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西北地区 课件(共45页PPT)+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西北地区 课件(共45页PPT)+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4 15:11:57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粤教版 八年级下
第三节 西北地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古代民歌《敕勒歌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大美西北-美食



大美西北-服饰
大美西北-建筑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01
02
03
运用地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区、山脉、气候、河流等地理事物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新知讲解
区域概况
01
深居内陆
02
目 录
资源丰富
03
新知讲解
区域概况
01
新知讲解
位置范围
图说
大兴安岭
昆仑山脉
阿尔金山脉
祁连山脉
以西,
以东,
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约占全国的 。
西北地区
大兴安岭
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
30%
4%
新知讲解
地形分布
图说
内 蒙 古 高 原
准噶尔
盆地
塔里木盆地
地形以 和 为主,
包括 、 、
等主要地形区域。
西北地区
高原
盆地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新知讲解
新 疆
内 蒙 古
甘 肃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兰州
宁夏
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和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的一部分。
内蒙古高原
●开阔坦荡,起伏和缓
●西部沙漠戈壁广布
●东部中部肥美草原
塔里木盆地
●最大的内陆盆地
●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漠边缘绿洲分布
●降水略多
●牧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准噶尔盆地
新知讲解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祁连山北麓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长约900千米,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
河西走廊历代为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汉唐以来,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咽喉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492个洞窟中有彩塑2400多尊,壁画4.5万平方米,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莫高窟
合作研究














新疆的地形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读新疆地形图,说出新疆主要山脉和盆地的名称。你能在“疆”字的右半部分“畺”与新疆的地形特征之间发现某种巧合吗?
三山夹两盆
新知讲解
深居内陆
02
新知讲解
年降水量50-200mm
年降水量<50mm
年降水量200-400mm
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
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为什么呢?
交流思考
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过一半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甚至低于50毫米。该地区人口多沿河流或山麓分布。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
交流思考
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海陆位置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地形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距海遥远
湿润气流难进入
西北地区
高原、山地重重阻挡
干旱
新知讲解
荒漠草原
年降水量50-200mm
荒漠
年降水量<50mm
年降水量200-400mm
草原
干旱
降水量逐渐减少
新知讲解
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新知讲解
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草原牧场:地形平坦开阔、气候较为温暖湿润,草质好
高山牧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天山牧场
温带草原牧场
新知讲解
坎儿井
坎儿井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地下引水渠,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新知讲解
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上,人们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使这些地方成了粮棉瓜果之乡。
绿洲农业
新知讲解
在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上,人 们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自古以来, 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灌溉农业
1.根据上述图文资料,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影响西北地区农 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
A. 土壤   B. 热量   C. 水源   D. 光照条件
2.西北地区农业灌溉的水源主要来自     等方面。
活动探究
C
黄河水灌溉,祁连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ps 其中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引黄河水进行灌溉,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绿洲引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
活动探究
吐鲁番盆地夏季最高气温曾达49.6℃,被称为“火洲”。由于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所产葡萄、哈密瓜等瓜果特别甜。
吐鲁番盆地的葡萄“荫房”
(1)你吃过哪些产自西北的瓜果?请介绍给同学。
(2)想一想,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3)议一议,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动探究
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晴天多,日照强,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新知讲解
资源丰富
03
新知讲解
克拉玛依的石油
南疆的石油、天然气
金昌的镍
霍林河的褐煤
石嘴山的无烟煤
鄂尔多斯的能源矿产
伊敏河的褐煤
白云鄂博的稀土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的含量均居全国前列。煤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两大盆地中。
拓展延伸
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 东至上海,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 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广州,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
拓展延伸
轮南
上海
霍尔果斯口岸
广州
对东部地区的意义:
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对西部地区的意义:
发挥西部地区能源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岗位,扩大就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拓展延伸
管道施工现场…
不超过28米
1. 废弃物全部回收。
2. 土石方全部回填。
3. 复原自然环境。
新知讲解
近年来,本地区大力发展与资源相关的产业,交通运输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这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等是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因此,在资源开发中必须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知讲解
方格扎草治沙
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
划区轮牧
在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如何保护?
