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1、分析大堰河的形象,归纳诗歌主题。
2、赏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3、体味语言,领会诗人对大堰河、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大堰河形象的理解。
2、诗歌的表现手法、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2课时)
导入新课:1、请今天演讲的同学上台演讲。(作适当评价)
2、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艾青的童年生活及其保姆一生的悲苦境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如此怀念自己的乳母?就让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大堰河的形象,从中寻求答案吧。
一、概括大堰河的形象(学生讨论几分钟)
师提示:分析人物可大致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社会地位、性格、命运等。请各小组代表进行分析、归纳大堰河的形象。)
1、 分析形象
师:大堰河的社会地位怎样?
生甲:很低,连名字都没有。
师:对,找得很准。大堰河作为当时最普通的一名贫困劳动妇女,她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她的性格怎样?
生乙:勤劳。
师:从本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乙:第四节一连串的劳动,她用厚大的手掌“煮饭、补衣……还有第七节都是描写她的场景。
师:回答很好。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诗句读一遍。
(学生齐读相关诗句)
师:同学们读得很整齐。现在请大家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第七节作者反复用哪一个词来形容保姆劳动时的表情?
生丙:她含着笑……
师:对,大堰河尽管终日有忙不完的事,但她始终是“含着笑”做每一件事,这说明她具有怎样的个性?
生丁:笑对人生,乐观。
师:对,乐观。那么她除了勤劳、乐观,还有怎样的品质呢?
生戊:善良。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戊:“我”是地主的儿子,她却对“我”非常的关爱,给“我”以母亲的温暖。
师:对,大堰河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博大的女性。从诗的哪一节可以看出?
生戊:第8节,大堰河深爱着乳儿……
师:很好。大家仔细听我把第8节朗读一遍,认真体会其中包含的感情。大堰河的性格还有很多方面,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样一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她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
生戌:受尽欺凌,尝尽艰辛,悲苦一生。
师:太好了!大家概括得非常准确。
2、 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即全诗的主题)
师:大堰河可以说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所以诗人才无限深情的吟出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等诗句。诗人对自己的保姆极力赞美,甚至将这种感情扩大到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那么,为什么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的妇女生活如此悲苦,命运如此不公呢?她要是生活在现在早该发家致富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甲:社会制度,当时的黑暗社会。
生丁:还有传统的陋习。
师:诗人也在诗中明确地表白了对当时社会的态度,是哪一句?
生庚:“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个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师:讲到这里,我们已不难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他对保姆——
生丙:赞美与怀念。
师:对社会——
生乙:控诉与愤斥。
师:这也是本文的主题,我们一起来归纳。诗人以什么样的背景来表达主题?
生齐:以自己的幼年生活为背景。
师:描述了谁的一生?
生齐: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
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生热烈:抒发了对保姆真挚的怀念与热情的赞美,表达了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诅咒。
师:棒极了!大家自我鼓励一下。(掌声热烈,同学们热情高涨)
二、为大堰河建立个人档案
现在大家已经非常了解大堰河了,这么一个伟大的女性,应该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为了让大家加深印象,我们要为大堰河建立一个个人档案。我们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吧:属相、身高、体重、血型、身体状况、人生信条、最得意的是什么事。请大家作好准备,可以讨论。(先出示档案内容,后请学生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课堂火暴,各组争先恐后发言,争论激烈。边归纳边板书。)
档案内容归纳如下:
姓名:大堰河
属相:牛(勤劳/任劳任怨);马(任劳任怨的代表);猪(任人宰割)(只要有理就行)。
血型:O型,比较普遍,奉献型;什么血型都可以。
身高:160CM以上,经常劳动锻炼了;150CM以上,生活的重压,营养不良。
体重:47KG 生活不好,不会很胖。
身体状况:健康,能干那么多活;不健康,40岁就含泪去了。
生命中最得意的事:有乳儿——我。
人生信条:为了儿子,甘愿为牛为马;笑对人生;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师:只要有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整理大堰河的档案资料。
三、本文的修辞及其作用
师:我们知道了这是一首抒情的诗,作者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那么在叙事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大家找出原句,并思考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学生归纳有难度,让学生齐读其中某一节,细细体会,适当提示)
生答:排比、反复。作用是: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师: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很多地方都使用了首尾反复,如第1、3、4、6、7、8、10节都用了首尾反复。其作用
就是对比。
师:说得好!本诗的确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请大家列举一、两例。
生:第4节和第6节,两家条件的鲜明对比。
师插言:还有吗?
生:第10节,大堰河生前的凌侮和辛劳与死后的凄凉对比。
师:大家都找得很准确,文中的修辞还有很多,如“大堰河,你为什么哭?”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格?
生齐:设问。
师: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有兴趣的仔细整理一下。
四:对 “呈给你紫色的灵魂”一句中 “紫色”一词的探讨。
师:大堰河给予诗人的是无可替代的母爱,由此诗人对大堰河也是无比的怀念和赞美。请大家看倒数第2节,诗人赞美自己已故的保姆时这样写道:“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在这里,作者为什么单用“紫色”来修饰 “灵魂”呢?我们如何理解“紫色”所包含的深意呢?请大家认真思考,可以讨论。
生甲:紫色代表高贵,神圣。
师:说得好,紫色代表高贵,神圣,如我们古代最神圣的皇宫是什么?
生乙抢答:紫禁城。
师:再比如,形容好的东西时都用紫色的:红的发紫,紫气东来……大堰河虽然身份卑微,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善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请结合大堰河一生的命运,谈谈你对“紫色”的理解。
生甲:紫色是伤痕的颜色,代表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
师:回答得非常好,大堰河一生悲苦,结局凄惨,因而称为紫色的灵魂,既高贵却又伤痕累累。
四、课堂小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归纳大堰河的形象,加深了对作者无比赞美、怀念大堰河的理解,体会了排比、反复和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同时也领悟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这首诗,能从情感价值观方面受到启发,有所收益,懂得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五、布置作业
这是一首抒情诗,要求大家反复朗读,并选择诗中你认为最富于感情的段落,进行背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