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2.1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填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完成1-3题。
1.若P点为极点,0为地心,则E、F两地情况不同的有( )
A.昼长 B.地方时
C.自转角速度 D.正午太阳高度
2.若EO、FO分别为两条日期分界线的一段,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
A.2时 B.4时
C.18时 D.20时
3.若O(20°N,90°E)为太阳直射点,弧线EP、FP分别为晨线和昏线的一段,则
A.P地的地理坐标为70°N,90°E
B.E、F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
C.E、F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D.P、E、F三地的昼长相同
图2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表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2回答4-6题。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120°E,20°S B.60°W,20°S
C.120°E,23.5°S D.60°W,20.5°S
5.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为( )
A.76.5°S,37° B.80°S,10°
C.76.5°S,10° D.80°S,30°
6.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先东南后东北 D.先东北后东南
图3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MN差值为20°。读图回答7-8题。
7.该地纬度为( )
A.10°N
B.20°N
C.40°N
D.60°N
8.图中日期和我国文化现象大致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立鸡蛋,踏青插柳 B.②--吃月饼,共庆团圆
C.③--放鞭炮,守岁迎春 D.④--望双星,鹊桥相会
图4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分析判断9-11题。
9.图中甲乙丙丁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该地的经度是( )
A.100°E B.110°E
C.125°E D.130°E
11.图中P、Q的北京时间可能为( )
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
图5是我国东南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
图5中影响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化作用 D.风力侵蚀
13. 图5中甲、乙、丙、丁四处附近最可能见到图6景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7示意大气臭氧含量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完成14-15题。
14. 有关图中臭氧含量叙述正确的是( )
A.月平均臭氧含量自低纬向高纬递增
B.月平均臭氧含量自高纬向低纬递增
C.臭氧含量北半球最大值出现在春季,南半球最大值出现在秋季
D.赤道附近地区臭氧含量季节变化小
15.图示区域3月份大气臭氧含量差值最大不超过( )
A.160 B.180 C.220 D.240
读图8,回答16-17题。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17.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图9),回答18-19题。
18.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
A. 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19.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读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剖面示意图(图10),回答20-21题。
20.受此天气系统影响,与长沙相比,南昌的天气特征( )
A.冷且干 B.暖且干 C.冷且湿 D.暖且湿
21.若该气压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
A.东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南风转东北风
图11为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读图完成22-23题。
22.甲处的水温可能为( )
A.16.5℃
B.19.5℃
C.18.5℃
D.17.5℃
23.图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 )
A.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B.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C.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D.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图12是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全球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在全球的六大板块中,图中占了(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5.不在剖面图上的洋流是( )
A.马达加斯加暖流
B.秘鲁寒流
C.加那利寒流
D.巴西暖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4大题。
26.(12分)图13为30°N的部分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均 为7.5°,PY为0°经线。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M ;N 。(4分)
(2)30°N纬度的白昼长为 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4分)
(3)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分)
A.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北纬30度以北地区的正午日影都朝北
D.浙江可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4)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画在答卷上)(2分)
27.(14分)读图14、15,回答问题。
(1)分析图14中甲、丙两城市附近等温线弯曲的原因。(2分)
(2)图14中乙山名称是 ,分析图15中乙山西峰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4分)
(3)描述丁所在地形区的地表形态特征,简述其形成的原因。(8分)
28.(13分)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16),图中虚线MN表示航海线,OP与OQ表示锋面,BC线为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 (1,7月)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风。(2分)
(2)O气压中心的气压值为 。(1分)
(3)比较此时A与0两地的风力大小,并分析原因。(3分)
(4)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途中天气(从晴雨、风向方面简要分析)、气压将如何发生变化 (6分)
(5)若此日40°N的昼长约为10小时,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1分)
29.(11分)读“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7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2分)
(2)分析图中甲、乙两处海域等温线凸出方向不同的原因。(2分)
(3)图中①代表的渔场名称是 。分析其形成的原因。(3分)
(4)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B到A,写出在整个航程过程中,顺次利用的盛行风及洋流名称。(4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1)172.5°E 7.5°E (4分)
(2)13 东北(4分)
(3) D(2分)
(4)如图(2分)
27.(1)位于谷地,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故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凸出。(2分)
(2)华山 华山和渭河谷地之间存在巨大的断层,断层岩块上升形成陡崖和断块山。(4分)
(3)千沟万壑,沟壑纵横。黄土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夏多暴雨;加上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和表土,水土流失严重。(8分)
图1
图3
图4
图9
图11
图12
图13
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