“只有内外兼修”。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19. 下面是高一某班班长在班会上的发言,其中四处语言表达有问题,请指出句子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随着期末考试临近,学习任务加重,部分小组出现了随意不上体育课,延长学习时间和减少课外活动。②这样的“努力”背后带来健康隐患。为改变这种现象,促进大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班将于2020年12月1日举办班级体育文化日活动。③本次活动围绕“智慧学习,活力青春”为主题,展现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形式,不以体育竞技为主要形式。④希望同学们精心准备,积极参加。⑤也欢迎家长们前来观看指导,届时将惠赠节目单一份。
【答案】(1)“活动”后加“的现象”;(2)“带来”改为“存在”(或删除“背后”);(3)“围绕”改为“以”(或“为”改为“的”);(4)“惠赠”改为“赠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等能力。
①句“出现了”后面缺少宾语,在“活动”后加“的现象”;
②句“背后带来……隐患”搭配不当,将“带来”改为“存在”或删除“背后”;
③句“围绕……为主题”句式杂糅,“围绕”改为“以”或“为”改为“的”;
⑤句“惠赠”是称人赠与的敬词,这里是指赠给家长,将“惠赠”改为“赠送”。
20. 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片段,请概括出火神山医院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2个字。
火神山医院作为一所传染病医院,防护措施近乎苛刻。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严格避免交叉感染。病房设计上,专用的隔离防护窗用于物品传递;内部压力低于外部的负压房间,避免病毒随气流流出。覆盖整个院区的防渗膜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雨水、污水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所有房间空气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
【答案】①分区严格;②病房设计避免病毒外传;③污染处理严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提高的要求,如本题“概括出火神山医院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2个字”,然后浏览材料,看材料共有几句话,找出介绍火神山医院特点的句子,筛选出三个特点,并按照字数要求进行概括。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话是从总体上介绍火神山医院,第二、三、四句具体介绍;第二句,“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严格避免交叉感染”是说医院分区非常严格;第三句“病房设计上,专用的隔离防护窗用于物品传递;内部压力低于外部的负压房间,避免病毒随气流流出”是介绍病房设计上的特点;第四句“覆盖整个院区的防渗膜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雨水、污水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所有房间空气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是介绍医院污染处理方面非常严格。
21. 根据下面“回”的字形演变和提供的例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楷书
回:象形字,甲骨文像渊水回旋之形,本义为回旋、旋转。
例句:
①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上述例句中的“回”字,使用本义的是哪两个?(只填写序号)。_________
(2)请根据上述例句中“回”的本义和引申义,各写出两个包含“回”字的成语。
①用本义:_______________②用引申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④ ②. 百转千回、回肠荡气 ③. 回心转意、回头是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义的能力。
依据所给出的字形与本义,要求考生能够区别常见句子中“回”字的含义,以及该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①“回灯”,指把撤了的灯拿回来,此处的“回”是拿回,是引申义。
②“峰回路转”,指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此处的“回”是迂回、回旋之意,是本义。
③“回车”,指掉转车头;“回”有掉转之意,是引申义。
④“鸟飞回”,指鸟儿在空中回旋、旋转,“回”字是本义。
故②④是本义。
百转千回(意思是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也指经历了很多周折)、回肠荡气(意思是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中“回”是本义;
回心转意(改变态度,不再坚持过去的成见和主张,多指放弃嫌怨,恢复感情)、回头是岸(意思是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妙手回春(意思是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的“回”是引申义。
江苏省徐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疫情暴发后,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武术因其在全面健身、提高身体免疫力等方面存在的巨大价值而不断登上热搜。
传统武术在思想哲学层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太极拳、八卦掌中所体现的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攻防有度等特性,① 。少林长拳、罗汉拳等拳种刚健有力、朴实无华的特征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同样深入肌理,尤其是在武德这一层面。武术竞技时, ② ,又要点到为止,这是武术界信守的武德准则。古代记载中有越女和袁公"折竹代剑"的斗智较技,还有曹丕和邓展"以蔗为杖"的剑术较量,这种比武说明古人已认识到只有避免真刀真枪,才能达到既不会受到致命伤害又有竞技乐趣的目的。现代武术散打比赛中,各种对人体要害部位严禁击打的规定,以及大面积护具的穿戴,都是有意识地保护对手。由此可见,③ 。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 请依据文段概括传统武术的价值。
【答案】20. ①深受道家文化影响;②既要以技取胜;③从古至今都重视武德。
21. 强健身体;熏陶思想;修养道德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密切结合横线所在处的前后语境。
