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学习目标】
1、掌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
3、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
【课前预习】
1.种子萌发的过程是( )
①种皮吸收水分②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轴、胚根和胚芽③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④胚根发育,形成根
A.②①④③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
2.花生种子彻底燃烧后,烧掉的物质和剩余的物质分别是
A.有机物、有机物B.无机盐、无机盐C.无机盐、有机物D.有机物、无机盐
3.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后,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长出“月球第一片嫩叶”。棉花是双子叶植物,下列有关棉花种子在探测器中萌发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的胚可发育成棉花幼苗 B.种子萌时首先要吸收水分C.种子萌发的营养物质来自子叶D.嫩叶是由胚根发育而来
4.肖涵同学想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只允许一个条件不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甲组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乙组的种子放在适温环境B.甲组用饱满的种子,乙组用干瘪的种子C.甲组用菜豆种子,乙组用花生种子D.甲组种子始终保持湿润,乙组种子始终保持干燥
5.玉米种子的胚包括( )
A.胚根 胚轴 胚芽 胚乳B.胚根 胚轴 胚芽 子叶C.胚根 胚轴 胚芽 种皮D.胚根 胚轴 胚芽 胚
【课前预习】答案
1.D
2.D
3.D
4.D
5.B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种地为什么要撒水?
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才开始种植
播种前为什么要耕地?
通过观察上面的图示,你认为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小组探究计划
分析教材中的参考方案,自己制定探究计划。讨论和
完善探究计划。
需要设计对照实验,注意变量的唯一性原则
分析参考方案中的对照实验
提示:
小组探究计划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分析教材中的参考方案,自己制定探究计划。讨论和
完善探究计划。
需要设计对照实验,注意变量的唯一性原则
分析参考方案中的对照实验
提示: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探究的一般过程: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步骤1 提出问题:
在哪种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步骤2 作出假设: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
步骤3 制定计划:
选择实验材料:绿豆种子50粒、烧杯、吸水纸、汤
匙、清水
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
步骤4 讨论和完善计划:
选择怎样的种子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应该将种子分成几组?每组多少粒种子?
每组一粒种子可以吗?
应当为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
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要研究的条件外,其
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步骤5 实施计划:
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定期观察,记录种子萌
发情况。
步骤6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7 讨论:
几号装置中的种子萌发了?几号装置中的种子没有萌
发?请你分析原因。
设置2号装置有必要吗?为什么?
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是否支持你的假设?
1 10粒种子 2 10粒种子 3 10粒种子 4
10粒种子
环境条件 无水 适宜温度 充足空气 一定的水 适宜温度 充足空气 一定的水 低温 充足空气 过多的水
适宜温度
缺氧
实验结果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实验结果:
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结论:
表达和交流
1.应当选用什么种子进行实验?
2.如何控制环境条件?
颗粒饱满,胚完整且具有活性的种子
只改变探究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一致
表达和交流
3.实验中种子分几组?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①分4组(1组对照组,三组实验组)
②每组10粒
③只有一粒,不可以,这样会有很大的偶然性。
4.应当为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
最适合种子发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表达和交流
5.对每一个变量组处理时,除了所研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与对照组相同?
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由单一变量引起,使实验更加准确
6.每隔多少时间观察一次,是否应同时观察?
应该同时观察
表达和交流
7.如果事先知道2号瓶的条件最适合种子发芽,本实验设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
8.1号瓶和3号瓶各检测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
不是,变量不唯一
有必要,起对照作用
设计了对照实验
2号瓶为对照组,1、3、4号瓶为实验组
第一组 2号瓶与1号瓶 变量为水
第二组 2号瓶与3号瓶 变量为温度
第三组 2号瓶与4号瓶 变量为空气
实验成功的关键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①
20 ~ 25℃
②
20 ~ 25 ℃
③
20 ~ 25 ℃
湿润的吸水纸
粒大饱满的种子
被虫子咬过的种子
煮熟的种子
思考:哪个装置的种子可以萌发?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种子萌发的条件
1.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自身条件:完整的活的胚、度过了休眠期的种子。
知识总结
种子萌发的条件
2.自身条件
(1)种子饱满;
(2)胚是完整的;
(3)贮存时间短,胚是活的;
(4) 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1.环境条件
(1)适宜的温度
(2)一定的水分
(3)充足的空气
结构不完整的种子
死亡的种子
休眠的种子
即使有适宜的环境
条件都不能萌发
小结:种子萌发的条件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
子叶
胚乳
转运其中营养物质
吸收水分
胚根
根
胚轴
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芽
茎和叶
植物体
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收水分膨胀
2.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3.胚轴伸长
4.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种子的萌发过程
一、种子首先会吸水
二、胚根发育 ,突破种皮,形成根(向下)
三、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向上)
水分可一转运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
1.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先发育?
2.胚根、胚轴、胚芽各发育成了新植株的
哪一部分?
3.子叶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
胚根
逐渐消失
种子与植物体的对照
菜豆
玉米
转运其中营养物质
种
子
子叶
胚乳
吸收水分
胚根
根
胚轴
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芽
茎和叶
形成新的植物体
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
抽样检测
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保持器皿湿润,观察纪录,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四、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
抽样检测法:
抽样检测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思考与讨论
样本大小要合适;随机取样;检测方法要科学。
种子的萌发
条件
过程
外界条件
内部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胚是完整的且是活的
度过休眠期的
种子吸收水分
转运营养
胚根发育
胚轴伸长
胚芽发育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1.绿豆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李时珍称其为“菜中佳品”。下列关于绿豆种植和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储存的营养物质被消耗B.种子萌发时胚芽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茎和叶C.1千克绿豆可以长出4千克豆芽,此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增加
D.播种到肥沃土壤里的种子能吸收较多的无机盐,利于萌发
2.新疆棉在早春播种,刚刚种下的种子需要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主要是为了( )
A.有利土壤保温 B.防病虫害 C.提高光和效率 D.隔绝雨水
3.以下关于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依靠子叶提供营养B.种玉米时覆盖地膜能提升地温利于萌发C.玉米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茎D.玉米种子萌发后子叶发育成叶
4.比较玉米和大豆,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没有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B.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具有直根系C.玉米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D.玉米的叶脉呈网状,大豆是平行叶脉
5.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豆杉是裸子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B.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都用孢子进行繁殖C.玉米和菜豆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两者都用子叶贮存营养,只是数量不同D.苏铁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属于裸子植物
6.适量的_____、充足的_____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7.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___、____、___和子叶组成。
8.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幼小生命体的胚,胚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子叶。
9.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分为四大类群,其中我们所吃的海带就属于____类植物;_____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种子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____、一定的_____和充足的空气。
10._______将来发育成茎和叶,_______将来发育成根,________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
【课后练习】答案
1.A 2.A 3.B 4.B 5.C
6.水分 氧气
7.胚芽 胚轴 胚根
8.胚芽 胚轴 胚根
9.藻 苔藓 温度 水分
10.胚芽 胚根 胚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