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粤教版 八年级下
第二节 南方地区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01
02
03
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以及农业生产特点,学会分析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的主要特点,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新知讲解
区域概况
01
主要地形区
02
目 录
新知讲解
区域概况
01
看图说理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用笔描一描,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2)说出南方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并找出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3)归纳本地区本区气候特点。
新知讲解
位置范围
以南,
以东,
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约占全国的 。
南方地区
图说
秦 岭
淮 河
青藏高原
秦岭—淮河
青藏高原
25%
55%
新知讲解
地形分布
图说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地形复杂多样, 东西差异 。
西部以 和 为主,
东部有交错分布的 ,
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南方地区
明显
高原
盆地
平原、低山和丘陵
新知讲解
气候特征
气候以属于 季风气候为主,
雨热同期,夏季 ,
冬季 。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
最冷月平均气温 C°以上。
南方地区
热带、亚热带
高温多雨
温和少雨
800
0
新知讲解
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新知讲解
我国重要的水稻、茶叶、甘蔗、油菜、蚕桑、柑橘、鲜花等产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区。
探究交流
本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哪些?
思考:
新知讲解
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田集中连片
1
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
2
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3
新知讲解
主要地形区
02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新知讲解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
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粮、棉、水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还是我国最大的油菜产区。
鱼米之乡
淡水鱼养殖
棉花
油菜
水稻
长江中下游平原
新知讲解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新知讲解
东南丘陵的茶园
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及酸性红壤十分适宜茶叶的生长, 是我国最大的茶叶产区。
东南丘陵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处亚热带,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是我国红壤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我国农、林、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地区。
东南丘陵
新知讲解
东南丘陵的红壤介绍
新知讲解
云贵高原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是世界上岩溶地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云南石林
贵州织金洞
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地处低纬度,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温差小,干湿季节分明。
横断山区海拔高,地形复杂,植被分布垂直变化显著,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经济林木、药材、矿产资源丰富。
春城昆明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云贵高原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
交流探究
南方地区的东部,是我国城市密集、人口最多、经济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
2021年上半年GDP前十的城市中,南方城市有几个?
新知讲解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基础良好;
有色金属和水力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
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
交流探究
东南丘陵的红壤
东北平原的黑土地
东北平原黑土肥沃,耕地辽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耕作。
红壤中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缺乏肥力。在耕作时,需通过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等方法对红壤进行改良。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适宜在红壤中生长。当地人 民因地制宜,在红壤丘陵区种植这些经济林木,并用以保持水土。
VS
1.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2.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在于( )
A.热量充足,降水充沛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交通便利,人口众多 D.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3.外地客人到南方地区,让他们品尝南方的特色水果,以下最有可能的是( )
A.苹果、杏、梨、桃等
B.柑橘、香蕉、荔枝等
C.西瓜、葡萄、石榴等
D.无花果、哈密瓜、榴莲等
课堂练习
A
B
B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份鲜活的“红色教材”。足迹所到的安徽和江西主要为徽派建筑(见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徽派建筑群所在地( )
A.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
B.河流众多,结冰期短,含沙量小
C.年降水量小于800mm,冬季多雪
D.多低山丘陵,降水季节变化大
5.徽派建筑( )
A.造型美观独特,可以以此发展乡村旅游业
B.墙体厚实,以适应剧烈的气温日变化
C.坐北朝南,主要是为了防止冬季风的侵袭
D.屋顶坡度较大,主要目的是减少屋顶积雪
课堂练习
A
D
课堂总结
南方地区
区域概况
位置和范围
地形
气候
主要
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红壤)
自然环境
水田农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第二节 南方地区 教学设计
课题 6.2南方地区 单元 第六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入手,让学生在学习南方地区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范围,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接下来,分别讲述了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的相关情况。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以及农业生产特点,学会分析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2. 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的主要特点,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阅读南方地区的资料和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南方地区的讲解,总结南方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类总结能力。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 1.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业生产特点。2.掌握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的各自特点。
难点 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PPT展示南方地区风景组图。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这组美景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教师:说的好。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区吗?教师总结:我国南方地区,山清水碧,物产富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欣赏图片。回答:南方地区。学生讨论并发言 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
