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0 14:4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温故知新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P97二
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和意义?
1938年3月
武汉会战的时间和意义?
1938年6月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P97五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9.18——1945.9.2)
14年抗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是指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
日军控制区
共产党控制区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掌握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基本史实,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2.正确分析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 3.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战场的作用,明白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 重点:
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难点:
对敌后战场的评价。
01
03
平型关大捷的时间地点、部队和意义? (P100)
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的情况、措施和作用?
(P101-102)
02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背景、时间、内容和意义?(P100-101)
04
百团大战的目的、时间地点、指挥、目标和意义?(p102-103)
阅读教材P100-103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
自主学习
一、平型关大捷
1、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部队:
歼敌:
意义:
1937年9月
山西太原平型关
林彪率领的八路军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P100三
平型关大捷作战图
平型关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 ,企图占领太原。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重要门户。





我军运输部队在平型关关口附近不明地域遭到西侧高地伏击,全军覆没。
---1937年9月日本《每日新闻》
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感嘉慰。
--蒋介石1937年9月26日给朱德、彭德怀电报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背景: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①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②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1938年
①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②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③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④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P100四-101一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时间:
发展:
作用: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1940年1亿多人口
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延安
1937-1940年
山东
陕甘宁
延 安
P101二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P102一
措施:
作用:
①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②经济: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4、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作战方法:
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
P101三
麻雀战
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麻雀在觅食飞翔时,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
地道战
地雷战
破袭战
对敌人的交通运输线,指挥通信系统、后方补给系统和重要技术兵器等目标,进行有计划的袭击和破坏的进攻战役。
水上游击战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5、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关系: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P102二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掩护敌后
战场开辟
相互配合
共同抗日
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1939年和1940年日本对中国的兵力部署
三、百团大战
6、百团大战:
背景: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P102三
三、百团大战
6、百团大战:
目的:
时间:
地点:
指挥:
目标:
意义:
1940年下半年P102四
华北地区P102四
彭德怀 P102四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P102四
三、百团大战
6、百团大战:
目的:
时间:
地点:
指挥:
目标:
意义:
1940年下半年P102四
华北地区P102四
彭德怀 P102四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根据地内的日为据点。P103一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P102四
三、百团大战
6、百团大战: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交通总破袭战。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12月5日)反“扫荡”。
三、百团大战
6、百团大战:
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实施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见人则杀,见物则抢,无法带走之物则烧。
三、百团大战
6、百团大战:
(主动出击的)壮烈的百团大战大战不仅严重打击了敌人,使其进攻计划受到致命的牵制,而且更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抗战信心,使投降派的言论行动濒于破产的境地。
----陕甘宁边区回民代表大会贺电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通过材料概括百团大战的意义?
三、百团大战
6、百团大战:
目的:
时间:
地点:
指挥:
目标:
意义:
1940年下半年P102四
华北地区P102四
彭德怀 P102四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根据地内的日为据点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P102四
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P103一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百团大战
时间、地点、
部队和意义
目的、时间地点、指挥、目标和意义
课堂小结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关系
课堂训练
1.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斗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长沙会战
2.电视剧《亮剑》中的八路军某部指挥员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台词所指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C
D
课堂训练
3.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该社评中“大规模的运动战”是( )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
C.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