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教学设计
一、主导思想: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生活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及表现技能的培养,提高艺术创新能力及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二、学情分析: 本学年第一学期已学过变体美术字设计,学生对设计课很感兴趣,这正适合他们活拨、乐于表现的思想,大量的设计草图可使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也增加了作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做好引导级示范工作。三、 教材分析:教材共有两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讲述标志的概念及发展史及分类;第2部分讲述如何设计美观而富有内涵的标志;另外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标志图片可供参考学习。结合课改精神及校园文化特此设计本节课,以我校校园第12届文化艺术节为主题进行标志设计。注重概念、分类、创作方法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强调动脑、动手。注重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概念、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学习标志设计的创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重点及突出重点的措施标志的概念、应用分类.构成形式和设计原则。(作品观摩及分析)教学难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标志的创意设计。(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作品)四、教学环节:1、导入:将生活中的应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校园标志、宾阳芦小标志、中国银行标志导入课题。2、探究阶段:(1)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标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每天我们在不同的场合都会见到行行色色的标志,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熟悉的标志,将日常生活中的标志交流学习。(2) 通过交流学习概括总结标识的概念、作用、特点、构成、原则等。(3) 标志创意的方法步骤:(以学校标志为例探讨标志的创作过程)选题----构思----构图----定稿----着色3、学生作业练习:以我校第12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为主题设计一件适合其活动的标志,要求形象鲜明,传递信息准确、独特,美观。重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如:怎样将语言概括地用符号来表现,怎样表达的明确,又有独特的形象。发现设计独特的作业可以展示给大家,以便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信息,互相启发。4、学生作品展评(开展自评、互评、师评活动)五、教学目标大成评判依据:1、通过作品展示交流活动,检验学生对标志的概念、特点及创作方法掌握的情况;2、通过学生作品评判其标志设计是否形象鲜明、美观,传递信息是否准确、独特。六、课后拓展:所有作品批改后,教师选出优秀作品学生再次加工制作完成后在校内举办“校园艺术节标志设计优秀作品展”,并评奖,最佳作品将作为本届“艺术节标志”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