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第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关于国家高度重视该活动的主要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A. 再次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B. 铭记日本侵华这段国耻,不忘仇恨
C. 纠正日本恣意篡改历史的错误做法 D. 向外国人宣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 B.
C. D.
3.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的庸俗,并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理想世界 B. 商业经济的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 工业革命使‘理想胜利'成为谎言 D. 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4.“每一政府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以上材料出自( )
A. 《波茨坦公告》 B. 《大西洋宪章》 C. 《联合国家宣言》 D. 《开罗宣言》
5.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下列事件符合此结论的是( )
A. 百家争鸣——诸侯争霸 B. 铁犁牛耕推广——商鞅变法
C. 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 D. 封建自然经济——闭关锁国
6.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他们为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纪念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我国在1984-1993年间发行了“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贵金属纪念币,下图纪念币中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是( )
A. 改进造纸术 B. 发明活字印刷术 C. 发明火药 D. 发明雕版印刷术
7.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B.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D.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8.宋朝出现“吞噬千家之膏腴,连亘数路之阡陌,岁入号百万斛,自开辟以来,未之有也。”导致此现象的根源是( )
A. 铁犁牛耕的使用 B. 井田制的瓦解 C. 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 D. 不抑兼并的政策
9.刘梦溪在《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中说,在理念上,研究中国的思想文化,“三晚”最重要:一是晚周、一是晚明、一是晚清。晚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的源头。晚明——是一个文化冲突非常剧烈的时期。晚清——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点、东方和西方的撞击点和交汇点,是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大转变时期。其共同的时代特征是( )
A. 社会动荡思想活跃 B. 分裂割据思想流派纷呈 C. 改朝换代百家争鸣 D. 社会转型新思想萌发
10.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中称赞威尔逊“光明正大”,是“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结合所学推知,上述评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B. 美国支持中国加入国际联盟
C. 美国协助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 D. 巴黎和会上美国反对肢解德国
11.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2月12日报道,WTO日前的一份专家小组报告指出,欧盟对中国输出螺丝和螺栓采取一刀切国别关税的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这说明
A.世贸组织有利于规范世界贸易活动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确立
C.欧盟丧失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D.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12.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 )
A. 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C. 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D. 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13.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话说,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 “存天理,灭人欲” B. “知行合一” C. “格物致知” D. “致良知”
14.据《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师尚父于营丘,曰齐”。材料中的“齐”( )
A. 是首先被分封的异姓功臣诸侯国 B. 是深入东北最远的封国
C. 被指令继承了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D. 被秦灭于公元前2世纪
15.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 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这些做法( )
A. 推动中外文明融合 B. 扩大儒道思想影响 C. 增加理学思辨色彩 D. 冲击传统道德观念
16.下面是 1870~1894 年清朝主要进口商品值占进口商品总值的比重(五年平均值)表(单位:%)。对表中内容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
年份 鸦片 棉制品 其他商品
1870-1874 39.2 32,2 28.6
1875—1879 41.7 26.8 31.5
1880~1884 37.3 29.5 33.2
1885-1889 27,6 34.7 37.7
1890~1894 21.1 35.3 43.6
A. 西方列强开始大规模对华资本输出 B. 鸦片贸易与中国市场开放呈正相关
C. 中国沦为列强经济附庸的程度加深 D.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
17.“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 )
A. 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B. 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C. 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 D. 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
18.卢梭指出,法律是“公意”,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不仅有决定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利,而且有通过起义推翻违反契约和法律、实行暴虐统治的君主的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 )
A.君权神授
B.主权在民
C.三权分立
D.君主立宪
19.马克思在评述18至19世纪英法等国社会制度时指出:“代议机构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十分特殊的产物,很难把它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开,就像很难把单独的个人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开一样。”据此分析,马克思认为( )
A. 资本主义民主是不充分不彻底的民主
B. 资产阶级代议制现代性的特征鲜明
C. 阶级局限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弊端
D. 资本主义代议制显示出勃勃得生机
20.两宋市舶条法规定,市舶司要对所有货物(外国贡物除外)先进行抽解,即从舶商货物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国家的税收。未经抽解,舶商不能私取货物。经过抽解后,政府还会强制购买部分或全部的货物,此举称为“博买”。这一制度( )
A. 规范了贸易市场秩序 B. 打破了抑商政策 C. 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 D. 增加了财政收入
二、问答题
21.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国同盟会,请写出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后来孙中山把这一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是哪“三民”主义?
