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串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串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09 11: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七年级上册期末单元复习大串讲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
单元结构脉络
2
单元知识点梳理
3
中考真题演练
目 录
距今约70万年
距今约20万年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6000年
距今约五六千年
公元前
3100年左右
约前2070年
原始社会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北京人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传说中的炎
帝、黄帝时期
夏朝建立
阶段特征:
生产力不断提升,人类的智力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渐渐向奴隶社会过度
单元时间脉络
单元知识建构
单元知识梳理
远古人类 时间 地点 生产生活状况 意义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万—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用打制石器;采集狩猎;使用火,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有了审美观念,会人工取火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考点1.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时间
发现地点
体貌特征
生产生活状况
社会组织
发现的意义
对化石的认识
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
使用打制石器;采集狩猎;使用火,会保存火种;
群居生活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记录历史的特殊文字。
旧石器时代
考点1.2:了解北京人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①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
②群居生活
材料二: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厚40多米,1921年一1927年先后发现3枚古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此后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此外,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树籽。
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捕猎、采集
③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④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
史料分析
【云南】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如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这一远古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解析】题干给出的是北京人头像复原图。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高突,嘴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
【答案】A
链接中考
链接中考
【山东青岛】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 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
【解析】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打制石器。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 骨耜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
【答案】C
原始居民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年代
生活地区
房屋样式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距今约6000年
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
种植粟
饲养猪、狗;打猎捕鱼
制作陶器(人面鱼纹彩陶盆)和乐器;会纺织、制衣
距今约7000年
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
干栏式房屋
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
种植水稻
饲养猪、狗和水牛
制造陶器(猪纹陶钵)、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单元知识梳理
考点2.1: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北京人
元谋人
考古文物是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它们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人面鱼纹彩陶盆
猪纹陶钵
半坡典型特征: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
(2)主要不同点:
人面鱼纹彩陶盆
①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②建造房屋,定居生活;③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①种植的农作物不同;②房屋的结构不同
(原因: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不同)
考点2.1: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
原始农业
意义
地区
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考点2.2: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链接中考
【海南】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神农氏制作耒耜,教百姓从事农耕。故这一传说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兴起,即农业的起源。
【答案】A
考点3.1:炎帝和黄帝
炎帝:(神农氏)传说神农尝百草,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生产工具,制作陶器,乐器,发明纺织,煮盐,教民通商交换
黄帝:(轩辕氏)传说建造宫殿,制作衣裳,挖水井,制造船只,炼铜,指南车,制造文字(仓颉),音律(伶伦),算盘(隶首),缫丝纺织(嫘祖)
在中国的大地上,当时存在着许多的部落,其中黄帝与炎帝之间在阪泉进行了大战,最后炎帝归降了黄帝部落,而炎黄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进行大战,蚩尤战败。华夏族形成。时至今日,我们将炎帝、黄帝称为“人文始祖”。
禅让制 含义
标准
实质
人物
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贤德
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舜、禹。
考点3.2:禅让制
禅让
禅让
世袭制
链接中考
【湖南株洲】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  )
①半穴居房屋模型 ②刻猪纹黑陶钵 ③人面鱼纹彩陶盆  ④粟的朽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刻猪纹黑陶钵出土于河姆渡遗址,故应排除含②的选项。
【答案】C
链接中考
【贵州六盘水】《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民主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推举制
【解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在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族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族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答案】C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