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将下腔静脉扎紧,从上腔静脉灌水,则流出水的血管是( )
A.下腔静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2.构成我们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由此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更新。面对这一事实,你认为毛细血管不应该具有的特点是( )
A. 分布极广 B. 管壁极薄C. 血流缓慢 D. 管径较粗
3.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进行急救,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在此过程中( )
A.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B.氧合器中氧气从浓度低处扩散到浓度高处
C.流经ECMO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D.人体在ECMO中完成了呼吸作用
4.下列关于血液各种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能运载血细胞 B. 红细胞能运输氧
C. 白细胞在骨髓和胸腺中形成 D. 血小板能吞噬细菌
5.如图所示为心脏、血管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流出的血液一定为动脉血 B. 血液流经丁后一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血液流动的方向:甲→乙→丁→丙D. 血液流动的速度由快到慢:乙→丁→丙
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含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B. ②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 ③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D. 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
7.如图为血管及血液中物质相对含量示意图,若a中流的是甲类型血液,c中流的是乙类型血液,则b可以表示为( )
A.肺部的毛细血管 B.小肠处的毛细血管 C.肾脏处的毛细血管D.大脑处的毛细血管
8.下面是小王在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的摘录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测定结果· 参考值 备注 单位
红细胞(RBC) 2.3 4.0~5.5 ↓ 1012个/L
血红蛋白(Hb) 90 120~160 ↓ g/L
白细胞(WBC) 37 4~10 ↑ 109个/L
血小板(PLT). 180 100~300 109个/L
A. 从小王静脉血管中抽取血液做血常规检查
B. 如果给小王动脉输液,因为动脉压力太高,血液可能会从血管内往瓶子中流
C. 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小王可能患贫血症
D. 显微镜观察小王的血液涂片可发现血小板最多
9.如图为心脏工作某一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②和④处于舒张状态 B. ②和④泵出来的血液量不相等
C. ①和③与静脉相连,流回的都是静脉血 D. 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10.如图是人体心脏与某血管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可能是动脉也可能是静脉
C.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应在a点处扎紧胶皮管
D.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出,应马上结扎c处止血
11.小乐完成“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和“制作和观察血涂片”等实验后,做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中,血管a中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小
B. 甲中,血管b的管壁最薄、管径最大
C. 乙中,细胞①在毛细血管中一般排成单行通过
D. 乙中,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12.甲、乙、丙三人的血型各不相同,分别为ABO血型系统中的一种。甲的红细胞会与乙、丙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丙的红细胞会与甲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那么( )
A.甲的红细胞上有B凝集原 B.乙的红细胞上没有凝集原
C.丙的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 D.甲的血型是AB型
13.血型鉴定实验中,将受检者血液与标准血清分别混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甲、乙两人的的血型鉴定结果如图所示,则( )
A. 甲的红细胞中没有凝集原 B. 甲的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
C. 乙的红细胞中只有B凝集原 D. 乙的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
14.某人原来在平原生活,后来参军到了西藏,刚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头晕、疲乏、心慌等高原反应症状,以后逐渐减轻直至消失,能反映这段时间内此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变化的曲线是下图中的(纵坐标表示红细胞数量,横坐标表示时间)( )
A.B. C.D.
15.下图是血管内血压、血液流速及各类血管总面积的曲线图和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在A-F中属于毛细血管的是 (填序号),2 号血管血压 1 号血管血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6.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和心脏工作示意图。结合图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E、F两个过程,其中E处是________的气体交换,H处血液为________血。
(2)心脏四个腔壁最厚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心室正处于________状态,A与C、B与D之间的房室瓣处于________状态。
(4)图中G .HJ、K四条血管将分别与心脏上相应的血管________(填序号)相连。
17.图甲是人体内的两种血管的横切面,图乙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的血管①是________血管,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________;②是________血管。
(2)图乙中的血液在________血管内流动,与其他血管相比,该血管的管壁由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的血流速度最________。
(3)图乙中的X气体是________,Y气体是________。
18.如图所示,A、B、C、D、E、F代表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Ⅰ、Ⅱ、Ⅲ表示相关物质,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蛋白质经过A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Ⅰ________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图丙中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图乙曲线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
19.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所以体检时常需抽血化验。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的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由此可知抽取血液的血管是________。
(2)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血液中的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3)抽血化验后,医生发现小明血液中________比正常值高,因此判断小明的扁桃体发炎了。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检验血型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判断四位同学的血型依次为 .
