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春之歌》 总课时:1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班级 二年级
学科 小学音乐 版本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小学二年级欣赏课活动基本内容,本册分为八个单元,该课选自第二单元。教学时主要以自主聆听为主的情境,引导学生用音乐的眼光观察生活,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音乐问题,积累音乐活动的经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但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好奇心强,学生对音乐欣赏有一种新鲜感,但对欣赏课认识不足,所以在教学中主要以游戏为主比较容易兴奋,学习兴趣较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跟据已有经验说一说你了解的春天。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领略国外音乐的特点。在活动中感受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并解决的音乐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学策略 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课堂导入。引导学生用音乐的眼光观察生活,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 发现解决的音乐问题,积累音乐欣赏课活动经验。
教法学法:体验法,演示法,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教学评价 1.通过完成活动一已有经验引入环节,落实学习目标1的达成。2.通过完成活动二课堂探索、课堂解析等环节,落实学习目标2的达成。3.通过完成活动三课堂拓展环节,落实学习目标3的达成。
教学过程(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观察今天教室的布置课堂探索1.初次聆听请同学们听一段音频,你认为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板书课题:春之歌)2.再次聆听这首作品的名字叫做《春之歌》,从这首作品的名字中,你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或者你有那些疑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小组合作探究。2.全班交流讨论。带着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春天在哪里》作者介绍课堂解析再次欣赏轻音乐《春之歌》,并随音乐轻轻律动或随音乐轻轻点拍,在头脑中想象一幅春天的美景。 同学们觉得门德尔松在创作这首乐曲时心情是怎样的?1.乐曲的情绪是?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3.你能随音乐画出旋律线吗?四、课外延伸齐唱《春风》边听歌曲边用lu模唱。 观察教室,了解信息利用已有知识感受音乐学生自由谈感想、收获,全班交流。 用生活去感知音乐无处不在。2.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学习知识技能。3.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艺术潜能,张扬学生个性。这是我们本节课利用动作找音乐信息解决音乐问题的重要手法。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春之歌优美的钢琴曲
教学反思:通过综合与实践,感受到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音乐欣赏经验。因此,本次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是让学主充分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理解自己眼中春天的样子。同时,老师设计了参与活动问题,引导,跟唱主题,动作参与表现音乐,画音乐图谱感受音乐结构和旋律特点。这些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能让学生在参与表现中感知音乐美和音乐表现的特点,从而达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