22.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请回答: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23.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强盛开辟了道路。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从材料一的两张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请从政治、历史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子路》中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当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为政之道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提出“复礼”,“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仁”核心内容是“爱人”,从爱父母兄弟出发到“泛爱众”。孔子也曾对他的学生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学生颜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材料二:苏格拉底主张贤人政治,在他看来,治理城邦是最伟大的工作,但政治技艺决不是一种自然禀赋,政治家应培养精确深厚的知识和道德素养,其根本任务是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苏格拉底对希皮阿斯说,“你知道吗?如果不是卢库格斯在斯巴达建立了牢固的守法精神,那么他就绝不会使斯巴达凌驾于其它国家之上。在各个国家中,那些好的统治者总是把对法律的服从看作公民的最大义务。那些拥有最守法的人民的城邦,在和平时期生活得最幸福,在战争时期最强大。”有一次智者安提丰试图嘲弄苏格拉底,他对苏格拉底说:“你所过的生活连一个奴隶都赶不上……”而苏格拉底却反驳道,“能够一无所求才是象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神仙。”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回答造成两者思想不同的原因。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东西方人文主义比较
国别 关于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
希腊 内在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
中国 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观点
国别 主要观点
法国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卢梭 “社会契约”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
中国 黄宗羲 “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
顾炎武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于天下之人”
(1)材料一反映出古代东西方人文精神的核心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异同。造成东西方思想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
材料二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名称 三民主义内容 新三民主义内容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孙中山将材料一中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3)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
(4)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
27.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宋代文明深深的影响了世界。
——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
材料三 科举制度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宋太宗时在科举考试中开始使用糊名法。(糊名法在当今中国各类考试中仍普遍使用。)明清时八股文是一种简单且良好的文章格式,采用这种方式来写文章,思维缜密,格式严整;但它一意代圣贤立言,远离现实。科举制度在1905年废止。在科举的存废和利弊上,不同学者观点不一。
①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顾炎武
②科举虽然不好,但是没有科举,那个时代更坏!
——《疯狂的科举》潘剑冰
③就耳目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
——钱基博
材料四 钱钟书曾说: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
——都数得到宋代。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宋朝经济发展方面各有什么表现?
(2)据上述材料,从文明史的角度,概括说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若请你评价科举制度,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中国历史史实和学术研究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4)材料四中两位学者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这与“宋代是个‘积贫积弱’时期”的观点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五、论述题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00年,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住在城镇,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又加剧了环境污染。利物浦“有许多地方地面起伏不平,都是坑坑洼洼的,坑里积水。死狗、死猪被扔在里头。可是,这里的水被用于烧饭煮菜"。工业时代的废水和未经处理的污水实际上污染了每一条大河。城市中的每一寸土地都无法从水和空气污染的恶臭中幸免。被污染的生活用水和不卫生的居住条件导致了传染病的流行,霍乱、伤寒、痢疾与肺结核都是城市中常见的疾病。“煤烟曾折磨大英100多年之久,以煤炭为燃料的城市,诸如伦敦、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等,在没有找到可替代的燃料之前,饱受了几十年严重的空气污染之苦。”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等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反映出的问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并谈谈启示。(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9.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代 主要热词
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新中国、当家作主、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绿军装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 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Ⅰ号、喇叭裤
20世纪90年代 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21世纪初期 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C
3.【答案】 C
4.【答案】 C
5.【答案】 B
6.【答案】 B
7.【答案】 C
8.【答案】 D
9.【答案】 A
10.【答案】 A
11.【答案】 A
12.【答案】 B
13.【答案】 D
14.【答案】 A
15.【答案】 C
16.【答案】 C
17.【答案】 B
18.【答案】 B
19.【答案】 C
20.【答案】 D
二、问答题
21.【答案】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2.【答案】 变化: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②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③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
23.【答案】 信息:雅典城邦手工业发达,对外贸易活跃。影响:海外贸易发达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力量壮大,在政治上要求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推动梭伦改革的进程。
三、材料分析题
24.【答案】 (1)共同之处: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都提倡节俭,认为节俭是美德。
不同之处:孔子强调上下尊卑等级秩序,苏格拉底提倡法治;孔子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标准,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牢固的守法精神;孔子强调所有人都要遵守“礼”和“仁”,苏格拉底强调政治家的重要性。
(2)孔子时代,贵族等级观念仍然比较牢固;西周初期确立的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破坏正是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的直接原因。
苏格拉底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已经经历了初期发展,公民平等思想和法治观念影响深入广泛。
25.【答案】 (1)不同:古希腊古典人文精神强调个人的价值;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2)相同:都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不同:中国明清启蒙思想从本质上仍只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没能提出新的社会改造方案;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从制度层面批判君主专制.强调自由平等,为近代民主政治的开创提供了理论基础。
原因: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处于封建社会后期。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已经进入近代社会。
四、综合题
26.【答案】 (1)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2)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民权主义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
(3)辛亥革命。国民革命
(4)与时俱进,不屈不挠,为革命鞠躬尽瘁。
27.【答案】 (1)突破性创新: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商人在政治上受歧视的地位开始政变。渐进式创新: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水转翻车。
(2)说明:商品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高度发达;对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
(3))更注重①: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内命题,形式主义严重,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时期,君主专制走向顶峰,而八股取士选拔的人才只是忠于皇帝的奴才。
更注重②:科举制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政府官吏,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尚的形成;从方式上看,追求金平,公正;从选拔标准看,择优录用。
更注重③:明清时八股文是一种简单且良好的文章格式,格型严整,思维缜密。
(4)观点:宋代是一个文化繁盛的朝代。不矛盾: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宋代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来看,确实存在积贫积弱现象;但是从宋朝经济文化的发展来看则是商品经济繁荣,文化繁盛的朝代。
五、论述题
28.【答案】 示例:论题:工业化进程中治理“城市病”要坚持综合治理。
论述:英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随着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使用煤作燃料,造成空气的严重污染。工厂排放的废水造成土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人口激增,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诸如居住、教育、疾病、交通、就业、暴力犯罪等,“城市病”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愈发严重。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依靠科技治理环境污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立法和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坚持民生至上,不断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和城市化水平,造福人民。
启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今天我们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29.【答案】 论题: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曲折与发展。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经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由此我国也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共八大对国内矛盾和当前主要任务做出了正确分析,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不久又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十年间,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到21世纪初,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尤其进入新时代,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正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