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08 22:1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同一首乐曲的音符中,( )。
A.“7”比“1”音高高 B.“7”与“6”音高相同 C.“7”比“1”音强
2.假如两个人在月球上,必须要( )才能顺利聊天。
A.大声说话 B.使用无线电 C.小声说话
3.我们能够发出声音的器官是( )。
A.舌 B.声带 C.鳃
4.如图,铝片琴( )边的音高,( )的音低。
A.左边,中间 B.右边、左边 C.中间,左边
5.在弹奏吉他时,若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响一些,可以( )。
A.调节弦的松紧度 B.用的力气大一点 C.用的力气小一点
二.填空题
1.根据下图所示,用“高→低”或者“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1)请按1→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
(2)请按1→7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
2.电视机遥控器上的声音键控制的是声音的( ),即音量。按不同的钢琴琴键,改变的是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
3.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 ),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 )改变了。
4.声带就像一根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 ),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 )。
5.二胡、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 )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三.判断题
1.所有的声音都是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的。( )
2.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物体,能感觉到物体正在振动。( )
3.声音只能向前传播。( )
4.用力压皮筋,皮筋不发声,因为皮筋没振动。( )
5.敲击音叉时,音叉没有能量产生。( )
四.连线题
1.连线题。
鸟叫声
人为的声音 电锯声
雷声
自然界的声音 雕刻石碑的声音
雨声
琴声
五.简答题
1.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2.想一想,上课时坐在教室里能听到哪些声音?
坐在教室里能听到的声音有?
六.综合题
1.把一根橡皮筋绕在铅笔盒上,在铅笔盒与橡皮筋之间插入两支铅笔,使橡皮筋离开铅笔盒面。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及声音的变化。
(1)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放松一点,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
(2)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拉紧,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
(3)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与( )有关。
2.下面是二胡、古筝、吉他等乐器让弦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1)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
(2)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
(3)手指在弦上连续移动。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识别( )的变化。
3.按要求画图。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是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分别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请你画出柱状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B
5.B
二.填空题
1.低→高;低→高
2.强弱;音高
3.长度;快慢
4.振动;高
5.弦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同学的说话声、老师的讲课声、上下课铃声、老师的脚步声、翻书的声音。
六.综合题
1.慢;快;物体振动的快慢
2.音高
3.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