课外延伸




楼兰古城
罗布泊以西的楼兰古城,曾经是汉代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历史上有过灿烂的文化。公元4世纪以后,此城逐渐变成了一片废墟。
楼兰古城遗址
搜集资料,了解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我们开发西北地区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同学们课后去搜集有关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
课堂练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地区是 (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疆地形是“三山夹两盆” B.以平原.盆地为主
C.其中的高原起伏较大 D.拥有中国最高的盆地
3.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较远 B.纬度较高
C.海拔较高 D.温度较高
A
A
B
4.读“西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列有关西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被景观由东到西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C.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
D. 我国最长内流河分布在准噶尔盆地
课堂练习
D
5.暑期时,某旅行社推出了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到吐鲁番盆地的旅游线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问题。
游客首先来到被誉为“黄金奶源基地”
的锡林郭勒。在这里,人们看到许多
散养的奶牛。游客们担心:如果这里的奶牛数量持续增加,有可能直接导致(  )
A. 水土流失 B. 酸雨严重
C. 草场退化 D. 人口减少
课堂练习
C
课堂总结
西北地区
区域概况
降水变化规律
气候
(干旱)
资源丰富
位置范围
地形分布
深居内陆
自然景观
农业特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6.3西北地区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西北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西北地区的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区、山脉、气候、河流等地理事物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2. 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地图分析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
2.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重点】
1. 运用西北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西北地区的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区、山脉、气候、河流等地理事物。
2. 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内探究】
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PPT展示南方地区风景组图。
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写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南北朝民歌中写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诗人用凝练笔墨,描绘了西北苍凉壮阔之景。
导入本课——《西北地区》
二、知识梳理、构建框架
知识点一:区域概况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在图中标出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
(2)找出祁连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玛干沙漠。
(3)观察新疆地形图,新疆的地形结构可概括为________。
知识点二:主要地形区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读图,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根据这种规律,试分析西北地区植被的分布状况。
(2)对照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如何?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探究一 对照以上地图,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分析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
探究二 阅读西北地区的牧场图,“河西走廊”文字资料,“坎儿井”构造图。分析交流西北地区农业特点。
1.根据上述图文资料,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影响西北地区农 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
A. 土壤   B. 热量   C. 水源   D. 光照条件
2.西北地区农业灌溉的水源主要来自     等方面。
探究三 阅读“吐鲁番的葡萄”材料,思考:
(1)你吃过哪些产自西北的瓜果?请介绍给同学。
(2)想一想,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3)议一议,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三:资源丰富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阅读“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2)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主要的铁路干线。
(3)西北地区面临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在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如何保护?
(二)课外延伸:
阅读教材“楼兰古城”材料。
(1)搜集资料,了解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我们开发西北地区应从中西区哪些教训?
(2)你还能说说西北地区的其他生产、生活特点和环境问题吗?
三、基础练习,巩固提升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地区是 (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疆地形是“三山夹两盆”
B.以平原.盆地为主
C.其中的高原起伏较大
D. 拥有中国最高的盆地
3.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较远 B.纬度较高
C.海拔较高 D.温度较高
4.读“西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列有
关西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被景观由东到西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C.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
D. 我国最长内流河分布在准噶尔盆地
5.暑期时,某旅行社推出了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到吐鲁番盆地的旅游线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问题。
游客首先来到被誉为“黄金奶源基地”的锡林郭勒。在这里,人们看到许多散养的奶牛。游客们担心:如果这里的奶牛数量持续增加,有可能直接导致(  )
A. 水土流失 B. 酸雨严重 C. 草场退化 D. 人口减少
四、课堂总结
结合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内在联系。
5、 自主检测
1.下列山脉不位于西北地区与其他地理区域分界线上的是( )
A. 大兴安岭 B. 昆仑山脉 C. 祁连山脉 D. 天山山脉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雅鲁藏布江 B. 澜沧江 C. 额尔齐斯河 D. 塔里木河
3.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夏季(  )
A. 降水丰富 B. 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
C. 地下水补给丰富 D. 湖泊水补给丰富
4.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得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得迟
5、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A、 地形以高原为主 B、干旱 C、植被均为荒漠 D、河流均属内陆河
6.最美的风景在路上。G7(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沿途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被“驴友”们誉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读图判断问题。
沿途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影响以上景观差异的首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地形 C. 降水 D. 纬度位置
7.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请写出经过A山脉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写出两点即可)
(3)图中A山脉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巩固提升:1.B 2.A 3.A 4.D 5.C
自主检测:1.D 2.D 3.B 4.A 5.B 6.C
