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核能 一课一练(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7 核能 一课一练(word,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09 09:0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020年12月,温州首个核电站三澳核电站获国家批准建设。该核电站的发电原理及电能输送如图所示,则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里的是核裂变反应 B.汽轮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发电机的主要原理是电磁感应 D.电网在输送电能时会消耗电能
2.关于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射性物质在外界的影响下发出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
B.α射线是电中性的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流
C.β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D.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组织都有破坏作用
3.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这意味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走向了世界前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一代“人造太阳”的原理与氢弹的原理相同
B.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发电的
C.任何原子内部都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获得核能
D.超高温是核聚变反应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
4.关于核能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利用核能的途径是核裂变和核聚变
B.太阳发光发热和氢弹爆炸都是轻核聚变释放能量造成的
C.原子弹是在可控的链式反应下进行的核裂变
D.a、B、γ三种放射线中,γ射线可以治疗癌症
5.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出路之一。下图是核电站工作流程图,关于流程中各装置的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核能转化为机械能
B.蒸汽轮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发电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应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6.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我国新型核反应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该反应堆发生的核反应属于( )
A. 核聚变
B. 核裂变
C. 有的是核聚变,有的是核裂变
D. 既不是核裂变,也不是核聚变
7.下列有关课本中各图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通过做功,使物体的热量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木头燃烧
B.乙图:当塞子跳出时,观察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丙图:核电站反应堆里进行的是核裂变,现在人类可以和平利用核裂变的能量
D.丁图:经过科学家的努力,该图所示的永动机可能会实现
8.能量转化或转移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如图所示为核电站示意图、家庭电路部分示意图及电热水壶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进行的核裂变释放核能,直接转化为家庭电路所需的电能
B.发电机利用了电流磁效应发电,电热水壶利用了电流热效应烧水
C.汽轮机工作、壶内水升温两过程中,改变水的内能方式相同
D.手机充电和电热壶烧水时,两者本质都是电流做功
9.如图表示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产生氪核和钡核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该模型表示的是核聚变
该反应产生的中子可继续轰击其他铀核形成链式反应
C. 该反应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
D. 不能用该反应获得能量的方式来发电
10.三门核电站是浙江省第二座核站,装机总功率为750万千瓦。该核电站获取核能的途径如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反应堆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该核电站的年发电量为________千瓦时(一年以360天计)
11.2020年4月2日,中科院的“人造太阳”EAST实现1亿度运行近10秒,为目前世界最长,其原理如下图。
(1)“人造太阳”获得核能的方式是________;
(2)“人造太阳”实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继续进行这项研究的是:________(可多选)。
12.据报道,氢能源和核能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能源。
(1)氢能源被称为绿色能源,是因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
(2)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自然界发现金属铀。金属铀和二氧化铀按要求制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燃料棒或燃料块,就可以投入核反应堆使用。此反应堆获得核能的途径是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目前工业上的金属铀可用四氟化铀(UF4)和镁通过热还原法来制备,化学方程式为UF4+2Mg U+2MgF2 , 此反应生成物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13.近日“流浪地球”正在各大影院热映,吸引了大量观众。
(1)在我们在看电影时,坐在影院中各个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看到荧幕上的影像,这属于光的________反射现象。
(2)为了推动地球,影片中地球人建造了万台超级聚变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喷射火焰产生推力,从而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下列选项中的事物原理相同的是
A.喷气式飞机 B.火箭 C.汽车 D.轮船
(3)影片中提到地球发动机的能量来自“重元素聚变”。核聚变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请例举你所知道的一项核聚变的具体实例________.
14.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是通过重核裂变释放核能的装置,如图是核电站的原理图。核反应堆中发生重核裂变,释放出核能传递给水,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________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
(2)核电清洁、经济,但一旦发生核泄漏,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核燃料或核废料具有________。
(3)根据上图,请在方框内完成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流程图:
(4)仔细观察核电站的原理图。在发电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和________。
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产生巨大热量,常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具有________ ,所以核电站一般建在海边。
15.阅读嫦娥五号部分探月任务,完成相应问题。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后续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轨道器携带返回器留轨运行,着陆器承载上升器择机实施月球正面预选区域软着陆,按计划开展月面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
①2020年11月23日18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开始加注液氧液氢低温推进剂。
②2020年12月4日,旗开月表,五星闪耀,该面国旗以国产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的环境,做到不褪色、不串色、不变形。
③12月1日22时57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像跳伞运动员一样在深空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主动减速、快速调整、接近、悬停避障、缓速下降和自由下落阶段。
④2020年12月2日4时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土壤钻取采样及封装,月壤中富集了大量的氦-3,氦-3的最重大潜在价值是用作核能发电的燃料。试分析:
(1)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利用液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氢具有________、无污染的优点。
(2)嫦娥五号探测器所携带国旗的材料主要是________(“有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3)嫦娥五号探测器主动减速下降时机械能___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4)对于利用氦-3进行核能发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需要提供超高温条件 B.需要提供适量的中子轰击
C.不会产生放射性射线 D.也称为热核反应
(5)对于留置在月面的着陆器,其表面有部分材料是铁制品,试分析该铁制品时间久了很是否会生锈,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D 6.A 7.C 8.D 9.B
10.乙;核能转化为内能;6.48×1010
11.(1)核聚变 (2)ABD
12.(1)水 (2)核裂变;置换
13.(1)漫 (2)A,B (3)氢弹
14.(1)核裂变(2)放射性(3)内能(4)液化;较大的比热容
15.(1)热值大
(2)有机合成材料
(3)B
(4)A、D
(5)不会,因为月球上没有水和空气(回答没有水或没有空气也可以)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一课一练”
3.7 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