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空气导学案(2012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空气导学案(2012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18 10:2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1 空气导学案(2012版)
自主导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4. 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5.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二、徜徉书海探究发现:
问题情境导学(一):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是唐朝诗人李峤歌咏风的诗,那么风是怎么形成的呢?形成风的这种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模块(一)空气的组成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结论
空气由 和 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 ,使密闭容器内压强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 的体积即为减少的 的体积。
【实验用品】(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气管、烧杯、弹簧夹、胶塞、乳胶管(2)药品:红磷、水
【实验步骤】(1)在集气瓶内要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2)连接装置:在集气瓶口连接一个双孔胶塞,一孔插燃烧匙,另一孔插导管,并配上弹簧夹(3)检查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集气瓶外壁,如果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双手,待集气瓶冷却后,导管口内有一小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进(5)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有大量 生成;(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
【实验分析与结论】文字表达式:红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P + O2
P2O5;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 ,生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极易溶于水,使集气瓶内气压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的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内被消耗的 的体积,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交流讨论】
我们在实验中往往测得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2)测定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推测氮气的性质有哪些?
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及杂质 。也可粗略表示为空气中氧气约占 ,氮气约占 。
问题情境导学(二):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你是否想过空气、氮气、氧气的组成有什么不同吗?
模块(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概念 只有 组成 由 或 物质组成
特性 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一般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
举例 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汞(Hg)、红磷(P)、五氧化二磷(P2O5) 空气、海水、大理石、石灰石等
联系 不同的纯净物可以混合成混合物;混合物可以分离、提纯纯净物
2、想一想议一议
(1)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我们所说的洁净空气是指没有特殊气味和烟尘的空气,依然是混合物。
(2)水和冰混合后得到的物质使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属于纯净物。
问题情境导学(三):
1、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为了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常在灯泡内冲入氮气或稀有气体,为什么呢?
3、“亮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一项内容,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装扮的城市夜晚异常美丽,你知道这是谁的作用吗?
模块(三)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可以供给 ,支持 ;在潜水、医疗、炼钢等领域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1)物理性质: 色 味气体,不易 ,熔点较低。
(2)化学性质: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用途:a、用作 —焊接金属、灯泡充氮延长寿命、食品包装充氮防腐;b、液氮冷冻麻醉手术;c、超导材料在液氮低温环境显示超导性能。
3、稀有气体:(1)性质: 色 味气体,化学性质很 。(2)用途:a、保护气;b、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激光技术等
问题情境导学(四):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那么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才能防治大气污染?
模块(四)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物质:(1) ;(2)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 的燃烧;(2) 排放的废气;(3) 排放的尾气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 ,影响 ,破坏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4、防治措施:(1)加强 :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等;(2)开发使用 ,消除污染源;(3)大力 。
5、空气质量日报: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 、 、可吸入颗粒物和 等。
交流讨论:
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温室效应、沙尘暴、酸雨等
2、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不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子等。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0.5分,共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首先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瑞典的舍勒 B.法国的拉瓦锡
C.中国的祖冲之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2、【2012·呼和浩特】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3、【2012·贵阳市】根据图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
B.空气是纯净物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气体
4、【2012·潍坊】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5、下列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是( )
A B C D
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 B.液态氧 C.二氧化碳 D.五氧化二磷
7、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干净的果汁   C.冰水混合物 D. 矿泉水
8、【2012·烟台】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9、【2012·广州市】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10、【2012·日照】我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65 Ⅱ 良]
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 20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煤作燃料
11、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 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
C.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 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
14、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计15分)
15、【2012·烟台】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
(3)我市从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__________,这是汽油________燃烧产生的。
(4)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5)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
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占 ,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 。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理由是 。
17、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其中一种) 。
三、实验探究(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计8分)
18、小明和小红对市场销售的一种气袋包装的蛋糕产生了兴趣,包装袋内冲入气体鼓鼓的。冲入气体的目的是使食品能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填充的气体是什么物质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冲入气体的要求是: ; 。(写出两条即可)
参考答案
模块(一)空气的组成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结论
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用品】(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气管、烧杯、弹簧夹、胶塞、乳胶管(2)药品:红磷、水
【实验步骤】(1)在集气瓶内要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2)连接装置:在集气瓶口连接一个双孔胶塞,一孔插燃烧匙,另一孔插导管,并配上弹簧夹(3)检查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集气瓶外壁,如果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双手,待集气瓶冷却后,导管口内有一小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进(5)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分析与结论】文字表达式:红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P + O2
P2O5;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极易溶于水,使集气瓶内气压降低,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的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交流讨论】
我们在实验中往往测得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2)测定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推测氮气的性质有哪些?
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及杂质0.03%。也可粗略表示为空气中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
模块(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概念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特性 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一般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
举例 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汞(Hg)、红磷(P)、五氧化二磷(P2O5) 空气、海水、大理石、石灰石
联系 不同的纯净物可以混合成混合物;混合物可以分离、提纯纯净物
2、想一想议一议
(1)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我们所说的洁净空气是指没有特殊气味和烟尘的空气,依然是混合物。
(2)水和冰混合后得到的物质使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属于纯净物。
模块(三)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在潜水、医疗、炼钢等领域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熔点较低。(2)化学性质:不活泼。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用途:a、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灯泡充氮延长寿命、食品包装充氮防腐;b、液氮冷冻麻醉手术;c、超导材料在液氮低温环境显示超导性能。
3、稀有气体:(1)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2)用途:a、保护气;b、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激光技术等
模块(四)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物质:(1)粉尘;(2)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化石燃料的燃烧;(2)化工厂排放的废气;(3)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4、防治措施:(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等;(2)开发使用新能源,消除污染源;(3)大力植树造林种草。
5、空气质量日报: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交流讨论:
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温室效应、沙尘暴、酸雨等
2、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不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子等。
巩固练习答案
一、1、B 2、C 3、A 4、A 5、C 6、A 7、C 8、C 9、D 10、A 11、C 12、C 13、B 14、C
二、
15、(1)①③④ (2)③ (3)碳 不完全 (4)③
(5)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
16、⑴ P+O2 P2O5 将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 ⑵集气瓶体积的1/5 不溶于水(合理答案均可) ⑶不能 生成物是气体,瓶内压强不变小
17、(1) 10mL。
(2) 是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
(3)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
三、
18、(1)将包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无毒、无味、资源丰富、化学性质不活泼等任选两条。
图1空气成份示意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