7(1)大兴安岭 天山山脉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限;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等;(3)西北地区 干旱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层层山脉阻挡因此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第三节 西北地区 教学设计
课题 6.3西北地区 单元 第六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础上学习西北地区。教材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入手,让学生在感知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的基础上研究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自然景观、农业生产等地理要素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接下来介绍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介绍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渗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西北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西北地区的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区、山脉、气候、河流等地理事物和丰富的自然资源。2. 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地图分析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2.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 1. 运用西北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西北地区的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区、山脉、气候、河流等地理事物。2. 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 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PPT展示南方地区风景组图。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写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南北朝民歌中写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诗人用凝练笔墨,描绘了西北苍凉壮阔之景。教师:同学们,你知道有关西北的哪些知识呢?播放组图:“大美西北”。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欣赏图片,进入情境。学生踊跃发言。 感受大美西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
新课讲授 一、区域概况1.自主学习。读图,思考以下问题。(1)在图中标出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2)找出祁连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玛干沙漠。(2)观察新疆地形图,新疆的地形结构可概括为________。教师归纳(1)范围:西北地区主要指我国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2)西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和最长的内流河,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3)观察新疆地区地形图,新疆的地形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 二、深居内陆1.展示中国降水空间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地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读图,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根据这种规律,试分析西北地区植被的分布状况。对照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如何?教师点拨:(1)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过一半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甚至低于50毫米。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西北地区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昼夜温差大,全年降水稀少,干旱是本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2.交流思考:对照中国降水空间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分析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 3.思考交流:播放西北地区的牧场图,“河西走廊”文字资料,“坎儿井”构造图,归纳西北地区农业的特点。教师引导总结:西北地区的农业:(1)天然草场广阔,适于放牧,发展成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在山麓平原及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3)限制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4活动探究:阅读“吐鲁番的葡萄”材料,(1)你吃过哪些产自西北的瓜果?请介绍给同学。(2)想一想,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3)议一议,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点拨归纳: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强,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糖分的积累。三、资源丰富1.展示“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图,学生思考并回答:说出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主要的铁路干线。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其总结:1.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的储量均居全国前列。2.煤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 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两大盆地中。2.拓展延伸:西气东输工程。介绍西气东输线路及其重大意义,图片展示修建西气东输工程的环保措施。引入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等是该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因此,在资源开发中必须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四、课外延伸:阅读教材“楼兰古城”材料。(1)搜集资料,了解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我们开发西北地区应从中西区哪些教训?(2)你还能说说西北地区的其他生产、生活特点和环境问题吗? 读图,按要求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观察新疆地形图,交流发现。阅读相关地图,小组合作,总结西北地区气候特点。生思考,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图,分析思考。。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课上积极发言。认真读图,交流作答。体会西气东输工程的重大意义。查阅材料,课下交流。 培养读图能力以及在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互助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课上展示环节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培养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思考能力。
课堂练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2.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疆地形是“三山夹两盆”B.以平原.盆地为主C.其中的高原起伏较大拥有中国最高的盆地3.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 B.纬度较高C.海拔较高 D.温度较高4.读“西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列有关西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植被景观由东到西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 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C.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D. 我国最长内流河分布在准噶尔盆地5.暑期时,某旅行社推出了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到吐鲁番盆地的旅游线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问题。
游客首先来到被誉为“黄金奶源基地”的锡林郭勒。在这里,人们看到许多散养的奶牛。游客们担心:如果这里的奶牛数量持续增加,有可能直接导致(  )A. 水土流失 B. 酸雨严重 C. 草场退化 D. 人口减少参考答案:B A A D C
课堂小结 以本节课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小组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 帮助学生梳理西北地区知识体系,树立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完成本节知识建构。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