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表里的生物 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6表里的生物 课件(2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0 10: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4 表里的生物
冯至
新课导入
猜谜语
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走不怕累,
马蹄嗒嗒提醒你,珍惜时间莫浪费。
谜底:
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文中的心理描写。
3.理解“我”既天真又“有理”的想法,感受故事中的童真童趣。
学习目标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小说《伍子胥》,论著《杜甫传》等。
作者简介
吠(fèi) 三弦(xián)
和谐(xié) 清脆(cuì)
嘀嗒(dīdā) 添(tiān)
呈现(chéng) 拒绝(jù)
蝎子(xiē) 恐怖(bù)
愉快(yú) 蟋蟀(xīshuài)
钵子(bō) 蝈蝈(guō)
知识梳理
重点字
吠:(狗)叫。
洪亮:(声音)大;响亮。
三弦:一种弦乐器,木筒两端蒙蟒(mǎng)皮,上有长柄,有三根弦。
和谐:配合得适当。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嘀嗒:形容钟表机械摆动等的声音。
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重点词语
添:增添;增加。
轻易:随随便便。
呈现:显出;露出。
入神:对眼前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
唯恐:只怕。
拒绝: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
蝎子:一种节肢动物,多为黄褐色,有一对螯(áo)、四对脚,前腹部较粗,后腹部细长,末端有毒钩,用来御敌或捕食。
蜇:蜂、蝎子等用毒刺、毒钩刺人或动物。
丑恶:丑陋恶劣。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猜测:推测;凭想象估计。
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尾部有尾须一对。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也叫促织,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钵子:即钵,一种陶器,形状像盆而较小。
蝈蝈: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腹部大,翅膀短,善跳跃。雄虫前翅有发音器,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整体感知
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父亲打开表让“我”观看,并解答了“我“的疑问,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这件事。
表内的世界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试着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1~9段),写“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
课文研读
第二部分(第10~21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表里面的世界,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证实”了“我”的猜测。
疑难突破
课文是围绕“我”探索表的“秘密”的独特思路展开叙述的。请根据故事情节,梳理“我”的思路。
第一阶段:产生好奇,并作出猜测。
(1)“我”的经验: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我”的发现: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可是“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并且“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3)父亲的表现:不许“我”动表。
(4)猜测:一定有一个生物被关在表里。
第二阶段:猜测得到“证实”。
(1)“我”的发现:“我”看到了表里那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2)父亲的表现:只许“我”看,不许“我”动,说摆动的东西是小蝎子的尾巴。
(3)结论: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蝎子。
第三阶段:产生新疑问,作出新猜测。
(1)“我”的疑问:为什么要把蝎子这种丑恶而恐怖的东西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
(2)父亲的表现:没有回答。
(3)新的猜测:也许这表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蝎子不同,有好听的声音。
自主探究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看上去天真且无理,却是记忆中的珍宝。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发现?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甲:我发现家里养的鱼有时会嚼石头,嚼几下,再吐出来。我想也许是鱼的牙齿长得太长,它在磨牙齿,后来才知道它只是在啃食石头上附着的藻类。
乙:我小时候一直以为自己有魔法,而且将这个秘密保留了很久。因为家里养的一盆植物,我一碰它,它的叶子就会缩起来。后来,爷爷告诉我,那是含羞草。
猜想
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根据:鸟叫、狗吠、蝉鸣、虫唱……
好奇:表能自己发出声音
判断:一定有一个生物被关在表里
充满好奇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课堂小结
表里的生物
“证实”
“我”想动不敢动,心中很痛苦
父亲主动打开,呈现美丽世界
“我”不停地追问
父亲说表里有小蝎子
“我”见人就说
本文写“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文章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主旨归纳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本文刻画“我”的形象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例如,“我爱听这表的声音”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我”对父亲的表的喜爱;“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运用动作
写作特点
描写,通过描写“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这个动作,表现出“我”强烈的好奇心;“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等一系列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对表里的生物的好奇,刻画出一个天真、爱思考、求知欲很强的小孩子的形象。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hóng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xián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课堂小练
(1)给加彩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狗吠( ) hóng亮( )
三xián( ) 和谐( )
(2)语段中“和谐”的意思是: 。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答案:(1)fèi 洪 弦 xié
(2)配合得适当
(3)拟人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B.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C.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
D.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答案:D
点拨:问号应改为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