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物理·新课标(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思维感悟成体系
┃思维感悟成体系┃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回眸教材析知识┃
1.质量的理解: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物理学称之为______,集市上买苹果,称的是苹果的质量。称量时用到的工具有台秤、杆秤等,实验室中称量质量的仪器是______。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______,与物体的______、______、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2.天平的使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___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若发现指针向标尺中间红线的左侧偏,应将横梁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使横梁平衡。天平的______放置砝码,______放置
质量
属性
天平
状态
形状
水平桌面
零刻度线
右盘
左盘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被称量的物品。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______夹取,不能用手拿。
3.量筒或量杯: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认清_______和______。测量者读数时其视线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_______________。
4.密度的含义及应用
(1)相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比较,铁块质量大,这是因为铁比木头的______大,即_________的物质的质量大。
(2)一滴水和一桶水的______是相同的,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与物质自身
镊子
分度值
量程
同一水平线上
密度
单位体积
密度
属性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有关,而与物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无关。
(3)根据ρ= 可以测算出物质的密度,鉴别物体是否是空心的,是否含有杂质。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5.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m=ρV
形状
状态
空间位置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原理
________
器材 天平、量筒、水、细针,适用于小于水密度的固体
方法一 ①用天平测物体质量m;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V1;③放入物体并用细针把物体压入浸没水中,记下V2,得V=V2-V1;
④密度为ρ=________
方法二 ①用天平测物体质量m;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V1;③再用细线拴住物体放入水中,记下V2;
④密度为ρ=_______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2)测液体密度
原理
__________
器材
天平、烧杯、量筒、被测液体
方法
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液体的密度
为ρ=________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典例精析把方向
例1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升空。9月27日17时,航天员翟志刚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按预定方案进行太空行走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轨道舱(如图5-1所示),这标志着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取得成功。在这一过程中,他所拿的五星红旗的质量________;翟志刚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他松开手,身体会“漂浮”在太空中,这时他的质量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对质量的理解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答案] 不变 不变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技巧点拨
明确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与形状、状态、温度、空间位置等外界因素无关。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例2 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进行调节。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左侧,如图5-2甲所示,应将__________向______调节。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把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典例2:天平的使用
图5-2
[答案] 平衡螺母 右 26.4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例3 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5-3所示,由图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 kg/m3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典例3:图释密度的含义
图5-3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方法点拨
本题是一类图像问题,考查的是学生从图像中提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一般是先在图像上分别取横坐标量(或纵坐标量)相等的几个点,然后分别比较另一坐标量的大小关系。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例4 小明用天平、大烧杯、小烧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密度。
(1)天平平衡时如图5-4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m=________。
典例4:密度的测量
图5-4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2)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B.把装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图乙所示放置
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烧杯中,大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烧杯
D.测出承接溢出水的小烧杯总质量m2
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
(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________; 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答案] (1)67 g
(2)大烧杯中装的水未到溢水位(或大烧杯的水没有刚好装满)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回眸教材析知识
方法点拨
本题应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测量石块的体积,即通过计算溢出水的体积得到石块的体积。操作过程中大烧杯装的水必须到溢水位,石块浸没,这样溢出来的水的体积才等于石块的体积。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根被压缩的弹簧,质量变小了
B.密闭容器内的碘升华时,质量变小了
C.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质量比在地面上小
D.1 kg铁和1 kg冰质量一样大
┃实战演习成高手┃
[答案] D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2.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这里铁棒磨成绣花针之后,它的质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 B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3.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 )
A.120 mg
B.0.13 g
C.1.25×10-3 kg
D.1.02×10-8 t
[答案] D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4.小王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水 1.0×103 水银 13.6×103
冰 0.9×103 干松木 0.5×103
煤油 0.8×103 铜 8.9×103
酒精 0.8×103 铅 11.3×103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同种物啊啊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答案] C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5.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的图像,在图5-5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答案] B
图5-5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6.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5-6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这时应该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 g、20 g和10 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图5-6
[答案] 右 增加 81.6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7.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寿山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5-7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寿山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寿山石的质量为________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 cm3,则寿山石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答案] 右 53.4 2.67
图5-7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8.图5-8是在“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中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 g、50 g、20 g、10 g、5 g等。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图5-8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1)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____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 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 g、50 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__g砝码,试加上其他砝码,最后调节游码。
(4)图乙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游码 平衡螺母 (2)BAC (3)50 (4)测量过程中调平衡螺母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9.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得下列四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体 质量
(g) 体积
(cm3) 密度
(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4 松木2 10 20 0.5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实战演习成高手
(1)表中的空格应填________,比较1、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只要是同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________________。
(2)比较2、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________。
(3)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________。
[答案] (1)0.5 体积成正比 (2)一般不同 (3)质量一般不同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1.用量杯盛某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的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5-9所示,从图中求出:
(1)量杯的质量是______g;
(2)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5章过关测试第3题针对训练
图5-9
[答案] 40 1×103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2.对于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来说,其实验步骤的安排有如下两种:
方法A: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用烧杯取适量的液体称出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④用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
方法B:①在烧杯中盛适量待测液体,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的液面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对准某刻度线为宜),记下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及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用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
请完成下列填空:
(1)将实验步骤中的空线补充完整。
(2)这两种方法最理想的是方法________(选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3.如图5-10所示是某种物质质量—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是____kg/m3。
第5章过关测试第7题针对训练
图5-10
[答案] 0.8×103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4.如图5-11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______ρB______ρC,(选填“>”、“<”或“=”)
图5-11
[答案] > >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5.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 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5-12所示的图像。请你观察此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______,密度将__。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________,密度将____。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____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________℃。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答案] (1)增大 减小
(2)减小 增大
(3)0 4
图5-12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6.学校需购买3 m3的木板修理课桌。每块板长为2 m,宽为100 cm,质量为40 kg,木板的密度为800 kg/m3,则该木板厚度为______cm,学校共需购买__________块这样的木板。
第5章过关测试第18题针对训练
[答案] 2.5 60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7.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为500 mL(ρ=0.9×103 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_____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______kg。
[答案] 0.45 0.9×103 0.05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8.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 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 cm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 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答案] m=5.2×104 kg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9.一支粗细均匀的蜡烛,燃烧掉一半,剩下的半支与原来的相比( )
A.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C.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D.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阶段综合测试三(月考)第13题针对训练
[答案] D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10.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答案] A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11.有一块金属,质量为81 g,体积是30 cm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若将这块金属切成两半,则其中一半的质量是________kg,密度是______g/cm3。
[答案] 2.7×103 4.05×10-2 2.7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12.由于连续作战和强烈的高原反应,参加玉树大地震抗震救灾的人员常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胸闷等一系列高原反应,如图5-13是一位救援人员在玉树机场大厅吸氧。若瓶的容积为10 dm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2.5 kg/m3,本次输氧用去了5 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1 kg/m3 B.2 kg/m3
C.2.2 kg/m3 D.2.5 kg/m3
阶段综合测试三(月考)第14题针对训练
图5-13
[答案] B
物理.沪科版(HK)
第5章 质量与密度┃试卷讲评针对练
13.一个瓶子能盛1 kg水,若用这个瓶子能盛____kg的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油的密度为0.8 × 103 kg/m3 )
[答案] 0.8
物理.沪科版(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