甲 乙 丙 丁
B型标准血清 不凝集 不凝集 凝集 凝集
A型标准血清 不凝集 凝集 不凝集 凝集
A.A型、B型、O型、AB型 B.O型、B型、A型、AB型
C.O型、A型、B型、AB型 D.AB型、B型、A型、O型
20.下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分析回答:
(1)水往低处流,但血管[3]内的血液却能按箭头方向向上流动,原因很多,其中该血管内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血液从血管[4]流到[5]后,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下降”);血液从血管[6]流到[7]后,血液成分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2种物质)
(3)你现在在考试,大脑思考问题需要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其分解产物为________。
21.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 ”代表氧气或二氧化碳的交换或运输方向。请根据图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 呼吸急促, 腿部肌肉会明显有酸痛感是因为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导致________含量上升。
(2)经过组织内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3)血液中红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李刚在睡眠、散步、长跑三项活动状态 中的三种生理指标,甲表示呼吸频率、乙表示心率、丙表示下肢肌肉毛细血管内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即氧气与血红蛋白没有 分离的百分比含量).请选出能正确表示李刚长跑时三种生理指标的选项 。
A.甲-a,乙-b,丙-c
B.甲-b,乙-a,丙-b
C.甲-b,乙-a,丙-c
D.甲-c,乙-b,丙-a
22.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因此,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请完善下列相关实验。
【探究目的】________。
【实验材料】载玻片、试管、滴管、消毒棉球、一次性采血针、氯化钠溶液、柠檬酸钠(抗凝剂)等。
【实验步骤】①取5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依次为0.5%、0.7%、0.9%、1.1%、1.3%的氯化钠溶液,并各加入2滴________。
②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经________后的无名指,用滴管取血。
③向试管内各滴入1滴血液,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试管中混合液各1滴,置于5个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有何变化。
【实验结果】①在浓度为0.5%、0.7%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吸水胀破。
②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
③在浓度为1.1%、1.3%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失水皱缩。
【实验结论】________。
23.在治疗“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中,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膜肺”)功不可没。它主要由“血泵”“氧合器”和“调温器”三部分构成,图甲为“人工膜肺”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示意图,图乙为“血泵”工作示意图。
(1)如图甲所示的“氧合器”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填写器官名称),血液流经“氧合器”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线圈ab缠绕并固定在活塞一端,利用其与固定磁铁之间的相对运动,带动“血泵”中的活塞,使血液定向流动;阀门K1、K2都只能单向开启,反向则封闭管路。当线圈中电流从a流向b时,活塞将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血泵”处于________(选填“抽血”或“送血”)状态。
(3)人类大动脉的截面积约是5.0×10-4m ,若心脏推送血液的平均压强约为1.2×104Pa,平均流速约0.20m/s。则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_W。
参考答案
1.D 2.D 3.A 4.D 5.C 6.D 7.A 8.D 9.D 10.C
11.C 12.B 13.C 14.C
15. D;高于
16.(1)肺泡内;动脉 (2)D;左心室 (3)收缩;闭合 (4)2、4、1、3
17.(1)静脉;薄;动脉(2)毛细;一;慢(3)氧气;二氧化碳
18.(1)氨基酸;①(2)Ⅱ
19.(1)静脉 (2)血小板 (3)白细胞 (4)B
20.(1)静脉瓣(2)升高;氧气;无机盐(3)CO2和H2O
21.(1)乳酸(2)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3)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4)C
22. 确定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柠檬酸钠;消毒;红细胞形态;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是0.9%
23.(1)肺;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2)右;送血(3)1.2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一课一练”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