由第一个横线前的“太极拳、八卦掌”可知应填内容和道家有关,由第一个横线后的“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来看,在句式上应和其相似,故第一横线处应填“深受道家文化影响”或类似的内容。
第二个横线处前的“竞技”提示要分出胜负,后面的“达到既不会受到致命伤害又有竞技乐趣的目的”中“不会受到致命伤害”对应“点到为止”,因此第二个横线处应填的内容应对应“有竞技乐趣”,即分出胜负,故第二个横线处应填“既要以技取胜”或“既要分出胜负”或类似的内容。
本部分内容从思想哲学对传统武术的影响谈起,论述的中心落在了儒家思想对传统武术的影响上,特别提出传统武术看重武德。第三段论述的就是传统武术对武德的重视。第三个横线作为总结句,是对中心论点的总结,再结合第三段文字列举的信守武德的古代和现代的事例,因此,第三个横线应填的内容应为“从古至今都重视武德”或类似的内容。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根据第一自然段中“在全面健身、提高身体免疫力等方面存在的巨大价值”的内容可以概括传统武术的价值为“强身健体”或类似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由“传统武术在思想哲学层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同样深入肌理”可以概括出传统武术的价值为“熏陶思想”或类似的内容。
第三自然段谈的是“武术界信守的武德准则”,因此,第三自然段可以概括出传统武术的价值为“修养道德”或类似的内容。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人知道人参果,是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开始的。《西游记》第二十四回提到,万寿山五庄观有人参果,又名草还丹,“①,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实际上,市场上售卖的人参果,正名叫“香瓜茄”,它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一样,②。这些茄科植物生长旺盛,花芽质量好,果实产量高,果实颜色鲜艳。
香瓜茄当然不是来自五庄观,安第斯山脉的温带区域才是它的老家——哥伦比亚、秘鲁、智利都是它的原始分布区。这种茄科植物对生长环境并不挑剔,从海滨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③。只要没有长时间的霜冻,即便是温度降低到-2.5℃,它们也能生长。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22. 请分别用一个单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
【答案】21. ①果子的模样 ②都是茄科植物 ③都能生长
22. ①人参果的名称来自《西游记》。②香瓜茄是茄科植物。③香瓜茄不挑剔生长环境。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
①从后文“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找出所写句子的主体,是什么“就如”?后文介绍人参果的外形,自然是想到“人生果的外形(样子、模样)” ;答案为什么写成“果子的模样”呢?从后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人生果可以与下文对说法对应,写为“果子”,更显“语意连贯”“表述逻辑严密”。填写句子,尽量要既“瞻前”,又“顾后”,追求最完美、高度契合语境的表达;②前文有“它同……一样”的表达,可选用“都是……”的句子结构。后文中有“这些茄科植物生长旺盛”,“这些茄科植物”所指的,必定在上句子得到照应。此填写不难,顺文章自然推出。③前文“这种茄科植物对生长环境并不挑剔”,还有“从…到…”的生长环境介绍,画线句前后文都出现了“生长”这一关键词便能得出答案“都能生长”。当然,用上“生长”一词更合语境,不用,意思表达对也未尝不可,如“都能见其身影”也不错。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
本题抓住文段中的主要句子如“很多人知道人参果,是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开始的”“人参果,正名叫‘香瓜茄’,它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一样,都是茄科植物”从“这种茄科植物对生长环境并不挑剔,从海滨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都能生长。只要没有长时间的霜冻,即便是温度降低到-2.5℃,它们也能生长”,从“名称由来”“植物门类”“生长环境”三个方面思考,抓住核心信息,语意完整,语言流畅,字数不超标,意思对即可。
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______。不同于英文、法文等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也叫语素文字。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素独立运用时是词,不独立运用时是构词成分。汉语中______,例如“我回家吃饭”这句话中的五个汉字就是五个语素。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一个语素由两个或多个汉字构成,例如“葡萄”“苜蓿”“琵琶”“乒乓”“牡丹”等都是双音节语素,“喜马拉雅”“奥林匹克”“白兰地”“噼里啪啦”“淅淅沥沥”等都是多音节语素,______都只是一个音节,它们组合在一起才是一个语素。
【答案】 ①. 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②. 汉字和语素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语素大多由一个汉字构成 ③. 这些词中的每个字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结合“两大类”“不同于英文、法文等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也叫语素文字”分析,前面说两大类文字,后面说“表音文字”“表意文字”,此处可以是对文字类型的概括,即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第二处,结合“例如‘我回家吃饭’这句话中的五个汉字就是五个语素”分析,后面是举例说明,围绕汉字和语素的关系来说的,即一个语素大多由一个汉字构成。
第三处,前面讲双音节语素即多音节语素,后面讲“都只是一个音节,它们组合在一起才是一个语素”,语境主要讲这些词中的每个字都只是一个音节。此处可以为“这些词中的每个字”。
22. 结合所学课文,按要求填空,每空不超过10个字
(1)青春不只是___________,不只是,______,更是_______。
(2)在家乡文化生活的调查中,我感到有喜有忧,喜的是______,忧的是_________。
【答案】 ①. 花样的年华 ②. 美好的梦想 ③. 不惧失败的勇气 ④. 百姓的娱乐生活丰富了 ⑤. 传统文化的衰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以及把握教材的能力。