新课讲授 一、区域概况1.自主学习。读图,思考以下问题。(1)用笔描一描,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2)说出南方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并找出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3)归纳本地区本区气候特点。2.教师PPT展示南方地区地图,引导学生读图观察、交流归纳。(1)位置和范围:南方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2)地形分布: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其中,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分布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形区;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等。(3)气候特点: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大于800mm,全年气温在0℃以上。3.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小组交流: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教师明确:(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2)展示南方地区农作物。4.探究交流: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田集中连片;(2)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3)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二、主要地形区分组学习三个地形区,研究每个地形区的地理特征、农业特色。然后班内交流汇报。1.长江中下游平原。(1)PPT展示区域农业特色图片。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粮、棉、水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还是我国最大的油菜产区。(2)播放视频鱼米之乡。2、东南丘陵。(1)介绍东南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农业特色。(2)播放视频,红土地3.云贵高原。(1)图片展示云南石林、贵州织金洞,介绍云贵高原的地质、地貌特点。(2)总结云贵高原的气候特点及横断山区的自然特征。(3)云贵高原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4.读右图,2021年上半年GDP前十的城市中,南方城市有几个?归纳点拨:南方地区的东部,是我国城市密集、人口最多、经济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对比学习:东南丘陵的红壤VS东北平原的黑土地 读图,按要求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阅读南方地区位置图、地形图、气候类型图,小组合作总结和描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小组合作,总结和描述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学生思考,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课堂布置分别学习每个地形区,并准备在课上交流展示。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课上积极发言。 培养读图能力以及在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互助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个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课上展示环节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思考能力。
课堂练习 1.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2.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在于( )A.热量充足,降水充沛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交通便利,人口众多D.历史悠久,技术先进3.外地客人到南方地区,让他们品尝南方的特色水果,以下最有可能的是( ) A.苹果、杏、梨、桃等 B.柑橘、香蕉、荔枝等 C.西瓜、葡萄、石榴等 D.无花果、哈密瓜、榴莲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份鲜活的“红色教材”。足迹所到的安徽和江西主要为徽派建筑(见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徽派建筑群所在地( )A.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 B.河流众多,结冰期短,含沙量小C.年降水量小于800mm,冬季多雪 D.多低山丘陵,降水季节变化大5.徽派建筑( )A.造型美观独特,可以以此发展乡村旅游业B.墙体厚实,以适应剧烈的气温日变化C.坐北朝南,主要是为了防止冬季风的侵袭D.屋顶坡度较大,主要目的是减少屋顶积雪参考答案:1.B 2.A 3.B4.D5.A
课堂小结 以本节课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小组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 帮助学生梳理南方地区知识体系,并分析自然环境对其他人文地理要素的作用,完成本节知识建构。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6.2南方地区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以及农业生产特点,学会分析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2. 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的主要特点,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南方地区的资料和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南方地区的讲解,总结南方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类总结能力。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重点】
1.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业生产特点。
2.掌握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的各自特点。
【课内探究】
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PPT展示南方地区风景组图。我国南方地区,山清水碧,物产富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
导入本课——《南方地区》
二、知识梳理、构建框架
知识点一:区域概况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自主学习。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用笔描一描,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2)说出南方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并找出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3)归纳本地区本区气候特点。
2、小组交流: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
3、探究交流: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知识点二:主要地形区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分组学习三个地形区,研究每个地形区的地理特征、农业特色。然后班内交流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读右图,2021年上半年GDP前十的城市中,南方城市有几个?你能说出南方地区经济的特点吗?
对比学习:东南丘陵的红壤VS东北平原的黑土地
三、基础练习,巩固提升
1.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2.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在于( )
A.热量充足,降水充沛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交通便利,人口众多
D.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3.外地客人到南方地区,让他们品尝南方的特色水果,以下最有可能的是( )
A.苹果、杏、梨、桃等
B.柑橘、香蕉、荔枝等
C.西瓜、葡萄、石榴等
D.无花果、哈密瓜、榴莲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份鲜活的“红色教材”。足迹所到的安徽和江西主要为徽派建筑(见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徽派建筑群所在地( )
A.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
B.河流众多,结冰期短,含沙量小
C.年降水量小于800mm,冬季多雪
D.多低山丘陵,降水季节变化大
5.徽派建筑( )
A.造型美观独特,可以以此发展乡村旅游业
B.墙体厚实,以适应剧烈的气温日变化
C.坐北朝南,主要是为了防止冬季风的侵袭
D.屋顶坡度较大,主要目的是减少屋顶积雪
四、课堂总结
结合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内在联系。
五、自主检测
1.“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这首歌中所写的区域是我国的哪一个地理区域(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2.关于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濒临渤海和东海。
B. 地形复杂多样,区域差异明显。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D. 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
3.南方旧式民居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造民居的目的是( )
A. 便于雨水下泻 B. 便于空气流通
C. 便于更快散热 D. 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描写的景色是( )
A. 南方地区的春日 B. 东北地区的初春
C. 华北平原的春日 D. 西北地区的初春
5.耕作制度一年三熟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海南岛
6.南方地区包括的地形区有(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 B. 东南丘陵、四川盆地
C. 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 D. 河套平原、渭河平原
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__盆地和B__________平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该山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上。C是______(山脉)。
(2)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下,本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气候,南部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气候,气候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发育形成______(土壤) 。
(3)B地区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农业区。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巩固提升1.B 2.A 3.B4.D5.A
自主检测:1.D 2.A 3.A 4.A 5.D 6.B
7(1)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 一 二 南岭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红土地(3)水田