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知识点来源 □学科:数学 □年级:七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章节:第一章第四节(1.4.1)
设计思路 经历有理数乘法的推导过程,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归纳出两数相乘的法则,感悟中、小学数学中的乘法运算的重要区别。通过体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感悟和归纳出进行乘法运算的一般步骤,探索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并能运用。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和乘法法则; 2.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确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什么叫乘法运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如 2+2+2+2+2=2×5; (-2)+(-2)+(-2)+(-2)+(-2)=(-2)×5 像(-2)×5这样带有负数的式子怎么运算? 二、探究学习 (认真阅读P28-29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观察乘法算式, ①3×3=_;3×2=_;3×1=_ ;3×0=_. 规律: .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 则:②3×(-1)=_;3×(-2)=_;3×(-3)=_ ; 则:③(-1)×3=_;(-2)×3=_;(-3)×3=_ ;(-3)×4=_ ; 则:④(-3)×3=_;(-3)×2=_;(-3)×1=_ ;(-3)×0=_ ;按此规律完成下列各题: ⑤(-3)×(-1)=_;(-3)×(-2)=_;(-3)×(—3)=_ ; 小组合作、交流、总结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_________,异号_________,并把_________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________. 三、精讲点评,归纳总结 1.阅读填空, (1)(-5)x(-3)……同号两数相乘 (-5)x(-3)=+( )……得正 5x3=15……把绝对值相乘 所以(-5)x(-3)=15 (2)(-7)x4…… (-7)x4=-( )…… 7x4=28…… 所以(-7)x4=-28 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法的步骤:两个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_____, 再确定积的______. 2.基础训练,例题讲解 (1)填表练习 被乘数乘数积的符号绝对值结果-37112-2035-14
(2)例题讲解 解:(1)(-3)x 9 (2) 8 x(-1) (3)(-7)x(-3) (4) 3.巩固练习 (1)6×(—9)= . (2)(—4)×6= . (3)(—6)×(—1)= (4)(—6)×0= . (6) . 总结归纳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五.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的乘法以及初中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及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基本运算,它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以后学习有理数除法等数学知识的铺垫,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