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敬业与乐业》同步作业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敬业与乐业》同步作业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21:5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敬业与乐业》同步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调和(tiáo) 郝免(shè) 妄想(wàng) 解剖(pō)
B.教 诲(huì) 禅师(chán) 佝偻(lóu) 倘若(tǎng)
C.骈进(bìng) 亵渎(xiè) 旁鹜(wù) 喉咙(hóu)
D.杜绝(dù) 咽气(yè) 秘决(jué) 羡慕(xiàn)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强聒不舍的行为。
B.你要记住,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遇到别人不明白的事情,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那样别人才会明白。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1)我所说的是否与《扎礼》《老子》愿意相合,不必深求;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3)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 别的什么好处。
(4)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 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A.做 并且 即使 但
B.故 因而 即使 才
C.但 所以 无论 却
D.故 所以 无论 才
4.下列关于《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B.几处反问句的使用,恰到好处地把几个分论点阐释出来,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C.引用古籍名言时,运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D.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的现场交流。
5.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的强聒不舍。
B.勤奋努力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别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你。
6.下列引文和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
A.“安其居,乐其业。”——《老子》
B.“群居终日,言不及交,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D.“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论语》
二、综合性学习
7.仔细观察漫画《忙里偷闲》,按要求回答问题。
(1)漫画讽刺了个别公务人员怎样的工作态度?
(2)请你劝说漫画中的公务人员。(要求:结合画面内容,并用上本课中的“敬业”和“乐业”两个词语。)
8.央视播出的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刚播出不久就引起热议。某校专门针对此事开展了“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zàn)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1)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3)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张媛同学看过后,产生了学一门技术的想法,但她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张媛,你会如何劝说她的父母?
9.在下面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要求内容相关、句式相似,能和整段的意思自行衔接,前后呼应。
根深才能叶茂,这是自然界的一条规律。莲和萍的对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什么莲能开出艳的花,___________,却不见萍的结果?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萍却居无定所,随波逐流。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本,回答各题。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目,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③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 为什么该敬呢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作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④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⑤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A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B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10.甲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1.简要分析甲文的论证思路。
12.乙文中“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请写出一句与该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古诗句(要求是至少连续的两句)。
13.指出乙文中画线的两句话运用的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敬业与乐业》,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4.对选文开头说“第一要敬业”中的“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B.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C.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D.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
15.对选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引用曾文正的话从正面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分心到事外。
B.选文中使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C.选文引用庄子和孔子的名言都是论证要敬业就必须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
D.作者举大总统与拉黄包车的例子、木匠与政治家的例子、挑粪工与军人的例子都是为了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16.对选文内容与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首段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了什么是“敬”,而后对朱子的话进行了化深为浅的解释,体现了演讲词通俗易懂的特点。
B.作者将“拉黄包车的人”与“当大总统的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结论。
C.“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 ”两句设问,引出后文对“敬业”的论述。同时也有引起现场观众注意的作用。
D.首段首先提出“要敬业”,再解释什么是“敬”,而后论述业“为什么该敬”,最后得出结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17.对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通俗易懂,准确周密。
B.语言华丽,对比强烈。
C.语言典雅,说理周密。
D.语言文学色彩浓厚,带有古白话色彩。
(三)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 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了?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来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自豪感:“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力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亡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8.解释下列词语。
层累:
骈进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选自(______________),意思是:
20.选出下列复句中不同的一项( )
A.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B.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C.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样,因竞胜而得快炙。
D.人生能从自己职业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21.本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作者列举了四件事例驳斥了做工苦的呼声,然后列举了两等苦人,再从 ________个方面证实了__________。
2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这句话在本段起(______)的作用。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徐文秀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心。
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能成就人生。
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就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能否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时间的长短,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君,主宰)。《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一文中提到,他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他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拉,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因为有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儿。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的锤炼和对品质的塑造。
⑦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有删改)
23.文章①②两段有什么作用?
24.文章第⑤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5.选出不能做本文论据的一项( )
A.《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C.据达尔文的妻子埃玛回忆,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一书时,经常昼夜不眠,没有一夜超过五个小时;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时,仍然坚持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直到临终前两天都未间断。
D.苏轼,政治上失意,被流放到当时荒僻的海南等地,但是他不计成败不计名利,一心造福当地百姓,比如他在蓬莱,上书改革盐政,百姓因此获利,这一改措施一直实施到清末。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D
6.D
7.(1)讽刺了公务人员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2)同志,作为公务人员,你们首先应该敬业--尊重百姓,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其次,你们更应该乐业--以为百姓服务为乐,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玩游戏、看电影上。
8.(1)①与外国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②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2)“工匠精神”是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一种体现,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坚持、专业的精神。(3)示例:叔叔阿姨,我觉得张媛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尊重她的选择。学习技艺也是有前途的,如果你们能让她去学技艺,也许她将来就是一名出色的技师呢。
9.结出丰硕的果 莲能纹丝不动 扎根大地
10.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11.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有业之必要、敬业、乐业三个方面,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分别进行论证,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12.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3. A例证(或:事实论证、举例论证),用事实证明“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 B引证,用易卜生的话引出学问对人生成长重要性的说法。
14.A
15.C
16.B
17.A
18.(1)重重叠叠的层次;(2)一同前进。
19.《论语》 知道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对它有兴趣的人。
20.B
21.要乐业四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22.承接上文,总起下文 。
23.列举现代人的一些焦躁现象,引出论点;作为论据,从反面论证耐心的重要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4. 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
25.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