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顶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11 15:5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顶级中学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 12 月联考
化学试卷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 年 12 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咳嗽、吐痰、打喷嚏、说话等形成的数以万计的飞沫,直径在 1-100nm 之间,进入
到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过氧化氢、活性炭、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C.“84”消毒液是以 NaClO 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一起使用。
2.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用途等是对物质分类的重要依据,下列关于物质分类说法
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都能和水反应
B.CuSO4 5H2O 属于混合物
C.在水中酸都能电离出 H+,故能电离出 H+的都是酸
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3.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解读正确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
1
B.“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入水”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C.石墨与“嫦娥五号”卫星所用的含碳量 90%以上的碳纤维互为同素异形体
D.“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少量的 Ca(OH) -2 溶液与 NaHCO3溶液反应 HCO +Ca2++OH-3 =CaCO3↓+H2O
B.向水中通入氯气:Cl +H O=2H+ +Cl-2 2 +ClO
-
C.NaHCO3溶液滴入 NaHSO4 溶液中:HCO - +H+3 =H2O+CO2↑
D 2-.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H2O+2ClO- + CO2= 2HClO+CO 3
5 Na+ Ba2+ NH + Mg2+ OH- Cl- CO 2- SO 2-.某固体可能含有 、 、 4 、 、 、 、 3 、 4 中的几种离子,取
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水的电离):
(1)一份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得沉淀 2.33g;过滤后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2)另一份固体溶于水,与过量 NaOH 溶液混合后充分加热,只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色的气体 0.672 L(标准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 +.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4 、Cl 、SO
2-
、Na+4
B.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是否含有 Cl-
C.Cl- 一定存在且 n(Cl-)大于等于 0.01mol
D 2-.该固体中一定没有 Na+、Ba2+、Mg2+ 、OH-、CO 3
6 3 .已知下列反应: 2Fe 2I I2 2Fe
2 Br 2Fe2 2Br 2Fe3 , 2 ,
I SO2 H O 2I SO2 2 3 2 4 2H ,下列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2 .还原性强弱关系: I Br Fe SO2 3
B.向FeI2 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I-优先被氧化
C.I2+2Br-=Br2+2I-可以顺利发生
2
D.物质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失去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7.用0.2mol/L Na -32SO3溶液 30mL,恰好还原含 4 10 mol XO
2-
4 的溶液,则元素 X 在还原
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8.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CO2(HCl),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
B. 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 CO2气体
C.Cl2(HCl),通过饱和食盐水
D.Na2CO3固体(NaHCO3),加热
9.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mol 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
B 常温常压下,22.4L 水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3NA
C.0.1 mol FeCl3 加入沸水中完全反应生成胶体的粒子数为 0.1NA
D.常温常压下,14g 由 N2与 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A
10.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pH=12 的溶液:K+、Ba2+ —、Cl 、Br—
B — —.硫酸氢钠溶液:K+、SO32 、Cl 、NH4+
C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 、SO42-、Fe3+
D —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3+、Mg2+、ClO 、Cl
11.某化学小组探究 Na2O2与 H2 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装置 A 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将仪器组装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液面
高于试管中液面且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B.装置 B 中盛放浓硫酸,目的是除去 A 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
C.应先打开止水夹 K1、K2,待氢气纯净后再加热装置 C
D.装置 A 也可用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取 CO2
12.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
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B.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C.甲的体积比乙的体积大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相对分子质量小
13.有 4 g Na2O2 和 Na2CO3 的混合物溶于水,与 10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的盐酸
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为( )
A.8 g B.15.5 g C.5.85 g D.无法计算
1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集气瓶口出现白色烟雾
C.将自来水注入鱼缸以前需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目的是使水中的 HClO 分解
D.以次氯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漂白剂和消毒剂有效期较短的原因是次氯酸盐不稳定,
容易分解
15.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较长时间,最终会变成 Na2O2
B.取少量待测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待测溶液中一
定含有 SO42—
C.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熔融态硝酸钾,硫酸铜晶体都是电解质且熔融时都能导电
D.新制氯水或液氯都能使鲜花褪色
16.某化学小组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证明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4
A.利用 A 装置可以制备 H2,O2,CO2 气体
B.B 装置中应加入饱和 Na2CO3 溶液,加入该试剂的目的是除去 HCl 气体
C.C 装置中应加入 Na2O2固体,相关反应为 2Na2O2 + 2 CO2 = 2Na2CO3 +O2
D.D 装置中应加入浓 NaOH 溶液,加入该试剂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 CO2气体
二、填空题(共 52 分)
Δ
17.(12 分)1.已知制备胶体的反应原理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制备 Fe(OH)3胶体的实验
Ⅰ、甲同学直接加热饱和 FeCl3溶液;
Ⅱ、乙同学向 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Ⅲ、丙同学和乙同学一样,但是溶液出现红褐色后忘记停止,继续加热较长时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操作方法及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OH)3胶体是不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3)丁同学检查实验结果发现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烧杯底部有沉淀。
(4)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 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部分胶体将其装入 U 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
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 Fe(OH)3 胶体的胶粒带___________电荷。
②取部分胶体向其中逐滴滴加硫酸溶液,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这是因为_________;继
续滴加,沉淀减少最终消失,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③欲除去 Fe(OH)3 胶体中混有的 NaCl 溶液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
18.(18 分)“84 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 H1N1 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威露士”牌“84
消毒液”,该消毒液通常稀释 100 倍(体积比)使用。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
如下信息:
5
84 消毒液
有效成分 NaClO
规格 1000mL
质量分数 25%
密度 1.19g/cm3
(1)该“84 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mol·L-1。(保留一位小数)
(2)某同学取 100mL 该“84 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
c(Na+)=___________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 消毒液”的配方,欲用 NaClO 固体配制 480mL 含 NaClO 质量分
数为 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利用购买的商品 NaClO 来配制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 NaClO 固体的质量为 142.8g
(4)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会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 NaClO 的摩尔质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 NaClO 的物质的量
D.溶液的密度
(5)“84 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 98%(密度为
1.8g·cm-3)的浓硫酸配制 1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 0.8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
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6
②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____mL 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保留一位小数)
③为配制上述稀硫酸,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④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
序号)。
a.定容时俯视观察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f.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烧杯
19.(12 分)现有下列 9 种物质∶①NaHSO4固体,②CO2气体,③Ba(OH)2固体,④
盐酸,⑤蔗糖,⑥A1,⑦食盐水,,⑧H2S04⑨熔融 NaHC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物质中属升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
(2)①溶液与 O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0.8mol-·L NalS0.溶液与 0.ml-L Ba(OH)2 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若在混合溶液中维续滴加 B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20.(10 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设计了下
图的实验装置。B 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E 为收集氧气装置。
7
(1)写出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C 中盛有 ,目的是 。
(3)写出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指出装置 E 的错误 ∶
8
化学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D D C C B C A D A C A C C D B
17.(12 分)丁达尔效应(1 分) 用一束光通过胶体,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不
是(1 分) 甲、丙 正(1 分) 加电解质,胶体聚沉 2Fe(OH)3+3H2SO4=
Fe2(SO4)3+6H2O 渗析 (1 分)
18.(18 分)4.0 0.04 C C 1.6 4.4 100mL 容量瓶 胶头滴管
ac
19.
20.
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