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灰尘

文档属性

名称 假如没有灰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17 22:1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新课程
新思想
新理念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对比写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lù)
(wù)
(勿使)
(āi)
(尘埃)
(湿漉漉)
(yùn)
(日晕)
生 息:
湿漉漉:
干 涸:
日 晕:
生活;生存。
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现象。在太阳周围形成彩色光环,内红外紫。日晕常被看做天气变化的预兆。
没有水了。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生物将无法生存。
大自然将多么单调
①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古往今来”是指从古代到现在;“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②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庞然大物”是指庞大的东西。这段话首先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说明的事物更加具体、真实、生动。
③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削弱”就是变弱。这段话先写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变弱,因而光线柔和、不刺人眼;接着又运用假设,说明没有经过灰尘反射的阳光非常强烈,使人睁不开眼睛。通过对比说明,突出了灰尘的的重要作用。
④有趣的是,灰尘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怪脾气”“喜欢”这两个词语,将灰尘赋予人的性格特征,把灰尘的特点写得非常生动传神。
(1)A.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
   B.灰尘有的具有吸湿功能。
A句好,“大多”指大多数,准确说明了灰尘中具有吸湿功能的灰尘的数量,而“有的”没有数量的意思。
1、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2) A.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
B.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变成稳定的水滴。
A句好,“形成”是逐渐发展生长而造成的,形象地写出了分散的水汽逐渐吸附灰尘所形成水滴的过程。而“变成” 则指改变而成,这里水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3) A.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富人类。
B.只有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富人类。
A句好,仅仅“认识”是不能区分利和弊的,“正确的认识”是趋利避害的前提。
1.“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中的“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一般指通常,大多数情况,表明了灰尘的直径大多数是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的范围内,但也有特殊情况,这个词在这里有限制的作用,删去后不符合客观情况。
2.“庞然大物”的原意是什么?它与“灰尘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是否矛盾?为什么?
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不矛盾,这里的庞然大物是指颗粒比较大,人肉眼能够看到的灰尘,它们与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细小灰尘相比,就显得巨大笨重了。
3.“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一句中的“大大”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反射后阳光强度被削弱的程度。
课文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请你联系周围的事物,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例如:
灰尘,一方面,有碍卫生,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另一方面,在削弱阳光调节气候等方面又有重要作用。
1.蛇毒,一方面 ;
另一方面   。
2.废品,一方面 ;
另一方面   。
根据事物有两面性的观点,仿照下面的句子,再造两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