(1)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都是对青春的吟唱”,《沁园春·长沙》的“青春激情”,《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雄强之力”,《红烛》的“青春的困惑与追求”,《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致云雀》中云雀这一“欢乐的精灵”的象征意义,《百合花》中的“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哦,香雪》中“香雪们”“青春的纯真和质朴”都围绕一个话题,即青春的激情、理想和价值。可以从这些课文中选取青春的价值的角度填写。如花样的年华、纯真的年华、美好的梦想、不惧失败的勇气、强劲的生命力量等。
注意句式上应整齐,不要超过字数。
(2)聚焦于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调查,考生可以结合在家乡文化生活的调查中的感悟来填写,注意分别填的是“喜”和“忧”,“喜”的应该是进步的地方,可喜的变化,如“百姓的娱乐生活丰富了”,“忧”的是存在的问题,即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传统文化的衰弱”。
注意不要超过字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苗提供基础免疫,可以减轻疾病负担。也就是说,它可能防感染差了一点,防发病又差了一点,防传播也不能防住全部,但在防重症、防死亡上效果明显。因此, ①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呼吁,一定要向世界共享疫苗, ② ,那么病毒将共享世界。
至于公众关心的加强针要不要打?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尹遵栋表示,WHO认为现阶段开展加强免疫的证据不足。美国方面认为, ③ ,但不同人群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有差异。( ),但全人群开展加强免疫待进一步研究,需根据疫情情况做出综合研判。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我国考虑是,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对重点人群,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B. 我国对新冠疫苗加强免疫考虑是,对重点人群,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C. 我国对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考虑是,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对重点人群,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D. 对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我国的考虑是,对重点人群,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B 22. ①大家对疫苗要有信心(或:要重视疫苗的接种);
②如果不共享疫苗;
③有必要进行加强免疫。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前文有“WHO认为”“美国方面认为”,应该强调“我国……”,排除AD;
“对重点人群”表范围,“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与“可以开展加强接种”联系更加密切,据此排除C。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因此”是结论,前文强调疫苗“在防重症、防死亡上效果明显”,据此应填:大家对疫苗要有信心(或:要重视疫苗的接种)。
第二处,前文强调“一定要向世界共享疫苗”,后文“那么病毒将共享世界”说的是不共享的结果,语境是一个假设复句,据此应填假设句的前提,应填:如果不共享疫苗。
第三处,语境针对“加强针要不要打”这一话题,前文强调“美国方面认为”,后文转折后强调不同人群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有差异,可见此处应填“应该加强免疫”之类的话。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金湖中学、涟水中学等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大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 。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即便是“居”,也同样要“望”。( )。在园林建筑艺术中,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去,② ,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感受。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B.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都是为了“望”。
C.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丰富和得到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D.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丰富和得到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都是为了“望”。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A 22. ①“望”最重要;
②景色都不相同。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衔接连贯的能力。
结合语段内容可知,段落重点论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望”,因此分析上下文可知,上文突出“望”,下文意在突出丰富的审美感受,从文句与语境的契合性角度看可以排除B、D两项。而C项“丰富”和“得到”语序不当,应改为“得到和丰富”。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语段的第一句“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应是关键句,阐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三个基本思想,而后文的论述中又紧扣这三点。
根据①处前面的“其中”,可知第①处所填的内容应为“可游、可居、可望”中的一个;而根据①处后的“一切美术都是‘望”,且后文皆谈“望”,因此,第①处可填“望’最重要”。
第②处,应抓住“同一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联想”等关键词,推出②处当填“景色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